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3 个结果
  • 简介:不敢轻易去触碰西藏西藏,在我的心目中,有一个名字,一条河,一座山,一座寺庙,一片草原……在你的净土,他用大半生时光,守望一生的梦想,用大半生的忠贞,走过他走过的路,寻访他寻访过的源.然而,我却不敢轻易去触碰西藏,因为那雪域,因为那高原,因为那蓝天,因为那白云似的羊群,因为那天籁般的歌声……我到西藏,与一个朋友和西藏有关,我虽然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只待了八天,却仿佛一生一世,极像我在这片高原待了几十年的朋友离别时的情景,难舍,却又无奈.那一刻,我仿佛触摸到了他的心灵,虽然,他不得不告别这块土地,这片高原,正如我悄悄地来又悄悄地去.他那浩瀚的胸膛,瞬间包容了西藏的一切,也在瞬间失去了西藏的一切.我的心为之一颤.

  • 标签: 藏感触
  • 简介:第二次到潭的时候,我见到了复活的瀑布。庚寅晚秋,晴朗的午后,日已偏西,过大姚县城,沿南永公路继续北行,二十五公里处,抵潭隧道南麓。停车,从隧道东侧便道攀爬而上,蜿蜒数百米,忽然间没了去路,横亘在眼前的,是一道长长的金属栅栏,栅栏中间往外探出去的部分,是一只金属吊箱,上书:"观景台"。忐忑着站进吊箱,把头往外伸了一伸,霎那间吓得蹲下身去——我的脚下,竟是

  • 标签: 三潭 吊箱 外伸 攀爬 洗马塘 蜻蛉河
  • 简介:2010年版的《中国在梁庄》,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作者梁鸿在对梁庄的过去与现实的对比中,写出了近20年来故乡在外观面貌上的衰朽蜕变和内在精神上的贫乏空虚;并分别就务工青年、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故事写出了在城镇化进程中,者关系的失衡所引发的一系列农村社会的问题及其后果.继《中国在梁庄》后,作者用了两年时间完成了其姊妹篇《梁庄》.

  • 标签: 中国梁庄 乡土社会 伤口中国
  • 简介:花开花落,雁来雁去,不觉一年又过去了.楼下的拐角处,那个卖银质首饰的藏家女孩,好像还在那儿坐着,用她那有点儿羞怯的目光,丈量着无尽的光阴.家女孩来小城有三四年了.在楼下的拐角处,她日复一日地坐在板凳上,销售她的银首饰.家女孩的面色有点高原印记,却更显质朴.家女孩的目光有点羞涩,却透着善良和信任.家女孩不像本地那些摆地摊的女孩,时不时就扯开嗓子吆喝几声,家女孩从来也不吆喝,她甚至很少说话.家女孩穿着那身半新半旧的藏袍,满头乌发整整齐齐.阳光下的藏家女孩,有一种古典的味道.

  • 标签: 藏家女孩
  • 简介:在传世的宋代杜诗注本中,有一系列打着“千家注”旗号的注本,前人或是将其全部算作一种,不加区别的一起讨论,或是全部分开罗列,逐一描述。其中有的实为同一注本,却因各卷之不同题名而被多次著录,有的本系不同注本,却因题名相近而张冠李戴。本文通过考察和比对,确定了宋代“千家注”旗号下共有种注本传世,同时依据历代著录信息、书影以及所见版本,梳理每一种注本下各代传本间的关系。

  • 标签: 千家注 杜诗 版本
  • 简介:节,是苗族祭祀本宗族列祖列宗神灵的大典,是苗族最为隆重而神圣的节日。主要流布于贵州省雷山县境。据《苗族古歌》载,鼓节在古苗国就己经有了。《苗族古歌》里祖先姜央说,过鼓节是为了祭祀创世的蝴蝶妈妈。据说有一年某苗寨发生瘟疫,死人很多。又一年,天下大旱,颗粒无收。姜央认为这是因为没有祭祖,祖宗生气降下的灾害,于是他决定祭祖,祈祷降福子孙。祭祖之后,蝴蝶妈妈高兴收起瘟疫,普降甘露,年年丰收。从今以后,每13年祭一

  • 标签: 鼓藏节 姜央 三苗国 苗族古歌 后代子孙 颗粒无收
  • 简介:蒙娜丽莎的意思是“呈现”但她更喜欢“消失”,观看行人与鸽子,树木与屋宇直至碰上一个建筑师、画家兼全能者她似乎被他深深吸引住了——使徒式的虔诚,工匠般健壮学者的头颅里装着几座迷宫人神于一身:奇异的巨匠

  • 标签: 蒙娜丽莎 建筑师 观看
  • 简介:跨越了民国和共和国两个时期的不少现代作家的创作历程往往以"改朝换代"为界,划作前后期,而我这里将方令孺创作分期界点划在抗战爆发之时。至于她在共和国时期的作品则不计,因为那段时期方令孺作品虽数量不算很少,但几乎全是应时应景的文字,内容既苍白,艺术上也没有什么特色。能够用以在文学史上评论她的,还是她民国时期的诗文。与之经历类似的许多作家也是如此,有人谓之"何其芳现象"。民国时期,虽被冠以"新月诗人"之名,方令孺的诗歌创作总量却少得难以出版一本诗集(那时诗集本不需要如何多的数量,如臧克家的《烙印》仅二十二首短诗薄薄一册)。

