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杜甫在京十年之诗,经历了一个较为明显的转变。杜诗之发展脉络逐渐清晰化,其中包括诗风"正变"、视界转换以及诗歌"怨"功能的深化。以儒学为哲学思想,杜甫十年之旅京诗歌不再是一个单由机械时间划出的封闭场域,而是因小见大,与日后之创作,乃至与诗歌史呼应,做出意义深远的反馈,最终形成一个以"沉郁顿挫"之气为中心的,囊括其一生诗作在内的大结构体系。

  • 标签: 杜诗 正变
  • 简介:本文对弗尔的9·11小说《特别响,非常近》中所出现的“创伤迁移”现象、主要特征、在小说中的表征、以及透过这一现象所反映出来的美国后9·11时代的文学思潮等方面予以梳理和探索,以引起学界对这一现象的关注。

  • 标签: 9·11 历史创伤 创伤迁移 互文性
  • 简介:吊丝现象的出现密切联系着金融危机时代社会阶层的固化和两极分化。“吊丝的逆袭”“见证奇迹”“相信梦想”又成为近些年大众文化(电影、电视剧、电视栏目等)最常讲述的故事。在这个意义上,吊丝成为观察和理解当下中国文化的关键词。本文主要从职场剧、青春片和选秀节目等文化领域分析与吊丝密切相关的三重文化想象:“逆袭”“青春”与“梦想”。

  • 标签: 吊丝 逆袭 青春 梦想
  • 简介:古典诗词句,又称尾句、结尾、落句、收束,是"起承转合"的"合"。诗词讲究句艺术,古人多有精到总结,姜夔云:一篇全在尾句,如截奔马。词意俱尽,如临水送将归是已;意尽词不尽,如抟扶摇是已;词尽意不尽,剡溪归棹是已;词意俱不尽,温伯雪子是已。所谓词意俱尽者,急流中截后语,非谓词穷理尽者也;所谓意尽词不尽者,意尽于未当尽处,则词可以不尽矣,非以长语益之者也;至如词尽意不尽者,非遗意也,辞中已仿佛可

  • 标签: 古典诗词 唐宋诗词 尽意 姜夔 词意 词穷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