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研究目的:以Th1、Th2细胞为指标,观察递增负荷游泳运动过程中免疫平衡的动态变化。研究方法:雄性8周龄SPF级昆明小鼠进行六周的递增负荷游泳训练,每天一次,每周六天。分别在0周、2周、4周和6周取血,流式细胞术直接测定血液Th1、Th2细胞数量。研究结果;六周递增负荷游泳运动过程中Th1细胞数量第2周明显下降,2周、4周呈上升恢复趋势,6周时基本恢复到正常;Th2细胞运动后2周、4周和6周各组均显著上升。提示在六周的运动过程中,小鼠的体液免疫功能呈增强趋势;在六周的运动周期中,各个采样时点Th1/Th2比值都显著下降。研究结论:六周递增负荷游泳运动过程中,Th1细胞数量的下降,同时Th2细胞增多。Th1/Th2平衡向Th2一侧极化,提示免疫平衡向体液免疫侧漂移。

  • 标签: 免疫平衡 递增负荷运动 TH1/TH2 小鼠
  • 简介:目的:探讨一次力竭离心运动后大鼠骨骼肌αB-crystallin表达和血清CK的变化,及针刺对其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安静组、运动非针刺组与运动针刺组。运动组大鼠进行一次力竭离心运动,于运动后即刻对运动针刺组进行针刺处理。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和比色法分析各组大鼠腓肠肌中αB-crystallin含量的变化和血清CK的值。结果:一次力竭离心运动后,运动针刺组大鼠αB-crystallin含量高于运动非针刺组大鼠(P﹤0.05)。运动针刺24h组血清CK显著低于运动即刻组(P﹤0.01);运动24h组与运动即刻组相比,血清CK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针刺可促使运动诱导的αB-crystallin蛋白进一步表达,可能是针刺促进运动导致的骨骼肌损伤提前恢复的机制之一。2)针刺通过加强骨骼肌超微结构损伤修复促使血清CK含量提前恢复至24h水平。

  • 标签: 离心运动 αB-crystallin CK 针刺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初中生有氧运动能力进行测试,其目的是研究适合测试初中生有氧运动能力的方法。为今后中学生体质测试方法的完善提供数据支撑。其研究结果:初中男、女生台阶试验与最大摄氧量(VO2max)相对值的相关性分别为r=0.12,r=0.08,p值均大于0.05;800米跑与VO2max相对值的相关性分别为r=-0.19,r=-0.20,p值均大于0.05。两种方法均与VO2max呈微弱关系。结果表明:台阶试验、800米跑用于评定初中生有氧耐力存在一定的问题,此两种方法不能有效的反映中学生的心血管机能水平。中考中利用此方法来评定有氧耐力水平欠妥当。

  • 标签: 台阶指数 800米跑 最大摄氧量 方法
  • 简介:目的:对比不同运动方式对2型糖尿病(T2D)患者空腹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为制定针对特定人群的特异性运动处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T2D患者随机分为有氧运动组(AE组,n=16)、抗阻训练组(RT组,n=14)和安静对照组(RC组,n=14),以健康受试者为正常对照组(NC组,n=15)。AE组进行8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RT组进行8周渐进性抗阻训练,RC组和NC组保持日常生活习惯不变。实验前后分别测定安静空腹时和OGTT后的心率变异性(HRV)和压力反射敏感性(BRS)。结果:实验后,空腹状态下,AE组TP、nHF和BRS高于运动前(P﹤0.05),nLF和LF/HF低于运动前(P﹤0.05);OGTT后,各组TP、nLF和LF/HF均较空腹时显著性增加(P﹤0.05),nHF显著性下降(P﹤0.05),AE组和RT组nLF、LF/HF和nHF的变化幅度显著高于运动前水平(P﹤0.05),组间比较,RT组的变化幅度高于AE组(P﹤0.05)。结论:不同运动方式对T2D患者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存在差异,有氧运动可改善空腹时的自主神经功能,而两种运动方式均可改善葡萄糖负荷时的自主调制反应,但抗阻训练的效果优于有氧运动。

  • 标签: 2型糖尿病 有氧运动 抗阻训练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自主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