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刘彦湖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学专业,又从罗继祖先生、周昔非先生、王镛先生学习历史、古典文学与书法,他的知识结构,在今日中国书坛极为少见。如果我们想从中国科技文化发展史来寻求刘彦湖的艺术文脉,应该阅读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宋代建筑师李馘的《营造法式》。这些著名的科学家,其实都是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的知识分子,其作品都具有严谨的科学理性精神和深厚的文化修养。

  • 标签: 中国书法 建筑师 《徐霞客游记》 《梦溪笔谈》 《天工开物》 《营造法式》
  • 简介:什么是理论?理论是一种发明。不仅是书法理论,一切理论都是发明。一般来说,我们都认为理论是一种规律的总结,但是现代哲学告诉我们,当理论被陈述时,它是一种发明。这跟我们通过课本得来的知识不一样。为什么说理论是一种发明?以笔法的理论为例。

  • 标签: 书法理论 现代哲学 发明 笔法
  • 简介:书法”是实践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艺术,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著名书法理论的作者,基本上都是书法家,比如孙过庭、米芾等,书法家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来总结并陈述,更能切中书法艺术本身的特征,所以流传至今,非常有价值。搞书法艺术的人,都应该做到兼顾。

  • 标签: 书法史研究 书法艺术 实践经验 书法理论 书法家 孙过庭
  • 简介:《中国书法》现设有“经典”“学术”“关注”“创作”“人物”及“书法广角”等版块,每个版块下设若干栏目,简介及稿件要求如下:经典以新的角度和新的方法针对古代(先秦至清代)书法经典、书法篆刻家个案及流派等相关议题进行的专题研究。现设有“XX特辑”“XX特辑文丛”及“金石碑拓”“访碑”四个栏目。文图并茂,注重阅读上的视觉感受与古代经典的当代解读。

  • 标签: 《中国书法》 栏目简介 版块 古代经典 书法篆刻家 “经典”
  • 简介:我对当代书法的发展有自己认定的一个方向“字古式新”,这也是我的创作理念。什么是“字古式新”?为什么要“字古式新”?如何实现这个目标?以下是我的思考。

  • 标签: 书法创作 度量衡 当代书法 创作理念
  • 简介:南通,居处长江之尾、黄海之端,因其滨江临海,风物秀美之外,自古便是东南文化的繁盛地。从现有的历史遗存来看,南通先民至少在五代十国时期就有了书法艺术作品。自宋以来,留下墨迹和文字记载的地方画家不下五百人,有明嘉靖进士顾养谦,有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有被誉为“江北名士”的丁有煜,有“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有影响深远的“东皋印派”,更有开近代风气之先的张謇等,他们犹如群星璀璨,映照古今。

  • 标签: 书法艺术 园林式 研究院 书法 遗存 国画
  • 简介:2018年12月3日14∶00,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承办的“写意中国”——2018中国国家画院年展书法篆刻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隆重开幕.出席本次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阳,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中国国家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兵,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纪连彬.

  • 标签: 画院 院长 中国 国家 篆刻 书法
  • 简介:敦煌书法艺术是敦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种原因,对敦煌书法艺术的研究一直比较薄弱,为了弘扬敦煌书法艺术的恢宏博大,特向海内外专家及一切社会学人征稿,并依托研究成果于2020年上半年召开敦煌书法艺术国际研讨会。具体事项如下:一、举办单位敦煌市人民政府、南京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兰州大学敦煌研究所、无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标签: 敦煌藏经洞 书法艺术 国际研讨会 征稿启事 纪念 职业技术学院
  • 简介:为不断优化栏目设置、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二〇一九年《中国书法·书学》拟邀请部分专家、学者就书法学、篆刻等某一论题撰写系列文章,以"专栏"形式连续刊发。本刊二〇一八年第二期刊发了辛尘《印理钩玄--或谓篆刻艺术原理基本范畴辨析》一文,该文以独特的视角勾勒了篆刻艺术原理的范畴、体系,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鉴于此,从本期开始特邀辛尘在上述文章的基础上,以"印理解析"为题对印理的基本概念、范畴及其逻辑关系作深入的分析与阐释,期冀对读者进一步理解篆刻艺术原理有所裨益。

  • 标签: 逻辑关系 篆刻 艺术学 印式 艺术原理 栏目设置
  • 简介:文艺复兴是西方古典艺术的重生,拉斐尔的壁画《雅典学院》是对西方古代文明中七种自由学术的展现,通过对人物、建筑等的结构关系描绘,彰显了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精神的追求;画面既表明了历史文明的博大精深,又强化了对未来世界的向往。

  • 标签: 雅典学院 古典精神 构图
  • 简介:塞尚晚年“圣·维克多山”系列绘画一反其成熟时期绘画所追求的坚固坚实的自然形式,而呈现出混沌和抽象的倾向。对此,后世学者陷入无止境的争论。回顾塞尚艺术的发展史,是一段对巴洛克技法和印象派的双重背离历程,也是一段破主客二分、不断追求自然之真的历程——艺术与自然平行之和谐。而只有站在存在论现象的高度,将塞尚的生命、绘画史与他晚年的风景画结合起来,方能瞥见其晚期艺术对真性的重大突破。本文引入梅洛—庞蒂存在论现象对塞尚晚年的作品《圣·维克多山》进行分析,在形式分析与现象研究的双重视角中,研究此系列对深度的营造和通往真性的道路。

  • 标签: 塞尚 圣·维克多山 梅洛-庞蒂 现象学 艺术与真理
  • 简介:引言列斐伏尔是一位兼收并蓄、不知疲倦、充满激情的思想家:他有着不同寻常的学术生涯,共撰写了60多本著作和数百篇文章,发表过数篇评论。他跨越了诸多学科,进行了许多理论和政治斗争。其一生都以深度的政治参与及改变社会生活的强烈愿望为特征:从早期接触文艺先锋派,1924年与知识分子皮埃尔·莫朗热[PierreMorange]和诺伯特·古特曼[NorbertGuterman](以及乔治·波利策[G.Politzer].

  • 标签: 列斐伏尔 政治经济学批判 亨利 时间 兼收并蓄 学术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