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网游小说是指按照网游套路组织内部叙事结构的小说。它的现有面貌是由网游空间与市场逻辑两股力量从内外两个角度共同塑造出来的。通过模拟网游空间,网游小说的叙事空间呈现不断替换与弃置的特征,人物形象亦因此过分单一。市场逻辑瞄准网游玩家长期以来形成的心智结构,通过复刻网游的叙事套路,推动网游小说走向模式与批量生产。

  • 标签: 网游小说 网游 空间 市场
  • 简介:语法通常包括实词虚化和短语词汇两个过程。本文从历时的角度考察了“一齐”由并列关系的词组虚化为副词的过程。从语义和语法的角度阐述了“一齐”语法的历史成因。通过考察发现,“一齐”的演化是韵律、语法、语义协同作用的结果,句法位置的改变导致语义产生变化,韵律则使处于稳定音步中的两个并列成分被“桎梏”起来,逐渐词汇。语义的演变,也可以改变句法位置,由于“一齐”常放于形容词和VP之前,使其具备了副词的语法功能。

  • 标签: 一齐 副词 词汇化 语法化
  • 简介:七、多元视角之开拓与选题之创新选题和求道,有其类似点,都必须上下求索,尝试从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考察问题,斟酌可否。吾人思维却难免存有盲点:或者"道在迩,而求诸远";或者"行之而不著,习焉而不察,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如果一味舍己芸,向外驰求,未免可惜。创意的选题,可以有一种简而易行的方式:何妨就地取材,针对行之有年的,探求得更清

  • 标签: 舍己芸人 文史研究 多元视角 上下求索 论文选题 研究计划
  • 简介:尤多拉·韦尔蒂的代表作《金苹果》中的金·麦克莱恩是一位真人隐身、传说流布的背景人物,如何评判这个人物数十年来一直是学界悬疑公案。本文借助R.W.康奈尔的主导性男性气质理论,指出麦克莱思是摩根纳镇主导性男性气质载体人物,其诸多匪夷所思、异于常理的行为正是其攀升主导性的有效策略:金借助异地婚姻成为公众焦点、借助取悦女性传播美誉、借助漫游成为不朽传奇。传奇幻灭的一刻暴露了主导性的欺骗性。

  • 标签: 韦尔蒂 《金苹果》 主导性男性气质策略 欺骗性
  • 简介:自古以来,先贤、名贤之于文化的发展就备受世人瞩目,也受到了普遍的敬重,《礼记》中有谓:"祀先贤于西学,所以教诸侯之德也。"《周礼·春官·大司乐》亦有云:"凡有道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于瞽宗。"所谓"瞽宗"者,古之学校也,《礼记》所谓"西学"者是也。西周天子设立大学,其学有五: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东为东序、西为瞽宗,中为辟雍。道德标杆的楷范作用,自然受到历代统治者和教育者的高度重视。东汉末年,"孔融为北海相,郡甄士然、临孝存知名早卒,融恨不及之,乃命配食县社。其余虽一介之善,莫不加礼焉"(范晔

  • 标签: 瞽宗 沧浪亭 虎丘 配食 大司乐 辟雍
  • 简介:德拉布尔在小说《七姐妹》中采用了多种元小说叙事策略:前后矛盾,展示小说的构造过程,揭示其虚构性;不断变换叙事视角,大量运用不可靠叙述,揭示小说的语言构成性:戏仿传统日记体小说与古典英雄传奇故事,颠覆其叙事成规,打破读者期待。元小说叙事策略的运用展示了德拉布尔对后现代小说和世界的基本看法,也昭示了当代女性的生存困境。

  • 标签: 《七姐妹》 元小说 矛盾 叙事视角 戏仿
  • 简介:当今大学生阅读出现功利倾向。他们选择阅读书籍不以是否经典为标准,往往是以能不能给自己的升学或就业带来实际利益为出发点。远离文学经典,导致欣赏水平与人文素养的降低。对于高校来说,开展文学经典阅读活动、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优势打造跨际阅读平台等等,可以有效推动文学经典走进大学生的精神深处。更多还原

  • 标签: 经典阅读 通识教育课程 推动策略 功利化倾向 人文素养 欣赏水平
  • 简介:《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是美国著名科幻作家菲利普·迪克的一部另类反乌托邦科幻小说,它超越一般末世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揭示了人类对技术控制论的恐惧。小说借助于对末世战争境况的描写,集中展现了技术打造的仿象对真实的侵袭和抹除,揭露了大众传媒的意识形态轰炸所造成的权力陷阱。不过,迪克在小说中仍然保留了拯救的希望,从而摆脱了一般反乌托邦小说黑色绝望结局的窠臼。

  • 标签: 菲利普·迪克 反乌托邦 科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