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因论是近十年来语用研究领域一个新兴的热点。学者们介绍、评论和运用因论的文章及专著相继面世,然而甚少有文章就因论对国内的翻译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深入的介绍。文章回顾因论在中国近十年的翻译研究,归纳我国学者主要的研究成果,分析此领域的研究特点及存在的不足,以期帮助读者了解此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标签: 模因论,翻译研究,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 简介:虚词“”的模糊语义分三类:(1)分割整体,表示“部分、不完全”,可标记与“全”相对的程度量;(2)分割抽象性质或动词语义范畴的中间地带,表示“中间状态、中间程度”;(3)用夸张修辞手法表示“程度深、接近”意义。

  • 标签: 模糊量 抽象对象 中间状态 接近
  • 简介:<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报刊的版面正日渐割让给商业广告。如今翻开报刊,广告总铺天盖地而来。在无数的广告词中不乏创意新颖、用语生动、富有个性魅力的佳作,有的已脍炙人口,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流行用语。但是,无视起码的语言规范粗制滥造的通不通的蹩脚广告词也触目皆是。这类语言垃圾的泛滥,已经程度不同地影响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健康,尤其对正在长知识的青少年产生误导作用,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形成一种不可低估的有害的冲击。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严重关注。

  • 标签: 搭配不当 贝克 流行用语 个性魅力 业绩 龙带
  • 简介: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因仿照基因而得名,它指一些思想或观念通过人类文化加以散播,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因实际上指文化基因,它靠模仿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因本身也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从因论的角度看,语言因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自然语言中的因是从三个方面体现的:教育和知识传授、语言本身的运用和通过信息的交际和交流.本文认为,语言因信息的复制和传播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内容不变但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复制,或者形式不改却以不同的内容加以扩展.前者称为因的基因型,后者则为因的表现型.文章接着分析了语言因对翻译研究、文化研究以及语言教学的影响,最后用实例说明因在这些方面的实际意义,并指出语言因将有助于促进语言的进化和发展.

  • 标签: 模因论与模因 基因型 表现型 模因与翻译 模因与文化 模因与语言教学
  • 简介:一意识流、蒙太奇、荒诞小说,心态小说的叙述方式突破了传统小说全知全能式的单一模式。当代小说的言语形态随之发生了诸多变化,其中“无情绪语”就是一种引人注目的言语现象。所谓无情绪语指的是适应形象主体塑造或作者意绪表达的需要偏离一般语法要求,在该标点处有意不加标点而成的一种言语形态。其显著特点有二一是通过对语言本身的操作渲染出一种情绪和意境。这种情绪意境作用于读者,与读者的感情世界沟通,引起审美认同。二是具有相同结构方式的词语或句子连缀,形成不加标点的表层结构,一气呵成的语气。

  • 标签: 情绪 修辞美 艺术 荒诞小说 单一模式 全知全能
  • 简介:认知语言学认为,意义的形成较多地受到认知过程中的主观视角、主观认识和情感的影响。为了探寻人类对条件结果关系的认识,更深刻地理解现实世界的条件与语言形式中的条件之间的对应关系,更全面地认识条件句系统,论文以现代汉语中表示条件关系的有标记条件句为研究对象,从形式入手分析了条件句的形式和语义、功能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制约规律。从语言主观性出发,结合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化理论,探求条件句语义的生成和表达机制,在此基础上对条件句系统做了层级和细类的划分。

  • 标签: 现代汉语 条件句 认知语言学 主观视角 认知过程 主观认识
  • 简介:中国古代的语言哲学很早就注意到由符号、解释者、对象三者构成的语义三并非一个完满自足的表达体系,符号一旦脱离了解释者,脱离了感知对象的物理属性,就不能完全指示对象,"道"、"玄"等一些本体的普遍性、超时性特征也很难被符号所指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佛家都提出了本学派的符号理论。魏晋玄学提出象的理论,力图在符号、解释者、对象之间找到一个交集,将对象所蕴含的普遍性与超时性全部表达出来,以解决中国符号理论非完满自足的困境,进入诗性表达的境界。

