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探讨了突厥语第二人称代词的历史发展,认为:1.早期原始突厥语第二人称代词很可能存在直接词干和间接词干;2,10-13世纪是第二人称代词发展和分化的重要时期;3.现代突厥诸语言中不同程度存在的第二人称普、尊称形式是古代突厥语方言差异的真实反映。

  • 标签: 第二人称代词 突厥语 第三人称代词 民族出版 复数形式 文献语言
  • 简介:肃慎族系因最早有肃慎一族而得名,其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作用突出.本文根据肃慎族系的发展历程分三部分阐述其历史作用,第一、远古至隋唐时期,该族由一个部落分散、不相统一的渔猎民族发展为声明赫赫的"海东盛国",并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开发以及当时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局势的变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二、辽宋时期,女真人崛起,建金、灭辽宋,统治了大半个中国,促进了民族融合,推动了历史发展.第三、明清之际,满族入关,君临天下,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成功地抵御了外来侵略,平定了叛乱,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广阔疆域.

  • 标签: 肃慎族系 历史作用
  • 简介:本文举例说明了萨满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①治病与预防;②献牲仪式的主持者;③占卜.

  • 标签: 萨满 社会作用 承担作用
  • 简介:2008年5月,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了吴元丰、赵志强两位先生的合著《锡伯族历史探究》,这是元丰、志强两位先生从事满文工作30年来有关锡伯族历史研究的论文集。因同为“满字号”学人,元丰赠书予我。翻检拜读之际,感叹不已。

  • 标签: 历史探究 锡伯族 民族出版社 述评 历史研究 论文集
  • 简介:清朝顺治十年(1653年),清政府正式将宁古塔地区守将升为昂邦章京,康熙元年(1662年)改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改宁古塔将军为吉林将军,宁古塔将军共存在了104年,历任23任将军。在此期间,宁古塔将军几经变迁,在将军治所、管辖范围,以及统治政策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同时也给东北地区的政治、经贸、民族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 标签: 清代 宁古塔 历史变革
  • 简介:乾隆时期清朝统一新疆天山南北,开始往全疆各地派兵驻防屯田,设置机构和官员进行管理,从而巩固了统一局面,实现了对新疆地区的有效管理。此后,皇帝、中央部院与新疆驻防将军、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领队大臣等衙署之间为处理新疆事务形成了大量历史文献,其中满文文书档案不在少数。这些反映新疆历史的满文档案史料,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

  • 标签: 新疆 满文档案 清代
  • 简介:本文运用语义场理论,从语义相关的角度探讨同源词汇的关联问题.说明在田野考察的工作中和对所采集的样本的分析中,如果能够从理论上加以指导和说明,就能够比较合理的解释同源词汇对比中的某些似乎不对称或者缺项现象.

  • 标签: 语义场 同源词汇 词汇缺项
  • 简介: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始建于1961年,1997年在阿城市南效建成新馆。其建筑风格体现了金源文化特色。其陈列特色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时限性,是融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博物展示,集中体现了金朝建国前后至迁都燕京38年间上京地区的历史沿革和经济文化情况。

  • 标签: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 文物陈列 特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