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两岸绝壁如斩。一练激流如白驹过隙。一座伟岸的铁链,伸出它钢铁的巨爪,牢牢抠住两岸石壁,将天公劈出的山缝又紧紧地扣在了一起。好座铁链,远望如巨鲤飞跃烟波,近看似铁钳紧扼江流。好座铁链,以它横跨东方大峡谷的英姿,日复一日向世人诠释着什么叫豪迈,什么叫雄伟,什么叫壮观!这就是位于滇西北永胜县西部古丝绸(茶马)之路上梓里江口的梓里铁链。这就是金沙江(长江)上现存最早的桥梁,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的梓里铁链。这就是被中外著名人士称为“香格里拉之门”的梓里铁链。红水擂岸,浪花吐蕊。此时,你若也站在江边,仰头望去,便见天空被挤得只剩了瘦瘦一根肋骨,两岸崖壁如快刀直向苍穹挥去。边看边疑,凌空高架的铁链,过这么急的水,抓这么陡的岩,需从玉皇大帝那里借来多少鬼斧神工。峡风劲吹,天地晃荡。此刻,你若也走在这铁链桥上,那就请定稳心锚,高挺胸脯,直视前方,一步一步踩稳心的木板。不知你幼时躺没躺过摇篮,睡没睡过晃床?这的摇晃,也便如摇晃你儿时梦境的小曲罢了,何伯之有。挪着,走着,束紧的胆子就放开来了。这下,不妨腾出片刻目光,瞟瞟头上流云,瞥瞥身下江鸥:头上流云,穿岭过崖张满朵朵白帆彩帆,身下江鸥,吞波吐浪飞掠...

  • 标签: 之门梓里 梓里铁链 铁链桥
  • 简介:一、渊源与概况山东省聊城地区临清县金郝庄一带,素有古筝演奏传统。流传的筝曲中有称之为《板》、《单板》的曲谱,早见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民间手抄工尺谱。笔者一九八○年去金郝庄采风,聆听了七十岁古筝艺人金以埙先生的演奏和介绍。学古筝者,必须首学和掌握这两首乐曲。其他乐曲多为《板》、《单板》的衍变。研究筝曲,自然要对这两首乐曲有所认识。《板》全曲为三十四小节,(收板乐句除外)4/4拍。因为它每小节有两个重拍,故名《板》;《单板》全曲为三十四小节,(收板乐句除外)2/4拍,因为它每小节有一个重拍,故名《单板》。《板》、《单板》又据板数统称《六八板》;或据句数

  • 标签: 筝曲 板乐 双板 单板 八板 金灼南
  • 简介:朱培钧教授是著名的雕塑家、书画家和艺术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他出生于广西桂林地区恭城县,七岁开始学画、十二岁所作的《百蝶图》交誉艺林,中学时代崭露头角。1935年考入国立杭州艺专,其国画工笔和写意花鸟曾师从张光、戚维新以及潘天寿教授,深得这些大师们赞赏。当时潘天寿教授所领导的书画研究会,年轻的朱培钧受到潘教授的赏识,得到他的亲传,打下了国画基础。20岁所作的《墨石图》就得潘老的欣赏,并题

  • 标签: 潘天寿 美术评论家 写意花鸟 书画研究会 艺术教育家 戚维新
  • 简介:红丝石砚,以其质地嫩润,护毫发墨,色泽华缛,瑰丽多姿而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历史上被文人墨客推祟的红比砚石,产于临朐源老崖崮的壮山和青州西部的黑山山顶石洞中(黑山石石源枯竭,已断采数百年)。《青州府志》、《临朐县志》载“红丝石产于临朐县老崖崮”。两地直线相距20余公里,产石色泽质地极为相似,系同出一脉。临朐古为青州所辖,故丝砚古称“青州红丝砚”,《两清砚谱》云“红丝石出临朐县,其色红黄相间,佳者绝不易得,故世罕流传,石砚红丝映带,鲜艳逾常,而质古如玉,洵为佳品。”

  • 标签: 明代 双龙纹红丝石圆砚 中国 形制 文物考古 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