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论述了接口和端口的联系与区别,I/O端口地址译码的重要性和一般原则,以丰富的实例详细阐述了I/O端口地址译码的电路设计技术.

  • 标签: 接口 端口 地址译码
  • 简介:网络地址转换技术即NAT(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是为解决互联网IPv4格式中IP地址匮乏问题的一个重要技术,也是一门非常实用的技术.通过采用NAT技术,可以使用较少的互联网合法有效的IP地址,实现单位或部门内部大量私有地址的计算机上网,从而扩展了互联网的接入能力,有效地缓解了地址不足的问题,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本文作者在Cisco2611路由器上采用NAT技术,利用校园网分配的合法IP地址,实现了学院二级院系小型计算机网络上网,是建立部门级网站的典型应用.

  • 标签: 网络地址转换 IP地址 互联网 校园网
  • 简介:随着各企事业单位局域网建设的发展和应用,局域网内部的IP地址盗用问题日益严重,给局域网络的管理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文章通过分析局域网IP地址盗用的方法,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列举了通过ARP地址欺骗技术以防范IP地址盗用的思路.

  • 标签: 局域网 IP地址 盗用 防范
  • 简介:地址自动匹配算法是利用Oracle空间数据库实现快速地将以自然语言描述的地址信息定位到含有基础POI的地图上,解决了以前传统的MIS数据库中黄页信息的地址和GIS数据难以互相匹配的问题。高效的地址模糊与智能匹配算法,为拓展GIS技术的应用广度、深度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

  • 标签: Oracle空间数据库 GIS POI 自动匹配 MIS 电子地图
  • 简介:分析了以PCI总线为基础的IA-32系统结构及其中的PCI总线分段方式,论述了PCI配置地址空间及其头标区分配情况,给出了使用汇编语言访问PCI配置地址空间的方法和源代码,以及读出数据的方法及应用。

  • 标签: IA-32计算机系统结构 PCI总线 配置地址空间 BIOS MASM
  • 简介:针对校园网内常见的IP地址冲突及安全问题,提出了采用基于802.1X结合联创FS5208作为接入认证服务器进行身份认证,由内置DHCP服务的交换机实现IP分配,结合第三方管理软件,实现校园网的方便、安全、高效的管理。

  • 标签: 网络安全 地址冲突 身份认证 地址分配 配置 网络管理
  • 简介:现代企业网络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精细化的控制,依赖于准确的用户识别与MAC地址绑定,而三层环境下网关无法准确获取用户MAC地址,文章研究了网关设备中跨三层MAC地址绑定技术,并在实际系统中实现此功能。

  • 标签: 网关 用户认证 MAC地址绑定 跨三层
  • 简介:文章分别从淮河流域概述、淮河流域历次苦难的洪涝灾害、导致淮河流域灾害的原因和淮河流域的治理的建议等几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重点阐述了淮河治理存在治标与治本观点。诠释了治标即加固加高大堤;治本,即顺应河流规律,从根本治理淮河。

  • 标签: 淮河流域 自然灾害 治理
  • 简介:从1872年《申报》创刊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经历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再向信息社会的转变,以现代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媒介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大众媒介时代,媒介构建了“灾害——救助——重建”灾害报道模式;灾害报道存在“重宣传,轻事实”的目标失衡现象;灾害报道中,新闻职业精神的缺失导致失实报道从而误导舆论。

  • 标签: 传统大众媒介时代 灾害报道 特点
  • 简介: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齐国稷下学宫集大成著作《管子》中蕴含了丰富的灾害救助思想。《管子》在"以民为本"的指导思想下提出了以富国强兵为基础的全方位的灾害救助思想,其灾害救助政策反映了争霸背景下战国群雄的治国思想。

  • 标签: 《管子》 以民为本 灾害救助
  • 简介:地质灾害发生频数的有效预测有着重要价值。基于灰色理论,将GM(1,1)或修正GM(1,1)模型与灰色状态Markov链模型结合起来。建立地质灾害发生频数预测模型。用2005-2009年我国季度和年发生地质灾害频数进行实例分析,并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结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模型预测是有效的,特别是短期预测效果较好.该方法为地质灾害预测提供了一种方法。

  • 标签: 地质灾害 灰色状态Markov链 GM(1 1)模型 预测
  • 简介:为实现边坡安全监测的自动化,采用GT-MCU32型综合数据自动采集系统,通过GPRS或者CDMA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软件自动对测量数据进行换算,直接输出监测点位移量,完成对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监控;以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自动化监测为例,分析监测原理及监测方法,说明实行自动化监测的重要意义。

  • 标签: 边坡地质灾害 崩塌 滑坡 自动化监测
  • 简介:根据山西团柏煤矿突水治理实例,简述工作面预注浆技术在矿井水灾害治理的应用,表述了实用的治理方案.

