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2000-2009年间体育专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数量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体育专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情况反映了我国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发展变化的阶段性特征,依年代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我国体育专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各研究专题的数量在不断增长;第二阶段,各研究专题的数量情况变化不一。2000-2009年我国体育专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各研究专题的比例分布呈现出波动变化趋势。

  • 标签: 体育 研究生 硕士学位论文 数量特征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影响研究生学制改革的因素进行分析,指出:高等教育内部的教学模式与外部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共同作用于研究生学制的改革。结论认为: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以灵活学制为基础实施“研究型硕士”与“课程型硕士”并存且有所侧重的培养模式。

  • 标签: 体育 硕士研究生 学制改革
  • 简介: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17名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心理问题阳性率为35.04%,阳性项目数和多数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关注.各专业之间在总均分和阳性项目数方面也表现出差异,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高.

  • 标签: 体育硕士 心理健康 因子
  • 简介:复试工作是全日制体育硕士招生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进一步全面考查考生专业能力和培养潜力的重要手段。依据体育硕士培养目标定位,提出要不断创新体育硕士复试方式和内容,重视专业能力的考核,积极推进体育硕士专业能力考查模式的改革与发展,以此促进体育硕士招生复试制度的改革,建立和完善体育硕士培养的选拔机制和淘汰机制。

  • 标签: 体育硕士 复试 专业能力
  • 简介: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与数理统计法,对广东省2013年以前毕业的所有排球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现状等相关方面展开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数理分析,结合访谈意见探讨当前就业形势,并尝试提出切合实际情况的建议。

  • 标签: 排球 研究生 就业现状 分析 调查
  • 简介:分析了1979~2009年中国体育学研究生学位点的发展情况。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学位点经过10批审批,到目前硕士研究生招生院校有120所,学位点有257个;自1986年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招生以来,19所体育学博士生招生院校具有29个博士研究生学位点。2005年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使体育学形成了体育学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培养的综合格局,为我国体育学研究生的培养开辟了新的培养渠道,解决了我国体育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问题。然而,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还存在博士、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置不完善、4个二级学科间发展不平衡以及研究生培养单位地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 标签: 研究生教育 体育学 学位点
  • 简介:体育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衍生学科,对体育学科的研究理应综合众学科知识。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作为体育学科科学研究是重要后备军团,对解决体育领域中的复杂性问题作用重大。课程设置作为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核心,在学科交叉的背景下更改陈旧的课程设置、转变培养方式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以解决复杂性体育问题,对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及体育学科发展都有着积极意义。建议在课程设置上首先加强对体育硕士研究生学科交叉思念意识,重点在课程设置内容上增加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课程,从而完善课程设置来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

  • 标签: 学科交叉 体育 硕士 课程
  • 简介:德国科隆体育学院体育和运动老年学硕士专业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其培养的主要特点:课程体系采用12个模块化课程结构;课程设置体现“宽口径”,以模块化设置课程;教学模式多样,校、企、研究机构合作办学;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德国的经验和我国老年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得出如下启示: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制定《老年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标准》;立足老龄社会对老年体育人才的需求,加强老年体育学科建设;开设老年体育专业或方向,构建多元化培养老年体育人才的教育体系。

  • 标签: 学校体育 体育和运动老年学硕士专业 课程设置 人才培养 德国科隆体育学院
  • 简介:耗散结构是比利时化学家普利高津提出的一种理论,'这是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在不断的与更大的系统进行交换物质、能量、信息,并到达一定阈值时,就可能从原先的无序状态,转变成为一种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有序的状态'[1]。文章利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了解体育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发展现状,以及当前我国体育专业硕士培养存在的不足,分析体育硕士在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奠定好理论基础。

  • 标签: 体育硕士 培养 耗散结构
  • 简介:采用自编的"高校体育类硕士研究生科研现状调查问卷"对10所高等师范院校的531名体育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其科研现状,并探讨对其科研造成不利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学生科研现状不容乐观,社会和学校对学生的科研教育和科研能力培养力度不够,学生良好科研兴趣和态度的培养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学生从事科研活动较少,科研能力不强;学生的科研动机中存在较多的不良动机,对学生科研造成不利影响的原因来自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社会、学校和导师对男生和女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男生和女生的科研能力相当,女生在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科研兴趣和态度方面明显好于男生;研二学生科研兴趣和态度情况明显差于其他年级学生。

  • 标签: 体育 高等师范院校 硕士研究生 学术型 科研 调查
  • 简介: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及系统研究与比较分析方法,根据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发展对体育教育硕士研究生需求,针对我国西南部及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模式现状进行调查,围绕课题研究目的与内容,对建构合理、科学、可行的,以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技能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提高专业教学实践能力为导向,以培养教育职业技能为中心,重视学科基础知识学习、重视教学技术应用、重视教育职业技能培养的新型教学模式应用,对促进与推动我国西南部及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发展,探索与改革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参考意义.

  • 标签: 民族地区 专业学位研究生 教学模式 教育职业技能 社会发展需求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以首都体育学院为例,了解当前体育院校在读硕士研究生体育锻炼的状况,结果表明:在读硕士研究生体育锻炼认知准确;男女生部分体育锻炼动机有显著性差异性;男生偏爱对抗性强的运动,女生则偏爱对抗弱、运动量小的项目,锻炼上都具有专业趋同性;体育锻炼的场所和时间具有集中性,出现"锻炼拥堵"现象;周锻炼次数具有分散性;参与体育锻炼具有盲目性。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 标签: 体育院校 在读硕士研究生 体育锻炼 干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