  • 标签: 中国语言哲学 形名 言意 物我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从因论的视角尝试分析《爱情公寓》中的幽默言语,以期发现语言因在幽默言语中的运用规律。文章首先简述语言因论的定义,接着探讨语言因与言语幽默的关系,然后再从两大方面阐述因论在情景喜剧《爱情公寓》三、四部中幽默言语的运用,即内容相同形式各异和形式相同内容各异两方面。我们将重点探讨《爱情公寓》中的各种幽默语言因变体,从语音、词汇、语义、语法四个层面分析言语幽默机制生成的因理据。我们希望该课题能在扩大语言因研究范围、幽默语言欣赏以及使用等方面提供一些有启发意义的资料。

  • 标签: 模因论 言语幽默 生成机制 理据
  • 简介:作为一部全面反映现代汉语词汇面貌的中型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在处理书面语和口语的关系上做了很大的努力,在一些书面语词(或义项)前〈书〉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哪些词(或义项)〈书〉,哪些不,标准不够明确。文章认为,造成标注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没有解决好,因此〈书〉词的界限自然模糊不清。文章在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 标签: 《现代汉语词典》 标〈书〉词 书面语 书面语词
  • 简介:“V+看+S”存在两种可能的句法结构:连动式和动宾式。连动式“V+看+S”中,“看”为动词,带一个疑问小句宾语S,与前面的动词短语构成连动结构,“看”一般不能省略;动宾式“V+看+S”中,疑问小句S为前面动词的宾语,“看”是在动词和其疑问宾语小句之间起连接作用的句词,一般可省略。“看”的能否省略与“V+看+S”的句法结构及“看”的语法化有关。间接疑问句词“看”由动词“看”语法化发展而来,与英语中功能类似的句词“if/whether”在所引导的小句是否为疑问形式和能否引导主语小句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与句词“看”的来源以及汉语的语言个性密切相关。

  • 标签: “V+看+S” 句法结构 “看” 标句词
  • 简介:11月23日,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汉语语汇分技术委员会(简称“语汇分委”)在南开大学宣告成立。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设七个分技术委员会,负责有关语言文字国家标准的制定、审核和推广等工作。汉语语汇分技术委员会的成

  • 标签: 中国 汉语 语汇 标准化工作
  • 简介:本文以日常生活文化为研究对象,在因学与符号学的视阈下,对其深层传播机制展开了综合性考察,试图解决El常生活文化进化及传播中的几个根本问题,即日常生活文化的延续、维持、变异、更新的深层机制及内在动因。结合文化符号学的标出性理论,本文提出日常生活文化是作为文化中项而存在于文化三域之中的;同时,日常生活文化作为因库,因则成为其传播活动中的基本单元,因此,每一个因都先天携带文化中项所特有的、排他性的中项性与无风格性特征。基于此,本文进一步对日常生活文化的因复制传播规则,此规则背后的权力运作机制,以及传播诸模式进行了深入考察和分类辨析。

  • 标签: 日常生活 模因 复制 传播 符码规则
  • 简介:发端于对英语句首that类词语分析的“句词”是现代语法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句词的内涵外延有狭义广义之分,广义的句词指标明句子性质和类型的所有功能词语。基于广义句词定义,上古汉语中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可认定为一个标明句子[+从属]特征的句词。它在“谓头”位置将其所在的句子降级为从属小句。文章认定,汉语特殊的句子中心“谓头”位置为句词“之[+从属]”提供了一个特有的句中位置,并使之区别于功能类似的英语从属句词“that[+从属]”和常规上位于句首和句尾的其他句词。“[+从属]”作为一项弱特征,它可以但并非必须得到核查,也正是这一特定属性合理解释了汉语“之[+从属]”类句词在上古汉语中隐现较为自由的特点。

  • 标签: 标句词 上古汉语 “之” 取消句子独立性
  • 简介:摘要中介语石化现象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点话题。本文主要探讨中介语石化的界定,分类,原因以及近10年发展过程。文章最后对中介语石化现象发展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不足,以及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 标签: 中介语石化
  • 简介:以共时比较法来对珠江三洲地区一些有代表性方言的入声变化作出描写分析,藉此了解方言间的相似点、相异点与互动情形,以及弱势方言在当地语言接触下所产生的变化。本文发现,珠江三洲一带的几个方言的入声,在与广州话长期而密切地接触后,作出的一系列的调整和演变,显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是一种方言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而弱势方言正逐渐向强势方言靠拢,展现了语言接触对方言音系的影响。

  • 标签: 珠江三角洲方言 方言接触 广州话 阴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