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赵孟頫在《兰亭序十三跋》中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自古至今,绝大多数书家将用笔看得非常重要,所以,赵孟頫的这种说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当代的启功先生却对"书法以用笔为上"的说法提出了批评,得出了"结字重于用笔"的论断。启功先生认为理由很简单:"用笔"管的是笔画的形状问题,"结字"管的是整体的效果问题。

  • 标签: 用笔 结字 赵孟頫 兰亭序 书法 启功
  • 简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中国画和油画之分,所谓国画无非西方现代强势文化入侵下的中国民族文化自尊的坚守,国际政治边缘心态的表达。反过来,如果近两百年的工业文化不是在西方,而是在东方,在中国,那么这种在纸上用墨的古老绘画不一定会像今天这样只奉一国之尊,也无需有所谓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弘扬。可见所谓“中国画”在某种意义上只是国际现代主流文化语境中的一个亚种。

  • 标签: 中国画 民族文化遗产 国际政治 文化自尊 中国民族 强势文化
  • 简介:肖:有句话您常挂嘴边,“重要的在于发现,而不在于创造。”您能就您的书法和篆刻具体谈谈吗?曾:是的,我常这样说。这基于我对书法篆刻的思考,其实也就是继承和发展的问题。

  • 标签: 书法 篆刻 曾翔 继承 发展 发现
  • 简介:古代书画作品的鉴定途径很多,一般可以从题跋、署款、印章、年月、服饰、建筑、工具材料、装裱形式以及作品风格特征等方面入手。其中,熟悉原作者书画作品风格是一个较为重要的方法。清代书论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写到:“凡得名迹,一望而知何家者,字字察其用笔结体之故,或取唐意,或守晋法,而通篇归于本家者,真迹也。一望而知何家之书,细求以本家所习前人法而不见者,仿书也。以此察之,百不失一。”①这段文字指出书法鉴定中风格认定的重要性。实际上,很多鉴定家在判定书画作品真伪的时候都会用到这种方法,而且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晚清学者、书法家杨守敬在《学书迩言》中基于书法家的原创风格,判定作品真伪,较有说服力。如根据颜体书法特点,判定鲁公三表为伪作:“颜鲁公《三表》,近世始刻于扬州包氏,格意圆熟,无鲁公刚劲之气。考之于史,亦不合。当是伪作。”②刚劲之气多由用笔速度、中锋、果敢度以及结体的转折来体现。又因为《竹山堂联句》、《自书告身》与碑版楷书风格相去甚远,疑为后人伪托。另外,提到鉴别中峰和尚书法,杨守敬认为:“(赵松雪)简札脱胎右军,碑版具体北海,自是东坡后一人。……中峰和尚下笔如柳叶,于寻常波磔中独开生面,故自可喜。日本流传独多,...

  • 标签: 风格 原创
  • 简介:一些学生练字,拿起笔就写,没有格子或不会用格子,忽略了格子的作用,结果虽然照字帖临摹了一些笔画特征,但由于没有格子或没按格子写,很难从整体上把握字的结构,写

  • 标签: 写字重要性 格子写字
  • 简介:时长一个月的寒假,对于越来越忙碌的高校教师们而言,本是难得的休整时光,可刚刚过去的寒假中,我的许多同事放弃了原定的休闲计划,在画架前忙忙碌碌地进行着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作品的创作。当艺术家们一边挥动画笔,一边用余光扫视着电视屏幕上索契冬奥会中国选手夺3金、掠4银、揽2铜的欢庆场景时,不知他们脑中有没有想象一下自己的作品若能在全国美展摘金夺银的美好情景。

  • 标签: 美展 导向 高校教师 电视屏幕 艺术家 冬奥会
  • 简介:问:蔡老师,您作为装饰艺术设计系的老领导,能给同学们点意见和建议吗?答:现在同学们的基础好象还不够扎实,我说的基础并不是单指素描。我们因为过去从苏联那一套艺术体系里学过来的,写实工夫比较扎实,但是对于艺术基础来说还远远不够。我们年轻时只能学习苏联的艺术,很少接触到其它范畴,不像你们现在网络上一搜索,什么资料都有。我们现在已经老了,才能看到那么多资料,而这些在以前是看不到的。当时连印象派的画都不能看,印象派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的艺术。

  • 标签: 艺术设计系 艺术体系 资产阶级 印象派 同学 苏联
  • 简介:孩童的美术创作缺乏个人感受,程式化、套路化的问题已非常明显。他们的习作雷同,没有自己的思想。因此,在创作中,教师应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觉和兴趣,努力将孩子的感情激发出来,使之动情。

  • 标签: 艺术感觉 多情善感 兴趣 个性
  • 简介:洛杉矾夙有世界壁画中心之称。摩天大楼丛中,街头巷尾间,各种题材、风貌的壁画,大大小小,有1500幅之多。做为一个来自中国的壁画家,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如此浓厚的公共艺术氛围,自是兴奋不止。我的《兰亭书圣》人选90—91年度“大墙无限——邻里骄傲”壁画计划,在洛杉矶壁画海洋中占有一席之地,便有机会深入接触美国公共艺术方面的种种活动和一些艺术家。这里,较之美国各大城市栉比鳞次的艺术博物

