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近几年肌已成为最流行的运动营养补剂。国外大量有关肌的文献认为,人体使用肌使运动后磷酸肌再合成速率加快,力量和速度增强,从而提高运动成绩。肌不属于国际奥委会所列违禁药物范围.短期使用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因此成为国内外体育科学界的一个热点。本文从生理、生化角度对肌的性质、在运动中的作用及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综述。

  • 标签: 运动能力 肌酸 运动营养补剂 运动生化 耐力性运动
  • 简介:当前,在证明服用纯水合肌的可能危险性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阐述其中的科学事实和根据,以进一步探讨运动员滥用纯水合肌的危险性。这一问题主要源于体内存在一种极为保守的自身平衡调节机制,体内肌的代谢与合成将可能被改变,在过去对运动员的诊断、预测中了解到,运动员持续补充肌会下调自身肌的合成。

  • 标签: 水合肌酸 运动营养物 运动生理学 肌酸代谢 肌酸α-酮戊二酸
  • 简介:目的:探讨振动杆训练对射箭运动员势-撒放阶段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26名射箭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振动杆)和对照组,每组13名.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射箭力量训练,实验组在常规射箭力量训练的基础上再进行振动杆训练(每次训练30min,每周3次,共8周),所有运动员在训练前及训练8周后分别测试积分肌电值(iEMG)、12支箭势-撒放时间、黄心命中率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训练8周后,仅实验组射箭运动员双侧肩关节的前锯肌、上斜方肌、中斜方肌、下斜方肌、菱形肌和肩胛下肌的iEMG、势-撒放时间、黄心命中率,较训练前有显著性差异(P约0.05).组间比较时,实验组双侧肩关节的前锯肌、上斜方肌、中斜方肌、下斜方肌、菱形肌和肩胛下肌的iEMG和肌肉活性、势-撒放时间、黄心命中率,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约0.05).结论:振动杆练习能显著提高肩胛骨主要稳定肌的激活水平,缩短势-撒放时间以及提高黄心命中率,可作为射箭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

  • 标签: 射箭运动员 振动杆训练 肌肉活性 固势-撒放时间 黄心命中率
  • 简介:以前,食物脂肪的名声很坏,被认为是肥胖和疾病的祸害。但是,脂肪并不都是一类型的。适量的脂肪是人体营养的组成部分,作为重要的能量提供者,脂肪是一个很有效的、可以迅速动用的能量仓库。脂肪可以储存起来作为身体能量的仓库,而且其储存能力几乎是无限制的,即便是一个瘦子,身体内也有超过50,000Kcal的能量储存。

  • 标签: 营养学 运动锻炼 脂肪酸 液体摄入 运动成绩 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