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世界上,大概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作家,经历过像中国当代作家们所经历过的曲折命运。逝世未久的现代作家荒,从1964年到1978年,跌入深渊,在逆境之中长达十四年之久。当他重新回到文坛,开始第二次创作生命之时,已是65岁的老翁。其命运的曲折悲凉,足使我们这些活着的晚辈文艺界人士欷嘘不已。30年代初便进入文坛的荒,初始所从事的是戏剧活动,而真正使他成名的,却是他的小说。他的第一篇小说《灾难中的人群》足经丽尼帮助修改并寄给巴金,由巴金寄给在北平出版的《文学季刊》于1934年秋发表的。在以后的四、五年间,他发表了大约30篇小说,显示了

  • 标签: 文艺界人士 人民文学 “四人帮” 中国当代作家 文学研究 三十年代
  • 简介:是毛水清先生继之后的第二部散文集,集中收录了文章50多篇,分为"故乡情怀"、"京华一瞥"、"校园内外"、"山川走笔"和"心海记痕"五辑.其中,"故乡情怀"、"京华一瞥"和"山川走笔"大部分是游记,记叙和描绘了各地的风景和人文景观."校园内外"记叙作者在自己所处高校的生活,"心海记痕"则是记录作者自己近年来的心态,这两部分都是作者身处高校对校园内外和整个社会的一种观察,表现了作者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良知和人文情怀.

  • 标签: 毛水清 散文 《流云集》 人文精神 叙述方式
  • 简介:2001年初夏的一天,小瞿突然和我谈论起她家的猫来。开始是在单位食堂的餐桌上,后来延伸到了外面。话头大概是由老鼠引起的。我和她并不十分熟悉,她是我们影视中心下面影视学校聘请的辅导员,一个很自来熟的女人,高大、朴素,又妩媚。她端着餐盘先是在四下找人,看见我妩媚地一笑,就径直来到我对面班下来。

  • 标签: 世界 2001年 辅导员 影视
  • 简介:陶丽群的写作令我惊讶,我惊讶一个1979年出生的女作家还会如此倾心地书写乡土,她的年纪接近80后,她的写作却具备许多80后甚至70后作家都不具备的一种老派和安分。

  • 标签: 写作 群论 水深 女作家 80后
  • 简介:1990年代至今,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要时期。大语境的变化,民族生活的变化,都决定着文学选择和发展态势的必然变化。一方面是社会阶层分化明晰,贫富差距拉大,绝大多数底层面临生存艰难的考验,极为丰富的物质侵蚀并软化了国民的精神领域;

  • 标签: 文学选择 底层叙述 社会阶层分化 90年代 改革开放 民族生活
  • 简介:威廉·福克纳,是美国20年代"南方文艺复兴"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与海明威齐名,他们被并称为20世纪美国的"天才小说家"。福克纳共写了近20部长篇小说,其中多数以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为背景。《喧哗与骚动》是"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中出类拔萃的一部小说,也是美国意识小说的范例。本文尝试研究意识写作手法在《喧哗与骚动》中的体现,希望对读者有所启示。

  • 标签: 威廉·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意识流
  • 简介:本篇作品发掘于山西省沁水县文联所办内部刊物,2004年8月发表后,曾在当地引起强烈关注和争议。文章报告的是沁水县企改革的艰难进程,触及的却是山西煤炭革命这一重大命题。山西作为煤炭大省,维系着共和国的生命和动力,研究、探索山西煤炭产业的发展、改革,就决然是一个意义非凡的工作。沁水改及其催生的沁和能源有限公司成功改制及其取得的巨大成效,生动地为山西改提供了一种深刻启示。国企改革始终是《报告文学》关注的一大领域。愿山西煤炭革命来得更快些、更猛烈些吧!

  • 标签: 山西人 国企改革 内部刊物 李博士 煤矿管理 全国煤炭行业
  • 简介:五味杂陈的中年倏忽将过。黄土汹涌,眼睁睁已漫至胸际。随着两鬓飞霜,前额日显空旷,脑袋和目光也越来越多地被扭向身后。这里的“被扭向身后”,意指受控于某种无意识的力量;这种力量通常被称为“回忆”,但也可以更积极、主动一些,谓之“生命的反向追寻”。诗人们肯定更倾向于后一种说法。对他们来说,一边任凭“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的悲风在心中盘旋,一边想象史蒂文斯的钻石在不远处烨烨闪光,未尝不是另一种倜傥风流或危险的平衡。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子川诗集《虚拟的往事》让我更多感受到的,就是混合着些微苦涩的清明与冲淡平和。

  • 标签: 虚拟 诗集 诗学 隐逸 水深 史蒂文斯
  • 简介:《红字》是由美国19世纪前半期最伟大的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它所讲述的并不是一个娇美的罗曼史,但却是一部很成功的文学作品,霍桑因此而成名,并被公认为是心理分析作家,是当时重要的作家之一。本文对这部作品中主要人物的心理描写部分进行分析,进而揭露霍桑小说的"心理罗曼史"。

  • 标签: 《红字》 纳撒尼尔·霍桑 罗曼史
  • 简介:《妇女的职业》是弗吉尼亚·伍尔夫为数不多的演讲稿之一,作者主要介绍了自己两段从业经历。"特殊"经历道出了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小说写作的精髓,也充分展现了她的"意识"意识。

  • 标签: 《妇女的职业》“意识流” 意识
  • 简介: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年代,这一时期对理想的大力提倡和尽情讴歌触目可见,后来人们耳熟能详的“四有新人”的提法,即产生于80年代初。“四有”尽管前后出现过不同版本,却都对“理想”和“道德”予以高度重视,且把“有理想”放在首位。作为政治文化领域‘拨乱反正”的具体表现,“四有”口号的提出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并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

  • 标签: 理想主义 知青作家 20世纪80年代 梁晓声 张承志 青春
  • 简介:知音,作为音乐生活中的一种特有现象,很早就被各类文献典籍注意到,留下了数量可观的文字记载。虽然就其广义而论,涵盖一切音乐理解现象,但就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及相关文论而言,却主要指文人高士之间由乐而心的交互、印契,乐者与听者以相知故,彼此引为知音。这就是说,知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不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而是一种有着鲜明特征与特殊意义的高文化的以文人音乐家为主要参与者的交互主体性行为,这就是知音的专指范畴。对其进行专门研究,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古代士人群体审美价值观及文化生活方式有着较大的意义。

  • 标签: 古代音乐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士人群体 知音 现象研究 交互主体
  • 简介:<正>美国大学生的人文基本课程是否仍只限于西方文化,还是应该包括与构成现代世界面貌息息相关并作出重大贡献的非欧文化体系?近来在美国文教界掀起了大辩论。斯坦福大学的不少学生提出,应把所有新生必修的西方文化课程,改为“文化、思想和价值观”的一年必修课,其中应包括至少研究一种非西方文化以及女性,少数民族和有色人种的著作。他们认为,世袭的西方文化课程太偏重于西欧和男性的著述,具有“性别与种族偏见”。在这个趋向多元化的

  • 标签: 文化课程 斯坦福大学 现代世界 价值观 新生 文化体系
  • 简介: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组建的国内最大规模的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机构——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今天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组建中国广播影视节目交易中心,是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广电集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广播影视业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

  • 标签: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 广播影视事业 广播电视事业 节目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