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周信芳生于1895年,马连良生于1901年,两人为同时代人.他们都是京剧须生,又都是做工老生,有不少剧目是共同的;然而,他们两人各自独创的流派麒派与马派,一个苍劲,一个潇洒,迥然不同,各现异彩.他们都是少年成名,久演不衰,一南一,分别为海派的宗师,京派的巨匠,都成为对京剧艺术事业有卓越贡献的大师.纵观他们二位的学艺生涯,成名道路,舞台艺术,演剧思想,人品性格,政治遭遇,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又有不少相异所在.笔考试作"南麒马"论,略加比较,研究,以就正于方家.

  • 标签: 老生 周信芳 京剧 剧目 马连良 流派
  • 简介:六、与1949年解放,当时周信芳五十四岁,马连良四十八岁,这个年龄对京剧演员来说也不大年轻了,但他们都不知老之将至,仍然孜孜不倦地在京剧领域里耕耘、攀登.周信芳的政治荣誉更高一些,身上被冠以许多头衔,但他还是专心致志地搞剧目,如、、、等,琢磨出了一批艺术精品;同时继续编演新戏,如、、等,把麒派艺术推向炉火纯青的境界.

  • 标签: 周信芳 马连良 京剧 戏剧艺术 表演艺术 麒派艺术
  • 简介:一自从王国维开始有关近代意义的研究以来,中国戏曲研究在质量和数量这两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主编)和《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中国曲学大辞典》等书,可算是汇集历年来研究成

  • 标签: 北杂剧 南戏 中国戏曲研究 宋杂剧 元杂剧 戏曲文物
  • 简介:由于元杂剧舞台样式早已消失,我们无法在昆曲舞台上看到有北曲魁首之称的王实甫《西厢记》(又称"西厢")真容,常见的则是被称为"点金成铁"的"南西厢"。2008年11月北方昆曲剧院采用"杂剧昆唱"的形式,首次成功地将"西厢"以最接近原本的样式搬上昆曲舞台,并于2009年6月在苏州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上获得优秀剧目奖。

  • 标签: 元杂剧 昆曲 王实甫《西厢记》
  • 简介:<正>戏曲选本是指戏曲选家根据一定的意图、依据一定的编选原则和编选体例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戏曲作品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剧、单出或单曲汇聚而成的作品集,于外在形态和内在功能上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西厢记》是

  • 标签: 北西厢 《西厢记》 曲文 雍熙乐府 群音类选 远山堂
  • 简介:一般认为,宋元南戏、元杂剧以及明清传奇在音乐体制上属于所谓"曲牌连套体",这种音乐体制与花部、地方戏的"板腔体"很不同。不论南曲系统的南戏及传奇,还是北曲系统的杂剧都是有"套"的。就戏剧结构看,杂剧、南戏及传奇都分"折"或"出",

  • 标签: 元杂剧 元刊杂剧三十种 早期南戏 传奇剧本 套曲 曲牌体
  • 简介:<正>失传三百年的古谱《西厢弦索谱》的音乐,在十月十二日于香港大会堂举行的陈蕾士古筝音乐会上重现给现在听众聆赏。西厢与“南西厢”的产生唐代河南元祯所写的崔莺莺与张生的传奇小说《会真记》(又名《莺莺传》),在过去千多年来,成为中国历代戏曲、小说的著名题材。与苏轼同时代的北宋诗人赵令畴,即以十二首商调蝶恋花写成鼓子词,南宋又出现莺莺六么杂剧。元(禾贞)《会真记》中写张生对崔氏“始乱之,终弃之”,莺莺的悲剧性结局使人同情,而其悲剧性格亦被刻划得很成功。赵令畴的鼓子词虽对结局提出了看

  • 标签: 弦索 悲剧性 音乐会 鼓子词 《莺莺传》 传奇小说
  • 简介:“浪柳园”是浙江北部海盐、海宁一带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传统婚礼仪式歌曲。因为歌曲中有大段反复吟唱的衬词“浪”、“柳”、“园”,“浪柳园”遂成歌曲代名词。笔者认为“浪柳园”即“啰哩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刻的内涵,源自本土方言、民俗及歌唱习惯,经佛教、道教经咒扩大影响,渗透到多种民间仪式之中,佛教、道教、戏曲中的“啰哩嗹”歌唱是流而不是源。“浪柳园”(啰哩嗹)的基本内涵是生殖崇拜,其核心意义仍保留着先秦时期的方言含义。

