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我最早从事印谱史研究,是从1981年对印谱创始者的考证开始的。少时学篆刻,偶尔能借到不少民国时期西泠印社出版的宣纸本线装印谱,初时还以为是原钤印谱,后来听行家们点拨,才知道那时已有制版编印谱的技术了。我记得那时印刷品很少,就遵从家父指点,把拷贝纸覆在这些名印谱上,用朱砂描下来,在描的过程中反复体会古人名印的魅力所在。

  • 标签: 印谱 中国 西泠印社 民国时期 印刷品
  • 简介:至今已历经三代的德国莱比锡画派,起源于东德莱比锡书籍艺术与平面设计学院,它包括东德时期的三种典型风格和两德统一后的艺术新貌。坚持传统技艺训练是该画派能在当代西方艺术界中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其商业成果的取得则与本地艺术经纪人和西方收藏家的支持有关。该画派坚持架上绘画,坚持叙事性的特殊艺术风格,打破了以去架上为标志的西方当代前卫艺术一统天下的局面。历史上的东德美术与新中国美术多有不同之处,而新中国美术教育中也有着虽不显赫却延续了莱比锡画派艺术教育理念的实践者。

  • 标签: 莱比锡画派 新莱比锡画派 艺术史 东德美术
  • 简介:北宋時期,由于士大夫系統的搜集、研究與著述活動,“金石学”這一專門學問開始形成,并迅速達到其歷史上第一個興盛期。金石學蔚然興起的一個直接結果,是爲學者迅速積攢、整理了大量一手資料,這是古代文字、書法遺迹第一次大規模的系統整合。面對這些新材料,宋代金石學家開始建構他們對于商周、秦漢、魏晋南北朝以至于隋唐時期書法面貌的認知。他們如何認識這些金石文字的書法特徵?在其評論中體現出怎樣的品評方式?其中又凸顯出哪些焦點問題?本文在閲讀宋代金石學著作的基礎上,試圖對這些問題作一粗淺的探討。

  • 标签: 宋代金石學 書史建構 書法品評
  • 简介:20世纪初以来,西方对中国美术的研究经历了由汉学家到美术史家的身份转变,由通史撰著、断代分析到个案展开,由单一化到综合性、跨学科方法并行运用这一深刻变化。对这一变化进行评述,重点应聚焦于研究者的观念、方法运用及诠释方式上,而非流于表象性特征总结,介绍式罗列。同时还需将其放置于西方美术史学的发展与西方研究中国美术这两个历史过程中。本文试图从此入手对近年来西方研究中国美术做整体分析观察,借此思考当前艺术在研究与阐释方面的可能拓展之处。

  • 标签: 西方研究中国美术史 方法论 艺术史
  • 简介:郝云、李贝雷在《艺术变迁中的主题学与图像学关系——基于中国古典绘画“渔父”母题图像分析》一文将图像主题的变迁引入了艺术变迁的关系中,探讨主题、

  • 标签: 艺术变迁 图像分析 古典绘画 图像学 主题学 母题
  • 简介:在我国,LOFT建筑改造已经有一段"实践历史"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悄然兴起到当下日益被接受,乃至逐渐流行,它的风格盛行与LOFT自身的美学价值有很大的关系。首先,体现在人们对工业时代的怀旧情节和情景想往;其次,人们的审美取向已经摒弃了科技派、光洁派、

  • 标签: 风格 改造 建筑 应用 九十年代 美学价值
  • 简介:本文从北京的雾霾问题切入,讨论了雾霾是如何产生的。雾霾是人类对环境大量污染造成的,那么怎么样才能保护环境,为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呢?可持续建筑是一种解决方法。与其号召减少使用不可再生的燃料和减少污染的产生,我们必须设计真正的无污染可持续建筑,它依赖可再生资源产生并最终能自给自足的能源,实现零污染。

  • 标签: 雾霾 可持续仿生学 教育
  • 简介:尽管波兰裔俄国艺术家卡西米尔·马列维奇[KazimirMalevich]作为抽象绘画在20世纪的先驱早已为人所熟知,但他在设计领域,尤其是建筑设计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对于中国设计学界来说还较为陌生。从1903年至1913年的短短十年间,马列维奇就从他早期追随于法国印象主义风格,转向快速地跟进至立体主义、野兽派、未来主义等各种风格,并于1913年创作了后来被视为象征着“至上主义”的诞生的《白色上的黑色方块》。

  • 标签: 建筑设计 设计实验 印象主义 20世纪 抽象绘画 设计领域
  • 简介:建筑是一门艺术,建筑学是及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引用梁思成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建筑师的知识要广博,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但最本质的是他应当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这就是我们要培养的建筑师”。这充分表明了艺术教育在建筑学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美术教学是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标签: 建筑学专业 美术教学 大学建筑 教学现状 东北 调整
  • 简介:构成我们建筑环境的建筑中,有很多的建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或使用效率低下,甚至最糟糕的是已经变得不可用或者被淘汰了。

  • 标签: 工业建筑 适应性 建筑环境
  • 简介:巴洛克(Baroque)是起源于17世纪意大利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巴洛克建筑的本质特征是涂绘性……而涂绘的建筑则是通过它呈现出来的样子,即运动的幻觉,来制造效果。”’它富于动感、自由、繁杂、富丽,且具有不确定性。巴洛克的出现与反宗教改革运动密切相关,罗马教廷的特伦托会议(TheCouncilofTrent)加强了教会对宗教美术的控制,

  • 标签: 建筑风格 巴洛克 动感 宗教改革运动 旋律 装饰风格
  • 简介:建筑装饰是人类建筑审美语言中最直观的物质化表述方式,它与建筑物本身的构件相结合,是对这些构件美的再加工,人类的智慧除了添加了“美”之外,还赋予了装饰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寨卜昌的木雕装饰就是如此。

  • 标签: 装饰特征 建筑装饰 木雕 应用 文化内涵 物质化
  • 简介:在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根据我国“人多地少,山地多、平地少,土地利用率低、土地浪费严重”的实际情况,探索一种根植于我国本土、适宜于本地自然条件、能够有效调节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可持续的城市生态住区模式,

  • 标签: 城市生态环境 形态设计 土地利用率 建筑 环境问题 城镇化
  • 简介:所谓洋楼是鸦片战争之后,随着针对外国人反抗活动的增多,洋楼纷纷进入本围的租界地,达官显贵携家眷也来到天津租界,他们所建的花园别墅和西式住宅,便被统称为“天津小洋楼”。简而言之,“小洋楼”是中国人修筑的外国房子。

  • 标签: 天津租界 保护 建筑 风貌 地域 近代
  • 简介:徽派建筑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个性鲜明、特殊价值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浓缩。徽派建筑的保护已经引起了我国的高度重视,并成为世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非遗保护因国情原因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文化部才开始对民族文化遗产进行抢救和保护。

  • 标签: 徽派建筑 传统民居建筑 新媒体技术 古徽州 民族文化遗产 传承保护
  • 简介:那个被我看作是建筑师的人,他有恰当而充分的理由与方法……既知道如何以他自己的心灵和能力去设计,又通过建造去加以实现。……从而,事情就成为这样,让外形的轮廓变得精准而恰当,在内心中加以构想,将各种线条与转角搭构起来,并通过受过教育的智力和想象将其完善。——莱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建筑论》~1建筑教育从来都是,现在也是,未来更将是关于合格的建筑师的培养。

  • 标签: 建筑学教育 建筑教育 VS 职业化教育 阿尔伯蒂 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