  • 标签: 书圣 大城市 艺术氛围 岑彭 维斯塔 世界美术
  • 简介:现代商业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逐渐成熟,对基本设计技巧的掌握已经不能满足其需求。高等艺术教育中出现的大量的设计专业,使得我们必须重新思量基础绘画创作对于设计教学的作用和意义。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发现结构素描正好可以作为两者的结合而存在,为设计打好基础,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进行下面的一系列的探讨和分析。

  • 标签: 设计素描 造型艺术 重要关系
  • 简介:墓室壁画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金维诺唐李贤墓壁画宫女传世绘画多宋、元以后的作品,对我国早期绘画艺术的了解,过去主要依靠文献记述和一部份宋以后摹本。战国和汉、唐帛画的出土,揭示了早期绘画的高度成就,但遗物极少,无法知其传承变革;石窟与寺观壁画虽较丰富,主...

  • 标签: 墓室壁画 壁画墓 美术史 汉代壁画 绘画艺术 天象图
  • 简介:高职作为就业教育,要培养社会上有用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其艺术设计专业更应该通过素描教学来培养和提高学生最基本的造型能力。素描教学的宗旨,不只限于为欣赏艺术作品,更要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美术设计专业人才。为此,现在的高职美术素描教学,应将速写纳入素描课堂教学之中。

  • 标签: 素描教学 高职美术 表现性素描 造型能力 重要性 速写
  • 简介:油画静物写生是油画造型基础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学生在学习油画进程中所要面临的第一个门槛,通过油画静物写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油画过程中不断熟悉油画材料及其性能,同时丰富的物品也为学生表现其形体和质感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油画静物写生的重要性包括色调的整体表达,形色的严谨结合,质感的细腻表现,此阶段是油画学习的初级阶段,但也是最为重要的阶段,大学美术教育有别于高考的美术教育,大学美术不仅仅是高考美术的延续,更是美术本质的体现,在油画静物写生中,需要学生学会主动“解读静物”,在油画中注入主观的思考,它是这一阶段的重中之重。

  • 标签: 油画 静物写生 解读静物 色调
  • 简介:综观当代书坛,真可谓是热闹非凡。然而,当我们稍微冷静的观察一番,就不难发现其中有多点的冷寂之处。的确.就拿现在的创作态势来说,当前的书法理论与创作实践如果相对应一下,就可明显的感觉到,有些书家对书法理论的运用与掌握,很大程度上要远远落后于实践,这在当代书坛应当说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学过自然辩证法的人都知道,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与变化,都是离不开理论的指导,这样实践起来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 标签: 书法理论 创作实践 自然辩证法 创作态势 当代
  • 简介:本文通过对从西北汉简到西州草书流派的考察,认为:草书在汉代的兴起,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也有其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从西汉末到东汉中晚期,在以甘肃为中心的古凉州,草书一步步地定型、普遍应用和艺术化。

  • 标签: 凉州 草书 地位 起源 书法 书体
  • 简介: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宝贵的文史经典,为后世的文化继承与创新提供了可靠的精神支撑。这些经典在各个文化艺术领域都有辉煌的表现,工艺美术也不例外。历代工艺美术既有宫廷、官府的大力支持,又有文人士大夫的积极参与,在这两者的支持下,工匠尽心打造了无数精品,为社会生活提供了艺术享受的美好空间。本期刊发韩倩“清隽·典雅——两宋工艺美术造型的重要潮流》,文章以宋代工艺美术造作为中心。

  • 标签: 工艺美术 美术造型 两宋 典雅 文化艺术 继承与创新
  • 简介:绘画的图像化是越来越被引起关注的一种创作现象。这种现象普遍遭到微词或批评的原因,是由于不论当下哪一种绘画种类的创作,都程度不同地受到图像的影响。一方面,图像资源越来越多地成为画家艺术创作的素材来源,图像不仅替代了速写与写生等传统的画家记录形象的方式,而且图像也替代了画家用自己的眼睛观照世界的方法与角度。另一方面,图像语言更深刻地影响了绘画语

  • 标签: 绘画性 绘画创作 绘画语言 读图时代 想象性 图像语言
  • 简介:中国传统绘画作品历经千百年仍然焕发着不凡的神采,仍然保存色彩浓丽厚重,进一步证实天然矿物质材料的稳固不变性。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传统矿物质颜色的传授,让学生们能较好地掌握和运用矿物质颜色。

  • 标签: 中国画教学 传统矿物质颜色 工笔重彩
  • 简介:由中央美术学院和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发展中的城市文化形象”学术论坛,于2005年12月17日在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教授和中央美院客座教授、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陈刚主任,带领中央美院“建筑与城市文化研究”博士班成员,与20余位学者、艺术家和建筑规划专业人士一道,深入地研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积极地探讨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可行模式。在全天的讨论中,与会者的观点屡次出现了激烈的交锋和碰撞,这种既热烈又理性、既尖锐又包容的学术讨论气氛在学界也是罕见。

  • 标签: 城市文化形象 学术论坛 中央美术学院 建筑规划 客座教授 城市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