  • 标签: 诗文 外文 民国时期 现代作家 何其芳现象 创作历程
  • 简介:1淡金的阳光斜落在小院里,月白的杏花密匝匝落了一地,被风轻轻掀动.我的表姑小兰坐在矮凳上,俯首削苇皮,褐色的碎屑落满了衣襟、裤子,阵阵干草的味道呛入鼻息.我解开她的头绳,一圈一圈地松开她的麻花辫,她浅黄柔亮的头发蓬松松地散了满满一背.我拽疼了她,她只微微地皱了一下眉,轻轻地哎了一声,脸色依旧温和.是谁说过,面相甜美、脾气随和的女孩子将会有比较安稳平静的人生?若干年后,她站在我面前,局促谦卑,暗淡少有光泽的脸,毛糙的短发,畏缩的眼神,我讶异于时光给同一个人带来的巨大反差,心底霎时悲凉.还能记起对她长及腰部的长发的艳羡,依稀嗅到杏花朦朦的甜味,感触到午后阳光落在背上的温度.那个时候,我们对于遥远的未来一无所知.

  • 标签: 换亲记
  • 简介:南水北调采风团出了北京,一路向南。我是第二次参加南水北调采风,上一次是在春天,春天里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处处都让我感到新鲜,回京后写了一篇三万字的文章,收入了何建明先生编写的《中国治水史诗》。这次是金秋时节,同行的多半是第二次参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老朋友,一路上边看边聊,甚为开心。

  • 标签: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工程处 何建明 采风
  • 简介:月亮下面,是石榴它们一样地光滑如孤独悬浮石榴下面,是石榴树低处的都被摘尽为了高处的不胜寒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 简介:一在地图上看黄河,形状像汉字的'几',左边那一撇,仿佛它的起源: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各恣各雅山下的卡日曲;右边那一勾,是它的归宿人海处。我的祖籍地在河南,是黄河的下游。第一次过黄河,是六岁那年,我跟父亲回老家。是个黑夜,我看不见河水的模样。挤在一艘木船上,我听见了它的咆哮声,牵动着我恐怖的心跳。艄公在唱,似后来听到的曲牌中的某一首。词意模糊了,韵律依然畅享在身体里。后来,我学会了比喻,黄河便成了我生命的源头。我的老家是一个叫大金香的村子,归温县管辖。父亲十岁那年,在兵荒马乱、灾荒不断的背景

  • 标签: 卡日 曲峪 一次过 沣河 祖籍地 秦渡镇
  • 简介:1阿尔泰山有72条沟,沟沟有黄金。这话一点不假。1983—1988年高峰期,整个阿尔泰山据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万淘金大军,这些人被称为"金客"。我去淘金的锡伯渡,上下10公里的额尔齐斯河两岸,是72条金沟之一,1985年的整个淘金季就有十万金客在这里寻求一夜暴富的梦想。当然,我也是其中之一。

  • 标签: 阿尔泰山 额尔齐斯河 高峰期
  • 简介:第一章秋月。一个温煦而暖融的清晨。紫砂壶手袁朴生终于从躺了一个多月的病榻上站了起来,这天的阳光真好,伸手一攥,金亮亮的,仿佛有稻穗的香气。在湿润的江南,秋天总是阴雨绵绵,这样爽朗的天气,极为难得。给他治病的古子樱郎中高兴极了,他特意给袁朴生带来一罐自己配煮的六君子汤,要他分次服用,自己则用一把朱泥仿鼓壶,泡了一开阳羡红茶,说要好好庆贺一番。

  • 标签: 东洋 紫砂壶 秋天 君子
  • 简介:1在济南机场,宋词坐大巴转中巴,到达家乡滨海县宋庄。滨海县东临渤海,宋庄是典型的小渔村。宋词好几年没回家了。宋词在村头下了车,感觉阳光有些热烈,抬头看了看日头,往家走。他走了几步,一个崭新的青石牌楼矗立在眼前,上面用隶书写着两个大字:宋庄。

  • 标签: 滨海县 宋词 宋庄 家乡
  • 简介:摘要王鹏运为晚清词坛大家,其词有乙、丙、丁、戊、己、庚、辛七稿,后选编为《半塘定稿》二卷、《半塘剩稿》一卷。按其成书情况可相应分为七稿九和《半塘定稿》、《剩稿》二个系列进行考察。半塘七稿九特别是其早期词版本情况极为复杂,以其家刻本最为精审;其手稿本流布不广,文献价值和文学研究价值尤高。《半塘定稿》、《剩稿》以朱祖谋刻本最佳。

  • 标签: 王鹏运 词集 七稿九集 考辨
  • 简介:通过稽考有关文献,为《全宋诗》辨正重诗十二首,并探讨其致误的缘由。

  • 标签: 《全宋诗》 重出 辨正
  • 简介:调查说来奇怪,副所长马芬进来的时候,王七木竟然没有发觉,事后,王七木问小陈,小陈说他也不知道马副所长是怎样走进办公室的。这天,马芬穿的还是那双钉了铁块的红色高跟皮鞋,往日,他们一听见嘚嘚响亮的脚步声,就明白马副所长要来了。王七木想,要么她先在办公室里坐着。这不可能啊,门是他自己开的,随后小陈进来了,再就没别的人跟过来。无缘无故的怎么会往此处想呢?王七木心里觉得十分有趣。于是,他又开始埋怨起小陈来,如果当时自己正在专心致志看一份文件,忽略了马芬的到来,那小陈

  • 标签: 于玲 丁辉 木心 副所长 康辉 教务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