  • 标签: 预注浆法 水灾害 应用
  • 简介:为解决羊场口煤矿瓦斯治理问题,采用瓦斯地质理论和方法,分析羊场口煤矿瓦斯地质规律,得出羊场口煤矿瓦斯灾害治理,主要应从开采保护层、超前排放钻孔、预抽煤层瓦斯等多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为羊场口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保证,对本地区同类煤矿瓦斯灾害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煤矿瓦斯 瓦斯地质 瓦斯灾害 瓦斯治理
  • 简介:为了定量化评估深部巷道施工及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冒顶风险,在综合分析巷道冒顶灾害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松动圈厚度、顶板离层量、应力强度比、锚杆(索)施工质量、顶板含水情况以及裂隙长度6个评估指标,并利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物元可拓理论建立了深部巷道冒顶风险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西部矿区某矿轨道顺槽进行冒顶风险评估,现场位移观测数据表明,该方法确定的冒顶危险性等级与顶板变形具有明显相关性,对深部巷道冒顶灾害防控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可拓理论 冒顶 风险评估 深部巷道 熵权法
  • 简介:利用雷暴观测资料、闪电定位资料以及雷灾资料,统计分析了长汀县雷暴和雷灾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主要受损对象。结果表明:长汀县年平均雷暴日为78d,年雷暴日呈减少趋势。每年的3-9月为雷暴的多发季节,其中8月最多。负地闪沿西南往东北方向逐渐减弱,正地闪较强的区域在北部、西部、西南部以及海拔高度较高的山区。长汀县雷灾主要出现在5月和7月,9月-次年2月较少发生雷灾。1d当中出现雷灾的高峰期在16-18时,21-24时出现雷灾的几率最低。受灾较多的乡镇主要为汀州镇及大同镇,其次为河田镇。受损对象主要为户外的电力系统,家用电器,办公场所的网络、通信系统、监控器等电子设备。

  • 标签: 雷暴 时空分布 雷灾分析 长汀
  • 简介:城市灾害风险评估系统是发达国家编制城市应急预案的重要基础和城市应急的主要方向。目前,关、英、日等发达国家已积累了一些成熟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青岛市应尽快建立城市灾害风险评估系统,从而使城市应急管理科学化水平、应急预案修编的针对性、应急管理协调能力、城市灾害预警预报体系、重大事故类风险评估及监管制度、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机制等方面的工作得以不断完善和提升。

  • 标签: 青岛市 城市灾害 风险评估系统
  • 简介:1949一2000年是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巨大转型时期,也是各大流域水利系统相继完善的重要历史阶段。通过运用SPSS与GIS分析工具,对福建省晋江流域自然灾害与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台风、暴雨、旱灾、水灾是主要的灾害类型,且台风、水灾、暴雨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台风是该流域的主要致灾因子;在年内分布上,灾害频发期多出现在夏、秋季节;在空间分布上,主要自然灾害发生的频次与地貌形态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

  • 标签: 自然灾害 灾害频次 1949-2000年 时空分布 晋江流域
  • 简介:根据龙岩1990-2006年滑坡灾害样本和地质条件资料,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研究了龙岩市滑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滑坡与降雨、地质环境条件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龙岩市滑坡主要发生在3-9月,4—6月为高发期,8月滑坡数最多,频发区在连城东北部和永定南部;滑坡的季节性与降雨相吻合,与累计暴雨日相关性好,暴雨强度大,灾害的影响面广;灾害发生与当天和前10d累计降雨量关系密切,灾害强度取决于当天降雨强度和前3d累计降雨量的大小;滑坡多发生在地质环境敏感性中等偏强区域,降雨偏弱时,敏感性偏强区灾害发生概率高。

  • 标签: 滑坡灾害 降雨 地质条件 龙岩市
  • 简介:针对灾后现场复杂的非结构化环境的任务要求,研究一款灾害现场下被动自适应机器人,并对该机器人的运动学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机器人越过斜坡、凸台、壕沟等典型障碍模型,获得机器人越障性能,可以提高作业效率,为机器人完成作业任务打下基础。

  • 标签: 被动自适应机器人 运动学分析 典型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