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训诂应分一般训诂与名物训诂。通过或结合训解直接或间接名物来训释词义者,为名物训诂。它可以扩大训诂面,增加训诂效用,提高训诂成功率、精准度。作名物训诂有四条章法:定物点、训名物、理古训、用多证。

  • 标签: 名物 训诂 传统训诂 名物互求 文化史证 考古文物证
  • 简介:传统训诂学对字词意义的解释,不仅文字简明扼要,而且方法多种,方式多样。这些对解读典籍是行之有效的,值得继承和发扬。但是无庸讳言,一般说来它未能深入到词义的微观层次。譬如在训诂文献里,经常出现一些字词的解释,例如《论语集解·序》:“论,理也”;《广雅·释诂》:“理,道也”,又“类,法也”;《尔雅·释诂》:“则,法也”,又“律,法也”,“刑,法也”;《苟子·大略》注:“方,法也”;《说文解字》:“式,法也”,又“规,有法度也”,又“法,刑也”等。

  • 标签: 训诂学 语义分析 传统 《说文解字》 微观层次 尔雅
  • 简介:<正>在我国古代众多的语文工具书中,清人阮元主编的《经籍籑诂》是一部有特色、有实用价值的著作。它虽被列为字书之列,却与一般的字典不同:它既不在字头下标注音韵,也不自己解说字

  • 标签: 我国古代 工具书 字书 字头 义例 清人
  • 简介:全国词汇训诂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9月19日至23日在山东大学召开.会议由山东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山东大学承办.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有100余人,共收到论文104篇.

  • 标签: 词汇学 训诂学 学术研讨会 学风建设 汉语
  • 简介:<正>点明修辞手法,是以往注释书当中的传统做法之一。但有时只是点明属于何种修辞手法,是不够的,还必须结合修辞的特性.去认真揣摩古人行文中的修辞意图;否则,便无法真切地把握原文的意旨.下面,我想从《荀子》的两处比喻为例,试作一些说明。一、根据喻之多“边”来考察古人用比的含义.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周易正义·归妹》中提出了“喻之多边”的说法。他指出:“比喻有两柄而复具多边。盖事物一而已,然非止一性一能,遂不限于一功一放。取譬者用心或别,着眼因殊,指同而旨则异;故

  • 标签: 《荀子》 金石 比喻 训诂 修辞手法 《荀子集解》
  • 简介:内容摘要训诂学主要是以古代文献的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学科。本文试图运用训诂学相关原理知识,通过对现今古文注释中所面临的问题、训诂学在古文注释运用方面的举隅以及训诂学在古文注释运用方面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逐一论述,以期为古文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训诂学 古文教学 注释问题
  • 简介:我国对虚词的研究由来已久,元代出现了第一部研究汉语虚词的专著《助语辞》,清代的虚词研究更是达到高峰,先后出现了《虚字说》《助字辨略》《经传释词》等有影响的虚词著作。文章通过对比分析《助语辞》和《虚字说》,总结出修辞派的释词特点,并将其与训诂派代表作《经传释词》对比,探索训诂派的释词特点,并由此总结出两大虚词研究派剐在释词方式上的主要差异,为多角度、多层次研究汉语虚词提供一定的借鉴,同时也从历史经验继承的角度为汉语虚词词典的编纂提供借鉴。

  • 标签: 修辞派 训诂派 释词特点 对比
  • 简介:2013年8月6日,“训诂学与民族民俗文化研讨会暨中国训诂学研究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训诂学与民族民俗文化研讨会”由中国训诂学研究会、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青海省民俗学会和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共同举办。这是训诂学界和现代民族民俗文化学界的首次正式合作。会上就“训诂学与民俗文化”“训诂学与地域文化”“近30年训诂学回顾与展望”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 标签: 文化研讨会 民族民俗 训诂学 理事会 中国 民俗文化学
  • 简介:“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6年学术年会”于2016年11月19至20日在福建省福州市顺利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主办,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福建师范大学两岸文化发展研究中心、语言研究所、中华文学传承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协办。会议共收到论文116篇,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的110名学者出席大会,围绕着“训诂学与中华传统文化”、“海峡两岸方俗语词研究”、“出土文献词语考释”三个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 标签: 中国大陆 学术年会 训诂学 福州市 福建师范大学 发展研究中心
  • 简介:某些大中型语文辞书在义项设置方面存在着漏收义项、误设义项、义项分合失当、义项次第失当等问题。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训诂学的原理、方法和研究成果,那么辞书编纂就能够避免上述失误而做得更为完美。

  • 标签: 训诂学 辞书编纂 义项
  • 简介:<正>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于1983年11月24—27日在扬州举行王念孙、王引之、段玉裁学术讨论会。殷孟伦、徐复、杨潜斋、周祖谟、胡厚宣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新闻出版界人士150余人与会。共有论文77篇。叶圣陶专门为这次讨论会题词。与会者还应邀参加了王氏父子纪念馆揭幕典礼。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王引之 王念孙 段玉裁 训诂学 王氏父子
  • 简介:《左传·成公十年》有“攻之不可,达之不及”一句,杜预把“达”解释为“针”。后世大型训诂资料集未予收录,字典辞书不设这一义项。通过系统梳理达的古文字字形,参考达的直接引中义,证明达确实有“针”义,而且是它的本义。

  • 标签: 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