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在近年来的当代小说中,文学与历史的关系问题开始越来越引人关注,与此相关的话题也曾引起诸多讨论。习近平同志在文联十大、作协九大开幕式的讲话中,非常明确地谈到了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其中当然也隐含着对于当代文学的批评。习主席谈到,“历史给了文学家、艺术家无穷的滋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文学家、艺术家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文学家、艺术家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实,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

  • 标签: 历史叙事 当代文学 想象空间 文学家 艺术家 当代小说
  • 简介:近期,我爱上阅读历史书籍,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袁腾飞讲先秦战国纵横》,这本书语言幽默风趣、通俗易懂,我爱不释手,一口气全部读完。这本书中许多名人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如屈原,楚国大诗人,身怀大志、才华横溢,却遭小人诬陷、不得重用,在被流放期间,竟写出《离骚》《九歌》等流传千古的佳作,让后人佩服不已。再如将相和的故事,赵人蔺相如在渑池会见中立大功,大将廉颇十分不满,想侮辱蔺相如,

  • 标签: 中寻找 历史中 寻找快乐
  • 简介:文学本质论是一个现代文学理论问题,在中国文论现代转型发展进程中,文学本质论建构得到了高度重视,成为现代文论中的核心问题。文学本质论观念是一个历史建构与嬗变过程,从20世纪初到改革开放时期,文学本质论观念随着时代变革和文学发展不断变化,以适应不同时代的要求。新时期以来也是如此,从社会意识形态论到审美意识形态论,从审美论到人的文学论,乃至在反本质主义语境下对文学本质问题的重新探讨,反映了文学本质论观念的历史嬗变进程。对文学本质论问题及其观念嬗变的反思,一方面可从中获得应有的经验教训或历史启示,另一方面也促使我们思考当代文论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克服反本质主义论争带来的消极影响和自我迷失的困惑,进行当代人应有的理论探究与建构。

  • 标签: 文学本质论 历史嬗变 理论反思 理论建构 实然性与应然性
  • 简介:2016年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投入使用以来,其中丰富的历史插图给课文内容以有效的补充,生动、直观的表达了丰富的历史信息,给我们的历史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素材,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只要教师深入研究,潜心发掘,充分利用,就可以充分发挥书中插图的作用,为教所用,为学所用。

  • 标签: 初中历史 部编版 插图
  • 简介:每个人总难免以其当下的立场与态度去理解问题,这种倾向在今天似乎变得尤为明显:曾经被认同的价值或许正遭受质疑,曾经不可理解的事物或许早已得到宽容。时间有时真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一切都在路上”、“永远历史化”、“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些常常被人援引的说法,如果能加上认知主体所处的时代性和自身的主体性,也许真的可以全面而立体地描述曾经的历史

  • 标签: 历史评估 文人心态 人文精神 价值 理解问题 认知主体
  • 简介:诚如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座谈会讲话中所说:“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艺和文艺工作?这个问题,首先要放在我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中来审视……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①要想充分理解习近平文艺座谈会讲话的意义及其深刻内涵,同样也必须放在“我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中来”考察。

  • 标签: 文艺工作者 座谈会 习近平 中国文学 21世纪 历史
  • 简介:符号任意性和理据性问题是现代符号学界的一个基本议题.“指示符号(Index)”概念及其相关问题最早由符号学家皮尔斯(C.S.Peirce)于19世纪末正式提出,皮尔斯(1903)根据符号与其对象间的关系,将符号分为象似符号(Icon)、指示符号(Index)和规约符号(Symbol)三类①,并认为象似符号和指示符号两类与其对象间皆存在理据性,但对于指示符号之理据性,皮尔斯并未深入分析.

  • 标签: 语言 19世纪末 符号学 任意性
  • 简介:文学与思想史的跨学科研究,虽然是近年来才更有意识加以倡导的研究取向,但事实上在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发轫之初就已竹诸实践。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鲁迅的《摩罗诗力说》等乃是其中的典范之作,新时期以来这方面的研究也是方兴未艾。本文从文学与思想史研究的问题意识出发,试图强调下列几方面的问题。其一,将文学与思想、心态和精神的历史联系起来,不是一种机械的拼合与杂糅,而应该是一种相互渗透和交融,从最高意义上说,是为了恢复文学研究的人文学品格;其二,文学与思想史的连接,非但不是要简单地用文学和语言的材料证明思想史的结论,而且恰恰是要激活“如何说”与“说什么”之间的有机关联:其三.文学是对真理问题和个体命运具体而直接的表达。因而它也为我们质疑那些约定俗成的“常识”与“定见”、那些一成不变的命题和所谓“普遍规律”提供了最大可能性,而这也正是比较文学之所以成为比较文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 标签: 跨学科研究 思想史 文体 意义
  • 简介:清末民初以降,无论国学还是新学,无一例外有一种"望今""参古""日新其业"(《文心雕龙·通变》)的世纪性冲动。与此同时,食洋、食古而难化、不化,又是极易滋生的通病。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古今中西智慧资源适用的边界与限度缺乏必要的省思,其中,作为思想"表出"和"代表"的术语、关键词的滥用是最突出的问题

  • 标签: 中西文论 问题导向 通变 性冲动 古代文论 文变染乎世情
  • 简介:2016年12月28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与山东教育出版社共同举办了《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一中东欧卷》出版座谈会。中国作协副主席、诗人吉狄马加,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作家出版社社长、文学评论家吴义勤,外交部中国一中东欧合作事务特别代表霍玉珍大使,中联部六局副局长严宇清,教育部国际司调研员王道余,文化部外联局副处长关昕,山东教育社社长刘东杰、副总编辑祝丽,《中外文学交流史丛书》主编、南京大学教授钱林森.以及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北外等单位的中东欧文学翻译家和研究家林洪亮、张振辉、冯植生、陈九瑛、郑恩波、高兴、易丽君、冯志臣等,还有中外文化与文学专家张西平、张建华、魏崇新等教授出席。

  • 标签: 文学交流史 中国作协 出版座谈会 中东欧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
  • 简介:作为一名深谙中国文化的虔诚佛教徒,美国非裔作家约翰逊毕生都在思考佛教如何给黑人带来精神启示,进而有益于改善当今黑人生活。在他看来,黑人在今天的糟糕生存状况既有政治和历史的原因。也有文化和心理的原因。只有在这两方面的“革命”齐头并进,才能让黑人得到真正解放。在短篇故事《中国》里,约翰逊用鲁道夫的故事阐释了以佛教为代表的传统东方文化如何可以帮助黑人战胜心中种族主义的痼疾.以一种更加积极、平和的心态去认真过好每一个当下。通过向东方古老智慧学习.鲁道夫打开了看待黑人生活的新视野。他自己获得了新生,也为他人带来了启示。

  • 标签: 查尔斯·约翰逊 美国黑人文学 佛教 种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