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礼乐之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中心,它支配着社会的一切。因此,中国古代社会的一切造物活动都是在严格遵循礼法制度的宗旨下进行的,违者必罪之。然而,唐代立碑却有与制度不符之现象。碑的形制与尺寸并未严格依照碑碣制度的规定而为。虽然,前代已有学者留意此不符之象,然两者不符至何种程度,又何以有此不符等,皆未作探究。

  • 标签: 唐碑 古代社会 上柱国 开府仪同三司 兰陵公主 李绩
  • 简介:2017年底,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原创话剧《家客》在京沪两地的演出,引燃了对海派话剧及其审美的深度探讨。精彩的台词、精湛的演技和极富思想力的表达,使得该剧成为近几年上海话剧舞台上不可多见的优质作品,刷新了人们对近几年上海话剧舞台的认知:它有叙事上的细腻与豪放、谦卑与尊贵,也有气质上的兼容并包、海纳百川,它赓续了海派话剧的艺术传统、文化基因.又依托时代、审美的演进为海派话剧增添了新时代的新质,令其更加的精致与厚实。

  • 标签: 话剧舞台
  • 简介: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入画”理论的发轫者之一,是中国画风转折点上的关键人物。苏轼多方面的艺术才能掩没了他在绘画理论上的巨大成就,这与元代以后他在绘画界的全面影响不相对称。选择苏试该题画诗进行解析,在于其中所提出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主张,几乎成了宋代绘画理论的一次革命,其流传之广、影响之大、争议之多前所未有。因此,基于苏轼的总体艺术主张,结合后世对该诗的不同解读,剖析这一理论产生的深层文化背景,揭示其绘画理论之原义.当具有特殊意义。

  • 标签: 苏轼 以形写神 文人画
  • 简介:藏传佛教的曼荼罗结构,关于"我"的理论以及密宗修行法,对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自性理论以及深度心理咨询的方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藏传佛教的中观派以及藏传佛教密宗对于意识层级的描述,则深刻影响了超个人心理学大师肯·威尔伯建立意识光谱理论并定义"大精神"。与此同时,藏传佛教在全球的传播与发展,及其与现代心理学的广泛接触,也促使了藏传佛教现代形式的产生。现代藏传佛教表现出三个主要特点,即知识整合、全球传播、疗愈与灵修取向。

  • 标签: 宗教研究 现代藏传佛教 分析心理学 超个人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