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正>自从1956年开始准备编写《现代汉语词典》到1978年正式出版,前后经过了二十二年。在这段漫长的工作中,从我个人来说,经验没什么,教训却不少。以下儿个问题对做词典工作的同志或许有可借鉴的地方,简单地谈谈个人的看法,供参考。

  • 标签: 词典编写 现代汉语词典 工作人员 编写细则 准备工作 编写宗旨
  • 简介:相较于语言学其他领域的研究,社会语言学无疑的是较晚近的事,这一点可以从台湾各大学所指导的硕士、博士论文看出一点端倪。根据连金发、邹嘉彦等人(1996)在第一期《国际中国语言学评论》所发表的研究,语言学硕士、博士论文如果按研究方法(approach)来...

  • 标签: 社会语言学 台湾 语言政策 博士论文 语言转移 二十年
  • 简介:摘要《论语》卫灵公篇第二十九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言简而意深,历来都是注家的关注点所在,而其主要分歧点也集中在“人”、“弘”、“道”三字意义的阐说上,由此来推知“人”与“道”的关系。因此,对此章训诂历史的考察,或将成为我们诠释孔子真意的重要途径。

  • 标签: 论语 人能弘道 旧注述评
  • 简介:2004年10月18日,浙江传媒学院挂牌暨建校二十周年庆典隆重举行。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主任、原教育部副部长张孝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盛昌黎,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著名导演、学院特聘教授谢晋,著名学者、文化名人、学院特聘教授余秋雨等嘉宾出席庆典大会。

  • 标签: 浙江传媒学院 建校二十周年庆典 杭州市 高等院校 人才培养 办学模式
  • 简介:清初《音韵清浊鉴》是一部备受《四库提要》訾议的韵学著作,其所隐含的普通话音史价值未得到重视。该书声母和韵母部分不同符合契:声母部分采用传统三十六字母,保留全浊音;韵母部分则借鉴《中原音韵》的韵部系统,保留闭口韵部。其实声母所保留的全浊音仅在于明音变,而非时音;韵母所保留的三个闭口韵只因尊奉《中原音韵》使然,亦非时音。文章采用透视分离法的研究思路,将《音韵清浊鉴》复杂声韵系统中与反映时音无关的信息剥离出去,得出十八世纪初北京一带的实际声韵状况(声母22个,韵母37个)。

  • 标签: 《音韵清浊鉴》 透视分离法 十八世纪初 北京话声韵系统
  • 简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句法语义研究室和《中国语文》编辑部主办的第十八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定于2014年10月27日至30日在澳门大学举行。本次讨论会由澳门大学联合主办,商务印书馆协办。会议的主要议题:1)汉语的时、体、情态和语气问题;2)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特殊句式;也可探讨其他汉语语法范畴问题。凡希望参加讨论会的学者请提交论文(邮寄或致函会议联系人信箱),会议筹备组将组织专家匿名评审以确定与会资格。

  • 标签: 现代汉语语法 学术讨论会 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 征集 《中国语文》
  • 简介:历经三年的调查研究与反复论证,凝结着全国语言文字界的集体智慧,《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乘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的东风颁布实施了。

  • 标签: 语言文字规范化 信息化工作 科学发展 标准化 精神 学习
  • 简介:本文由副文本目录的变迁系统梳理了20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著修辞构筑的嬗变历程,指出贯穿其中的主线为革命性导向与文学性导向的此消彼长。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现当代文学史构筑中的修辞策略,具体包括三种布局策略(收官式、主体式与开端式)、两种阐述策略(主观论证型与客观记述型)及五种视点策略(作家视点、事件视点、文体视点、地域视点与时段视点)。指出文学史修辞构筑中尚缺乏语言学视角,由此探索20世纪中国文学史另一种叙事的可能。

  • 标签: 新言语行为理论 副文本 文学史 修辞构筑 修辞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