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抗战时期,盐阜根据地活跃着众多美术工作者,他们虽然处于艰苦的环境,但却通过成立美术团体等方式,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全身心地投入抗日斗争.由于宣传效果鲜明,为进一步加强美术宣传力量,盐阜根据地政府在教育方面制定了向美术倾斜的政策.苏北木刻协会、军鲁工团、师鲁工团、新安旅行团等美术宣传团体通过木刻等传统艺术手段,紧扣根据地建设与斗争实际,创新美术形式,积极进行美术创作和宣传斗争,一方面丰富了军民文化生活,另一方面更起到了凝聚人心,促进军民团结,推动根据地建设,提高抗日战斗力的作用.毋庸置疑,这些美术宣传团体是抗日斗争最终取得胜利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 标签: 抗战 盐阜 美术宣传 苏北木刻协会
  • 简介:“中国连环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之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典型代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连环画在宣传党的政策、普及文化知识、提高人民大众基本素质和文化艺术修养上,发挥了巨大作用,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在新时期,中国连环画仍然有着政策宣传、文化知识传播等重要社会功能。创作对人民群众、广大少年儿童有益的连环画,振兴中国连环画,让中国连环画走出国门,提升国家软实力,也为实现文化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 标签: 中国特色 连环画 新时期 文化艺术修养 新中国成立初期 简论
  • 简介:西汉至南北朝时期的陶俑,经过了二千年左右漫长的地下埋藏,沉淀出其独有的艺术文化语言。这一时期的陶俑艺术审美具有永恒性。这种审美特质不仅散发着古老时代的历史人文气息,也为现代艺术创作提供了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艺术参考与借鉴。

  • 标签: 陶俑 气象表达 审美价值 文化精神
  • 简介:应中国书协邀请,以日本成田山全国竞书大会会长桥本照稔为名誉团长、成田山全国竞书大会事务长高木厚人先生为团长的第30届成田山全国竞书大会中日友好青少年书法交流团一行50人,于2014年8月3日至8月7日来华交流访问。8月4日,在北京举行了中日青少年书法交流笔会。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陈洪武,中国文联国际部副主任薛伶,中国书协副主席赵长青,中国书协顾问林岫,中国书协副秘书长潘文海,中国书法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世俊,中国书协外联部主任张艺群等出席了交流活动。日本驻华公使三上正裕先生也出席了此次交流活动。

  • 标签: 青少年书法 交流活动 中日友好 北京 中国文联 书法交流
  • 简介:"势"在先秦典籍中是常用的哲学范畴,兵家、法家、儒家的一些学者都曾使用这一概念,例如:《孙子兵法·势篇第五》就论述了"势"的形成和利用以及"势"和作战的关系等问题;慎到主张"重势",在慎到的政治思想体系中,"势"被置于法、礼之上,被认为是从事政治活动的前提;荀子认为立君上之势是为了有效实施治国方略。汉末魏晋时期,"势"概念进入艺术领域,成为书论中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卷五"缀法"中说:"古人论书,以‘势’为先。中郎曰《九势》,卫恒曰《书势》,羲之曰《笔势》。"

  • 标签: 中古时期 书论 “势” 《广艺舟双楫》 自然 原因
  • 简介:曹氏归义军时期,由于曹氏家族与于阗王族的联姻政策,使得敦煌与于阗进入到一个密切交流的时期,大量于阗人活动在敦煌。在这个时间段中,敦煌石窟中出现了于阗王李圣天、皇后曹氏等于阗王族的供养像。通过对这些供养像的研究可以发现,中原地区的服饰制度在敦煌保留下来,于阗王族们的礼服明显模仿着汉地帝王、皇后的服饰,于阗太子所着的常服也与敦煌当地居民相同。在佛事活动上,于阗人与敦煌民众也是趋于一致,写经、造像并无二致。体现出于阗王族在服饰制度、佛教信仰方式上趋于汉化。这种汉化的倾向甚至西传到了于阗本土,使得晚期于阗出现了汉风明显的图像。

  • 标签: 于阗王族供养像 李圣天 服饰制度 佛事活动 汉化
  • 简介:中国古代画像艺术对“纵深空间”的表现是一个重要的论题,它关系到如何理解古代中国绘画的形势表现特质。作者首先考察了先秦至两汉时代画像艺术对纵深空间的塑造,进而归纳出这一时期流行的四种表现类型。论文也结合图像分析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像艺术对纵深空间的表现进行了进一步探查,并指出渊源自西汉晚期并在东汉以后大量出现的“侧面俯瞰式”空间表现模式在此时期的渐趋盛行及对隋唐时期绘画艺术的影响。论文同时也对促成该视觉表现“模式”渐趋盛行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 标签: 中国早期画像 纵深空间 视觉形式表现 变化 原因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