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哌嗪是化工生产的常用化合,也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近些年来,哌嗪类衍生物作为药物的研发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哌嗪为起始原料,将4种氨基被保护的氨基酸导入哌嗪的N-1和N-4位,再脱去保护基,合成了8种哌嗪的氨基酸缀合,并通过IR和1HNMR对所合成的氨基酸缀合进行了结构表征。然后对目标产物进行了野生型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PP-1a、PP-2a、PP-1b、PP-2b、PP-1c、PP-2c、PP-2d对Staphylococcusaureus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并且抑菌作用随化合浓度的升高而增强。

  • 标签: 哌嗪 氨基酸 抑菌活性 合成
  • 简介:利用豆渣代料固体发酵灵芝菌丝粉,结果表明菌丝生长势与菌丝培养温度、培养料/糖比密切相关,培养温度在28℃,料/糖比为100:2,菌丝生长势最强;以单位重量菌丝粉含三萜化合量为目标函数,利用豆渣培养基培养灵芝菌丝体的最佳条件则为料/糖比为100:2;培养温度为24℃;培养时间为菌丝满瓶后12d.每g菌丝粉三萜化合含量可达2.44mg.灵芝菌丝特有三萜化合含量可间接反映菌丝粉中纯菌丝含量及灵芝多糖的含量.

  • 标签: 灵芝菌丝粉 三萜化合物 固体发酵 液体发酵 豆渣
  • 简介:将氰基乙酸乙酯、二硫化碳、硫酸二甲酯在乙醇钠作用下反应制备中间体2-氰基-3,3-二甲硫基丙烯酸乙酯(1),中间体1经过β-苯乙胺胺化反应得到2-氰基-3-甲硫基-3-(β-苯乙胺基)丙烯酸乙酯(2),最后,中间体2与乙醇胺、正丁胺和环己胺等进行反应,合成了2-氰基-3-取代氨基-3-(β-苯乙胺基)丙烯酸乙酯类化合(3),化合结构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氢谱、碳谱等进行了表征。

  • 标签: 2-氰基丙烯酸乙酯类化合物 合成 方法 结构
  • 简介:成都武侯祠是全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的祠庙,本文主要介绍成都武侯祠的祠堂建筑,从空间环境、单体建筑特色和建筑文化思想多个方面,对成都武侯祠独特的祠堂建筑风格作了分析和探讨。

  • 标签: 成都武侯祠 空间环境 建筑特色 建筑文化思想
  • 简介:从多年从事消防灭火、消防工作的日常监督管理、消防系统的设计审核等工作实际出发,针对高层建筑出现消防事故的原因,探讨了高层建筑消防水系统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标签: 高层建筑 消防水系统 设计
  • 简介:建筑设计基础》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学习的第一门专业课,同时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目前湖北文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理工科出身,逻辑思维能力相对比较强而空间思维、形象思维能力及艺术感知能力相对薄弱.所以《建筑设计基础》教学除了要求学生完成基础训练以外,更要将空间理念渗透到基础教学的各个层面,培养学生科学的空间思维能力,形成以空间为导向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

  • 标签: 教学改革 《建筑设计基础》 建筑空间设计意识 空间建构
  • 简介:睡虎地秦简《日书》保存了许多与建筑修造及其宜忌的文献史料,反映战国末期至秦初时期社会中与民众"住"的方面息息相关的民间信仰,是当时社会中下层民众择吉避凶追求的体现。其中,择吉避凶可以分为择日部分和非择日部分。

  • 标签: 睡虎地 秦简 《日书》 择吉信仰
  • 简介:根据建筑学专业的特点、办学特色、课程设置及职业教育的需求,分析了实施地域性特色建筑教育的必要性,并从适时调整专业定位、加强教学实践课程、贯穿职业教学理念和调整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阐述了将地域性特色教育应用到建筑学专业日常教学实践中的策略。

  • 标签: 建筑学 地域性 特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