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两种不同的训练方法来评估其对测试者的脊柱侧Cobb角度和身体功能指数的影响,并探索出较有优势的训练方法。方法:将24例脊柱侧患者分为两个组,跟踪训练6个月。每周平均训练2-3次,实验组施罗斯体系结合普拉提训练,对照组只做施罗斯训练。最后,采用国际通用的脊柱侧冠状面Cobb角度的测量方法得出指数表,并对两组患者功能状态进行评估。结果与建议:实验组侧患者Cobb角度改善和功能指数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施罗斯与普拉提的叠加训练对脊柱侧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比只进行施罗斯训练的效果更显著。建议:进一步增加受测试的人数与训练时间。

  • 标签: 康复 脊柱侧弯 德国施罗斯矫正 普拉提 COBB角
  • 简介:利用表面肌电评估慢性痛大学生在肌耐力训练前后胸锁乳突肌、上斜方肌的肌电变化,对肌耐力训练缓解慢性痛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方法:将40例慢性痛大学生分成两组,耐力组进行4周的屈肌群训练和伸肌群训练训练,对照组不予干预。采集屈和伸两种不同状态下的主观疲劳感受量表(RPE)、胸锁乳突肌及上斜方肌的肌肉疲劳频域指标肌电中位频率(MF)值,对受试者肩疼痛、肌肉疲劳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干预4周后,屈状态下45s、60s和伸状态下90s、120s,耐力组较训练前RPE显著性下降(P〈0.05);屈状态下30s、45s、60s和伸状态下90s、120s,耐力组较对照组RPE显著降低(P〈0.05);耐力组较训练前及对照组,双侧胸锁乳突肌MF、上斜方肌MF亦均有显著增加(P〈0.05)。结论:肌耐力训练能有效减少大学生颈部肌肉疲劳程度。

  • 标签: 颈肌耐力训练 慢性颈痛 上斜方肌 胸锁乳突肌 主观疲劳感受 中位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