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2 个结果
  • 简介:事先张扬的一些说明稍微懂得点二战历史的人都知道,日本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午,东京时间12点报时过后,一向捷报频传的广播里异常地奏起了国歌,国歌依然是那支具有美人迟暮、樱花败落情调的《君之代》,作为日本国民可谓是耳熟能详。然而敏锐的人却听出了它与往日的不同。至于不同之处究竟在哪里,却又没人说出个所以然。战争让迟钝的人变得更迟钝,敏感的人变得更加敏感了。总之,它的演奏很不是时候,让人感到突兀,总觉得有

  • 标签: 苏门答腊犀牛
  • 简介:这条路,我已经走过好几个来回了,这次又得重新走一遍。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公路之一,青康公路——国道214线,与文成公主当年走过的唐蕃古道大体一致。当我们于当下的时空中追踪一个大唐公主远行的足迹,也就有了追溯一条大河之源的双重线索,那条在亘古岁月中静水深流的长河,这条正在我们眼前如泥水浆般翻涌的大河,还是同一条河流吗?

  • 标签: 盆地 共和 文成公主 唐蕃古道 公路
  • 简介:一双休阳艳晾新衣,扑树蜂蛱过菜畦。快乐庐歌哪尽,童呼架下伴弦丝。二静静篱栏照月华,池菊过户遍吹家。满桌纸笔适吾意,新到书函正欲答。三金风桂子海棠秋,紫果无花暖日稠。相唤佳宾幽径去,

  • 标签: 桃花 石榴 树蜂 弦丝 葡萄 小村
  • 简介:我小心翼翼地在一张春季风景的图片上按下“复制”,宛若用镊子夹起一只蝴蝶轻薄的翅膀,一不小心就会将它弄碎似的。又按下“粘贴”,于是它被轻轻地固定在我想要的位置上。

  • 标签: 儿童文学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趟过相公岭山谷中的瀑布,不经意被瀑布的热情弄得一身的湿漉漉。就着湿,冒着牛毛细雨继续行走在里的山水里。一路是雾,浓浓的山雾。雾是里的天空了。每当山雾浓重时,山上山下屋前屋后都是奶白色的

  • 标签: 山雾 相公岭 奶白色 山上山下 一朵朵 山水间
  • 简介: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站在湖口岭,我听到了曲丹卓玛《在那东山顶上》:在那东山顶上升起白白的月亮年轻姑娘的面容浮现在我的心上

  • 标签: 盆地 东山 月亮
  • 简介:沿青藏公路西行,开始有一段路紧傍着青海湖边。深蓝色的湖水真得像丽人流盼着秋波来送我们远行。公路的另一边,是碧绿的草地和绵延的雪山。在灿烂而明净的高原阳光的照射下,眼前整个儿是一幅用蓝的绿的白的油彩绘画出来的风景图。高原秋色所特有的一种空阔中的绚丽,让人不胜感

  • 标签: 青藏公路 高原 沙漠 柴达木盆地 雪山 戈壁
  • 简介:细雨斜阳远,花溪紫燕轻。杏风吹得暗香生,一缕晚烟飘去卖鱼声。那景留遥忆,身归总不成。门前补梦种萝藤,只为篱边还捏小蜻蜓。

  • 标签: 中国 当代文学 诗词 《南歌子·怀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妈妈埋着脸整理爸爸的遗物,手里拿起一件洁净的白衬衣自言自语:总是这个习惯,洗就洗得雪白……爸爸无可追回地永远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仿佛河岸一下子塌掉,生活忽然折断了。永远记得衣袖上别着一圈黑孝箍的凄楚日子,寒冷的静夜里妈妈持续的哭泣令人心碎。妈妈不是一个坚强的人,她的哭声对我的影响是严重的,从此伤感成为一种顽症,永难治愈。

  • 标签: 睦南道 白衬衣 令人心碎 静夜 这个世界 黄家花园
  • 简介:一年级男生秦是我十分熟悉的一个孩子。他今年7周岁,1989年5月5日生。他的爸爸是本城一家小报的编辑,妈妈是机关干部(科员)。秦7周岁时身高114厘米,体重20公斤,这两项指标在同龄男孩中均属偏低。这件事加上他敏感的体质一直是他爸爸妈妈最为担忧的。其实秦在3周岁之前身高和体重都令人满意。秦在本城度过他的托儿所和幼儿园时代,

  • 标签: 幼儿园 老师 托儿所 词语 令人满意 批评
  • 简介:华侨,作为在近代随着海洋文明崛起的一个特殊移民群体,迄今已经有4000余万人。他们自中古之后就漂洋过海,移民侨居世界各地,广泛分散于欧美、东南亚等地,在异族之地扎根生存。作为华侨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唐人街,就是承载这一中国表情的空间象征。

  • 标签: 东南亚 移民群体 华侨文化 海洋文明 标志性 唐人街
  • 简介:暑假才刚开始,庆九儿就讨厌上街去了。那是一条Y字形的街,Y字中心是一个街心花园,周围是车站、商店、饭馆、舞厅、市场。庆九儿家就住在这街中心商铺后面一个民房里,在他的房间能看见这个镇的地标——一个三层楼高的八角路灯。按现在时髦说法,他住在CBD。如果这个镇子变成CITY的话。

  • 标签: 南方 CBD 商店 饭馆 市场 商铺
  • 简介:<正>位于勐海县境东部的滑竹梁子是西双版纳的第一高峰,海拔2429米。而位于勐海县境西部的邦后山则是西双版纳的第三高山,海拔为2175米,这里山林莽莽,溪流穿谷,山势挺拔险峻。就在这座高山上居住着一个哈尼族的支系,邦爱尼老寨。我曾向不少当地人打听过,究竟邦寨是因邦后山得名,还是邦后山因这里居住着这个邦寨子而被命名的。可得到的答案众说不一。我从寨子里的几位老人那里了解到,这个爱尼寨子始建于1937年。它是西双版纳居住得最高,最偏远的一个自然村。他们的先辈是从巴达的贺松寨搬迁出来的。建寨初期全寨不过20来户人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口迅速增长,寨子

  • 标签: 南后 勐海县 滑竹 巴达 南寨 老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