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8 个结果
  • 简介:芳她的头发白了,眉毛稀了,腰弯了,但嘴唇依然涂抹得红红的,润润的,一如我初见她时的那个春天,后岭山脚下嫣然怒放的桃花。一母亲说,东邻你海子叔前天领回来一个小媳妇,俊得很哩,脸白嫩嫩的,眉儿细细弯弯的,那个樱桃小口啊,抹得恁红,恁好看。十五岁的我,常对镜自怨自己生得不够美丽。母亲不轻易夸人好看,比如就从来没夸过我长得好看。海子叔的新媳妇咋就这么招她夸奖呢?一天,我去后岭山下给小羊割草。

  • 标签: 元志 子叔 母亲会 安文 红围巾 洗衣服
  • 简介:1.夏志致夏济安(1948年3月22)济安哥:两星期内前后收到两信,悉抵平后心境很紊乱,远水不救近火,除代你concerned外,没有办法。我想最好向董婶婶1直陈,她是懂事的女人,但为人practical,不会拒绝你的offer,至少会得到她的understanding,可减少过分的selfconsciousness。华奇既enjoy你的company,不要让目下的心境停顿了一向animal式的游戏。

  • 标签: 夏志清 CONSCIOUSNESS concerned ENJOY 袁可嘉 CRITIC
  • 简介:季羡林有言:“西方有人认为中国到二十一世纪初叶将成为经济大国,甚至是军事大国,其实中国从本质上是一个文化大国,最有可能对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的是中国文化,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界。”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文化工作既要面对市场竞争,不断寻求自我的生存和发展,又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公益性文化的责任,发挥其自身的功能。

  • 标签: 中国文化 二十一世纪初 市场经济条件 群众文化工作 公益性文化 经济大国
  • 简介:从抗战胜利到新中国成立,昆仑共制作推出了九部影片:《八千里路云和月》(1947年)、《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年)、《新闺怨》(1948年)、《万家灯火》(1948年)、《关不住的春光》(1948年)、《丽人行》(1949年)、《希望在人间》(1949年)、《三毛流浪记》(1949年)、《乌鸦与麻雀》(1949年),这些影片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精湛的艺术手法,轰动了当时的影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战后进步电影运动的巨大成果和代表作品,也是中国电影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华彩篇章。

  • 标签: 闺怨 昆仑 流浪 三毛 艺术手法 《丽人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要想在《俄罗斯优秀作家随笔丛书》的6位作者——梅列日科夫斯基、霍达谢维奇、扎米亚京、勃洛克、叶赛宁和沃隆斯基之间找到某种共同之处实非易事,而色彩各异正是这些作品所涉及的十月革命前后一段时期的俄罗斯文学(此前是俄国文学的“白银时代”,

  • 标签: 勃洛克 霍达 叶赛宁 随笔 俄罗斯文学 俄国文学
  • 简介:彬是我的同事。我们都是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师。想来,我大约要痴长他近二十岁吧?我从没问过他。开学后,便问。给自己个清楚。本生已过,糊涂事多多。一问便知之事,何不知之?

  • 标签: 路文彬 印象 北京语言大学 中文系 文学院
  • 简介:<正>一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宋代理学家文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许多文学观点,特别是关于道关系的观点,是与北宋的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的重道轻文思想一脉相承的。由于朱熹把这种思想表达得更为明晰,更为系统,后人对理学家文学理论的批评往往集矢于他的身上。虽然人们对朱熹自身较高的文学修养以及他评论具体作家的某些精辟见解并不一笔抹煞,但一提到他那些从总体上轻视、排斥文学的言论,就难免不以为然,甚至怒形于色了。这样,对朱熹文学理论的批评就很容易产生简单否定的倾向,而缺少细致的分析。比如说,儿乎所有的文学批评史著作都引了朱熹的下面一段话:“这皆是从道中流出,岂有反能贯道之理?,道是道,只如吃饭时下饭耳。若以贯道,却是把本为末,以末为本,可乎?”并从而指责朱熹极端轻视文学。但是,为什么“”能“从道中流出”呢?这仅仅是说“道”

  • 标签: 朱熹 文道观 宋代理学家 古文家 集大成者 文学理论
  • 简介:樗下谈止庵浦江的散文其实从一种看法来说,浦江根本没有写过散文。他的著作一共出版过三本,两本是文史方面的论文集,一本是日记,没有一篇是通常见到的那种散文。但是不妨在这里申明另一种看法:咱们关于散文的概念未免也太偏狭了。文学散文应该是一个范围之内的...

  • 标签: 文学色彩 明清史 “诗” 中国散文 浦江 文学散文
  • 简介:大概是88年,我在《芙蓉》上读到一个中篇小说《龙回头》,写一个八路军战士在房东家养伤的经历。当时我是把这篇小说当作通俗文学读的,我的阅读印象是通俗文学除了语言的直白外,内容也不必拘泥于武侠侦探言情黑幕。比如《龙回头》就写得朴素清新,故事虽然说不上扣人心弦,但还是有吸引人的地方,作品格调也较高。我因此记住了作者名字:赵学。89年,《漓江日报》约我写一篇关于《在饭铺里》的评论,我才知道赵学是桂林的一位老作家。《在饭铺里》是一篇小小说,叙述几位八路军战士辛苦一天之后稍稍“放肆”了一下,也就是在饭铺里要了几个菜、喝了几两酒,之后却受到了严肃批评。故事很简单,但我仍被有所触动。大概是89年反腐败的空气比较浓郁,这篇小小说中的情况和现实正好形成反派,我从中体会到一种道德净化的力量。

  • 标签: 赵清学 作者名字 理性观念 道德美 愚昧落后 叙述角度
  • 简介:本报3月7日讯北京号称首善之区,道口又是人文荟萃之地,按理说本该一派升平祥和气象,然而不幸的是,一桩令人发指的罪案竟在这里公然上演。昨晚九时许,一妙龄女子刚刚走出文津国际大酒店门外,就被两名以白色口罩遮脸的歹徒挟持进一辆出租车里。歹徒持刀控制住女子,

  • 标签: 五道口 系列小说 剪报 疑案 首善之区 出租车
  • 简介:对错栏栅里停着白色轿车、红色跑车和桂花树、青竹、金丝鸟色彩伴着安静端坐在一个世界的中心。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