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关于“义项”与“义位”,在理论上早已明确各自分属辞书学和词义学,但是在使用时却经常不加区别,随意混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义项的具体内涵认识模糊。文章从义项产生的历史入手,说明其实质,针对义项解释的对象、内容及性质进行论述和分析,最后对义项进行较为全面的界定:义项是字典、词典中的一个基本释义单位,是字典、词典中收录的作为字头、词头的语言单位的不同含义分列解释的条项。

  • 标签: 辞书 义项 界说
  • 简介:东晋时期的西行求法僧人法所著游记《法传》是研究中古汉语的一部重要的文献,其语言受到了汉译佛典语言的影响。通过对《法传》中“V+(O)+已”句式的分析,可以揭示出汉译佛典中一些新兴的语法现象首先是通过《法传》这样一类由具有汉语母语背景的译经者所著的佛教撰述,逐渐扩散到中土文献中去的。

  • 标签: 《法显传》 语言接触 句式
  • 简介:本文通过语义关系的描写来分析异体词的隐与使用.异体词是一个典型范畴,应从这一角度来考虑异体词的文字与语义、词汇乃至语言的关系.从语义关系来看,异体词可以粗略地区分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变体的隐与使用都有客观基础和心理现实,取舍与分化都有一定的难度.异体词的隐和使用受语义空间的交叠、渗透、移位等因素的制约.语素义的区别在诸多方面对异体词分化产生影响,语义关系对异体词隐和使用的制约具有现实同一性,异体词的发展大多是字形与语义的关系通过语用调适的结果.对异体词的功用与整理要辩证对待,综合权衡利弊得失.

  • 标签: 异体词 语义关系 典型范畴 分布 显隐 制约
  • 简介:计算机模拟方法最近正被大量应用于演化语言学的研究中。文章讨论此方法对语言演化研究的必要性,归纳对已有模型的分类准则,介绍开发计算机模型研究语言学问题的主要步骤和常用的模拟手段,总结此方法的优势与局限,并指出未来演化语言学研究将会更多的建立在这种跨学科的研究之上。

  • 标签: 演化语言学 计算机模拟 复杂适应性系统 多个体模型
  • 简介:本文是基干联结主义人工神经网络并以汉语学习者汉字认知为参照的模拟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索本研究构建的“汉字部件识别模型”汉字知识的获得机制。根据人工神经网络的心理现实性和生物有效性,文章就模拟研究的结论深入分析了模型汉字知识获得的衔接机制和知识积累机制,并对对外汉字教学提出了建议。

  • 标签: 认知机制 汉字认知 联结主义
  • 简介:我们一直认为,作为研究人类“智能”外化特征的语言学家,他们所研究的领域对于人类本身及其所处的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如同任何其他科学的理论一样,语言学要想为人类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必须发现“应用”它的领域。任何理论只有在应用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虽然早在1870年波兰语言学家博杜恩·德·库尔特内就提出了“应用语言学”这个术语,但是,这一学科的建立直到本世纪40年代才逐渐步入正轨。

  • 标签: 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家 术语 领域 年代 外化
  • 简介:<正>阮忠同志在《修辞与逻辑》(以下简称"阮文")一文中说:"从总体上来说,修辞要以逻辑为基础,违背正确思维的规律,不合情理,就谈不上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但是,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修辞又有它自己的规律,不可能与逻辑等同。所以,修辞与逻辑必然有不相一致的方面。某些修辞手法,确实无法从严格的逻辑学上得到解释,因为它是修辞。""如果在修辞上能得到解释,尽管不符合逻辑的要求,还是允许的。"(中国修辞学会华东分

  • 标签: 伍铁平同志 修辞逻辑 同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