  • 标签: 浪柳园 啰哩嗹 仪式音乐 婚礼仪式 生殖崇拜
  • 简介:  19世纪中叶,西方文化在鸦片战争之后涌入中国,特别是基督教音乐对中国近现代音乐乃至民族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督教音乐随西方传教士进入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在川、滇、黔的苗族、彝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中得到传播和接受,以西方基督教赞美诗在滇苗族地区的传播和发展尤为突出.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最重视音乐的宗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基督教赞美诗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列强的入侵得以在中国大范围的传播,并且在沿海城镇甚至少数民族地区得到深入发展.为什么滇苗族长期以来很少受汉族文化的渗透却在20世纪初很快接受了一种新的文化--基督教文化及其赞美诗?要探寻这些原因笔者认为有三种文化在互相起作用: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基督教文化和滇的苗族文化.……

  • 标签: 原因初探 基督教赞美诗 接受基督教
  • 简介:《货郎旦》一般被认为是元末明初的作品,这是不正确的看法.因为它本身保留了一些深刻的金代印记,而且将"像生""货郎儿"两种民间艺术融入到杂剧表演中,形式上也有别于其他杂剧作品.因此,它应该是早期的杂剧作品,是杂剧酝酿时期的很真实的历史遗存.

  • 标签: 货郎旦 辩正 北杂剧 早期创作
  • 简介:崦山,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城北21公里处,海拔1024米,白龙庙就坐落在山峰之巅。其"东据岩峰,西引白崖;析城山以具南瞻,仙翁岭接为北镇"。山上翠柏环绕,郁郁葱葱,俗称"柏海";庙外泉水潺潺,清澈可挹,古谓"龙湫";加上参天之老桧,出没之蛇群,不啻为清静幽邃之胜境。据《阳城县志》卷四"方舆"之"坛庙"条载,崦山白龙庙为白龙显圣王之本庙,"其行宫有三:在苽(土区)西曰南崦山,碑载灵异;在宜固都日西崦山,环祠皆松,祠侧古桧一株,三人接抱,未盈其围,洵千

  • 标签: 龙庙 阳城县 龙神 白龙 戏曲演出 正殿
  • 简介:陈奕和沈健宏的名字,很多人都不会陌生。这两个在娱乐圈摸爬滚打了几年的男生,英文名是ANDY和KRIS,于是组合而成了AK,首张专辑《WOW》连续二周挤进台湾地区二大唱片行排行榜前三名,成绩相当出色。5月15日,AK在台北的一间PUB举办了一场小型演唱会,Easy受邀亲临现场,感受了这两个年轻人带来的一场活力SHOW。

  • 标签: 演唱会 现场 台北市 台湾省 EASY SHOW
  • 简介:在对泉港管“唱曲”的源流考溯中,笔者发现其中有相当多的曲牌、曲目都与江浙一带的【鲜花调】、【孟姜女调】有紧密关联。本文试图对【鲜花调】、【孟姜女调】在泉港管“唱曲”中的运用、变易及其所体现的规律性略作分析,以求教于同行、方家。

  • 标签: 泉港北管 唱曲 【鲜花调】 【孟姜女调】
  • 简介:文章以上海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西文报纸《华捷报》和《字林西报》为主要史料,评述上海"孤岛时期"的音乐生活。这两份报纸主要由商业广告、社会新闻、评论文章、读者来信、文娱活动等几个板块组成。在诸多栏目中,尤以"读者之声"专栏最具特色,其不具有猎奇的视角,内容更贴近日常生活,是读者表达个人意见的重要途径,是真正的大众舆论。该专栏涉及音乐会、音乐家、乐队等几乎所有租界的音乐活动,信息量大、观点新颖,对探究特殊战争时期的上海城市音乐文化,梳理战争、政治、革命和音乐的关系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

  • 标签: 孤岛时期 音乐生活 北华捷报 字林西报 读者之声
  • 简介:10月26日下午,由上海凌云相声大会、上海采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的“南吴王——吴新伯、王玥波曲艺专场演出”在兰心大剧院上演。上海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宋妍,上海曲协主席王汝刚等应邀出席。

  • 标签: 剧院 曲艺 文化传播 专场演出 党组书记 上海
  • 简介:  百老汇名剧《猫》的作曲者安德鲁·韦伯要来北京了!该剧将于1月19日至1月27日登陆北京展览馆剧场,而韦伯本人也将来京"观剧".日前,他特别叮嘱主办方务必派出澳洲驻场团的"全部主要演员"来华演出.……

  • 标签: 之父京看 京看猫 亲自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