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4 个结果
  • 简介:鲁迅图像是毛泽东时代文化理想与大众认知相匹配的产物,也是艺术家进行身份构建的道具,其实质为文化偶像的视觉呈现。鲁迅形象在不断地被毛泽东概念化的同时,这种概念化本身成了一个再想象的基础,从而衍生出诸多新的“鲁迅形象”。这些“鲁迅形象”不是历史的真实再现,而是真实鲁迅的仿像,由此导致的形象错觉阻隔了观者探求原形鲁迅的视线。鲁迅图像以视觉的方式见证了那个时代特殊的文化心态。

  • 标签: 鲁迅图像 视觉文化 再现 匹配 仿像
  • 简介:视觉和听觉是人类最基本的感觉,其中视觉因素更为重要。美国艺术学教授卡洛琳·M·布鲁墨女士在《视觉原理》一书中说:“视觉过程是人类生存中这样基本而又奥妙的经历,以至我们把所有的精神活动与视觉联结在一起了。”据统计,在人类的所有感觉活动中,视觉占87%。今天,有关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全球化)、人的生活

  • 标签: 视觉 图像文化 大众文化 审美心理
  • 简介:由于我们通常把“什么是艺术?”作为一个本质论或本体论问题,所以关于艺术的问题就时常陷入理论的循环阐释中。图像研究涉及到的领域广度和历史深度为艺术研究开辟了潜在的新方向。图像研究涉及到柏拉图以来哲学家们对图像的思考而接近于认识论问题,同时图像与造型艺术和文字的发源也有着同一的人类学根源,所以,或许我们就此可以提出“图像的起源是否就是艺术的起源”这样的问题。

  • 标签: 艺术研究 图像 本体论问题 认识论问题 造型艺术 本质论
  • 简介:作为“70后”,周虹的艺术很早就拥有了相当独特而成熟的艺术个性与语言方式。在中国当代艺术界,周虹的艺术价值显然与她对波普艺术的图像重构与语汇创新密切相关。一方面,周虹延续了武汉波普艺术的创造路径,另一方面,又以新的视觉经验对其进行了大胆的语汇创新。

  • 标签: 艺术个性 波普艺术 语汇 图像 创新 重构
  • 简介:宗教和世俗王权是主导西方社会发展的两种主要力量,前者用神性把人带离现实,生活在今生却把目光投向来世;后者强化现实,用政治来管理现世,营造今生的美好和希望。这两种力量时而分离、交融,时而对峙、冲突,而牵引着人类的走向。

  • 标签: 王权 神性 图像 社会发展 力量
  • 简介:图像体系上,两汉以阶层所在划分为主流社会的汉壁画墓体系和非主流社会的汉画像石墓体系,西王母图像在前者中少见而在后者中普遍存在;魏晋南北朝以政治中心所在划分为魏晋壁画墓图像体系、北朝壁画墓图像体系和南朝壁画墓图像体系,体现了中原文化的直接沿革、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结合,以及与南方地域文化的结合等三种体系特征。在图像特征上,两汉图像体系表现出始祖气息的神系图像与仙人气息的仙系图像、天帝中心的天界图像与西王母中心的仙界图像,以及叙事特征不同的图像图像特征;魏晋南北朝图像体系表现出边疆文化加入、多民族文化交流和南北文化交流等三种图像特征,其中南朝图像体系中帝陵图像体系突出。

  • 标签: 汉魏晋南北朝 图像体系 图像特征 两汉西王母信仰
  • 简介:图像时代中的图像以数量上的优势和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使得图像逐步成为最重要的文化形态。在图像时代的文化语境中,受到后现代文化思潮、网络等新型传播媒介以及消费社会生产模式等影响,文学的审美空间得以重建,在文学审美空间的形态、层次、心理距离和体验方式等方面呈现出了新的转变。文学审美空间的这种转变对审美价值的多样性和认知世界的方式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标签: 图像时代 文学 审美空间
  • 简介:将多重宇宙理论做为借题,以此衍生并简要分析这样的观点对艺术实践所产生的影响及在图像上的应用。由这样一个理论出发所得出的假想也许能在某种程度上为图像艺术创作形态提供可被想象的思考,以便于实践者能够减轻固有模式带来的影响,将图像创作引向一个更加宽泛的讨论领域。

  • 标签: 多重宇宙论 制造现实 图像
  • 简介:在英国全民庆贺伊莉莎白二世女王登基六十周年、期待伦敦奥运会的2012"欢庆年","坏男孩"吉尔伯特和乔治,用他们的"伦敦图像"系列,把人们带到一个灰暗、喧嚣、属于罪犯和精神病患者的伦敦。在展览现场,艺术家常用的鲜艳色块被灰色与土色代替,画廊里完美的白墙和挺括的玻璃镜框,不但没有削弱这个组合的不合作态度,反而在某个程度上强调了一种严肃的神情,并在其中生成了一个抵抗的空间。像这对组合以往那些著名作品一样,"伦敦图像"系列的每件作品,

