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谈到贾平凹,真是百感交集。那就从论争和偏见说起吧。我与山西大学王春林教授关于贾平凹小说,断断续续有过数次讨论。说是争论亦不为过。因相约重写小说史,自然涉及中国当代小说整体生态及基本评价。他曾从各种视角试图说服我:贾平凹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我笑言,定位他是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我比较接受。王教授曾写过一篇长文刊发于《小说评论》,言及《古炉》是当代中国一部伟大的小说,后来还为《古炉》写更多还原

  • 标签: 贾平凹小说 小说史 中国当代小说 王春林 《废都》 王教授
  • 简介:吴绡(16157-1671),字素公,又字片霞,号冰仙,长洲(今苏州)人,琴棋书画无所不能。邹流琦《吴冰仙集小引》说:“(绡)兰心蕙质,雅善书史。……于一切琴棋弦管之艺,无不精绝。书法直通钟、王,尤善画,每经点缀,灵动如生。”这类夸赞之词,并非溢美,我们从吴绡留存的大量诗作中也能窥见一斑。

  • 标签: 《七夕》 诗作
  • 简介:吉卜林最后一部印度题材小说《基姆》在过去几十年的文学批评领域中被视为殖民文学的典范文本,批评家较多关注其中帝国主义话语的撒播和建构。鉴于此,本文将关注点置于该小说的反讽修辞方式,分别从文本本体、历史语境以及宗教哲学三个层面阐释吉卜林独特的印度书写,基于针对相关层面的参照研究揭示吉卜林有关东西方交融中普适性问题的考察,进而探讨该文本是否因作者的矛盾心理及反讽书写而形成前后悸论之势。

  • 标签: 《基姆》吉卜林 反讽式 印度书写
  • 简介:本稿以《1Q84》中青豆与天吾的情爱为切入点,兼顾村上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情爱叙事方式,探讨情爱之于村上文学的位置和意义。从小说的结局来看,《1Q84》一改村上文学情爱叙事的迷失、寻找、再迷失,孤独、相遇、重回孤独的路线,把对爱情的信念与对宗教的虔诚和奉献精神融为一体,将宗教作为情爱的媒介和催化剂,使其变得坚定与明朗。由此,从《挪威的森林》开始,经过《斯普托尼克恋人》《国境以南,太阳以西》一直到《1Q84》,村上春树文学的情爱叙事,形成了一条"孤独·寻找·超越"的轨迹。

  • 标签: 《1Q84》 青豆 宗教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