  • 标签: 伦敦 图像 乔治 精神病患者 合作态度 伊莉莎
  • 简介:本文通过对西方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后现代艺术与中国90年代中期至今的当代艺术中的受难图像的叙述,指出以基督教为题材的艺术作品日渐式微。其差别表现在西方是由于世俗化思潮的影响,在中国却是基于一种俗世化现实的文化传统,因而决定了两种不同的艺术图式史:一是神圣历史的回光返照。一是对基督教精神元素的偶在挪用。

  • 标签: 当代艺术 图像 受难 基督教精神 后现代艺术 90年代
  • 简介:茂在中国相声史上占有独特地位。说"独特",是因为他入门早(为第六代[1]第二人,仅次于"门长"赵心敏),辈分却低(当时不仅有众多第四代"寿"字辈和第五代"宝"字辈艺人,第三代"德"字辈老艺人也有数位在世,而"宝"字辈的相声演员于世德、田立禾等拜师却晚于苏茂)。但他却得到了前前后后几代相声艺人的共同尊重和褒奖。

  • 标签: 苏文茂 田立禾 于世德 代不乏人 第三代 马三立
  • 简介:古老的东巴神话故事《黑白战争》与以现代艺术设计为基础的图像创作相结合,用黑白构成的方式诠释东巴经经典,是展示东巴文化视觉元素独特装饰性的实践,也是传承与发展东巴文化的艺术实践。

  • 标签: 黑白战争 装饰 东巴经
  • 简介:图像文化人类学志是用静态的影像表述、研究、分析人类文化的一门新的学科,它是人类影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视文化人类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人类用图像文化人类学志的方法论表述、研究、分析人类文化已经有极为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实践。但我们对图像文化人类学志理论和方法论的探讨却极为薄弱。图像之于文化人类学的意义和功能有四个方面:一是建立了文化人类学的历史影像天空;二是成为独立地记录、研究文化人类学的影像手段;三是帮助人们进行文字文本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四是可以进入摄影展览的领域,形成图像文化人类学研究和展示的新方式。

  • 标签: 影视文化人类学 图像文化人类学志 历史 意义和功能
  • 简介:本文对南北朝、隋代佛教图像反映的经典思想进行了初步阐释。认为北魏至东魏、西魏时期的佛教图像,基本受法华经思想支配。北齐、北周至隋代佛教图像,法华经思想影响减弱,在邺都等局部地方,华严经思想成为支配佛教图像的另一股重要力量。而且,北齐以来净土信仰对佛教图像的影响力日益加强。来源于维摩诘经、大乘涅椠经的图像,基本从属于法华经或华严经的图像构成。本生、因缘、佛传图像多被借用,以表述法华经方便说法的意图。敦煌石窟图像构成具有两重性,一些洞窟表现为西域禅观思想主导的图像构成,另一些洞窟表现为中原北方大乘佛教思想主导的图像构成。

  • 标签: 北朝隋代 佛教图像 经典思想
  • 简介:20世纪以来世界文化发生了一次意义深远的重大转折,由原来以文字语言文化为主向视听语言文化为主的转换,这一重大转变对人类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不亚于文字的发明。电视、电影、录像等视听媒介借助科学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艺术家们的创作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必然是分不开的,这些艺术家成长在视觉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土壤中,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的他们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到了这个转型时代社会出现的变化。

  • 标签: 图像 图像时代 视觉
  • 简介:[内容提要】宁夏贺兰山,内蒙古阴山、桌子山,西辽河流域及江苏连云港将军崖是中国人面岩画的主要分布区。人面岩画图像造型奇致而神秘,数量纷繁,以往人面岩画图像类型的界定是依据图像的外形或外轮廓,然而,根据外形或轮廓进行分类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中国人面岩画图像划分存在的诸问题出发,运用图像学方法对贺兰山人面岩画进行图像的分解与分析,进一步建构图像的型与式,并以此为基础,整体建构中国人面岩画的图像形式。文中运用的图像学类型分析及形式建构具有原创性。

  • 标签: 中国 人面岩画 图像形式 图像学分析
  • 简介:对于备先生艺术的研究,其价值不仅仅在于他对于现代书法艺术进程的贡献,而且可以通过备先生的贡献而追寻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和传统文化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选择与适应。

  • 标签: 文备 现代书法 现代水墨
  • 简介:就如今而言,画画的多得不得了,这其中有画匹,有画匠,还有许多混事的,真正的艺术家并不多,画匹者,就是对艺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自我感觉良好,心高气盛,自命不凡,没下过苦功夫,装束、举止却以艺术家自居,画匠者,只会照葫芦画瓢,中规中矩,艺术上不敢越雷池一步,没有激情与创造,混事的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明白,既没真本事,又想成名成家,盼着天上掉馅饼,常在外行面前炫耀自己的小技能。

  • 标签: 自我感觉 艺术家 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