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胡人”是中国古代对来自西域各国“外国人”的统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落户于黄河流域城镇及中原都城的不少“胡人”和他们的后代,不仅成为“中国通”和只限于经商,更有部分人担当起城镇和地方官员的职务。上一期所介绍的虞弘墓墓主,便是在隋代官府任职的胡人高级官员之一。

  • 标签: 中原文化 虞弘墓 黄河流域 宁夏盐池 胡人 时间的推移
  • 简介:腾舞是北朝异域艺术传入中原的特色舞种之一,其发展脉络体现了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民族文化的融合。通过对苏思勖墓、陕棉十厂唐墓及宁夏盐池唐墓壁画乐舞图像分析,进一步证明唐代经济和文化发展使得腾舞在传播过程中大量吸收了中原宫廷乐舞等文化元素,其服饰搭配和舞蹈动作更接近于中原宫廷乐舞,西域舞蹈的风格逐步弱化。目前学界对于考古图像中的腾舞、旋舞等舞种划分归属问题还存在争议,仅以旋转和腾踏作为腾舞和旋舞的区分标准有些过于模糊。

  • 标签: 胡腾舞 考古图像 图像动作分析
  • 简介: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历史上是一个大动荡、大分裂的时期,然而对于乐舞文化而言,却是一个中外各族乐舞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时代。来自外族、外域的大量乐舞,以从未有过的规模通过民族迁徙、商贸往来、宗教传播等各种渠道频繁、多向地传入中原,并生息、繁衍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 标签: 中原扁壶 魏晋南北朝 胡夷乐舞 文化交流
  • 简介:转型、转型、再转型,舞蹈界的转型似乎成为演员们的必由之路。王舸,因在《情天恨海圆明园》中活灵活现的成功表演而让人们“铭记”他舞者的身份。怎么就摇身一变成了编导呢?在脱颖而出的编导身份背后,支撑着的一定是非同一般的感慨。

  • 标签: 编导 《情天恨海圆明园》 张云 跟踪 再转型 演员
  • 简介:时值岁末年初,首都文艺市场空前繁荣,其中舞剧作为一个重要的文艺品种也在这一时间段集中爆发,密集上演,那么我们第讲就来说说中国舞剧的问题。

  • 标签: 舞剧 编剧 文艺市场
  • 简介:1.脚的振动身体侧卧,弯肘以手掌支头,另一只手前置,丹田呼吸。收缩在丹田的力,开始沿身体流动,走向支撑头部的手掌。身体的重量完全融在地面上,头的重量也落在地面上,上侧的脚轻轻地振动。2.脚的拉伸振动的腿屈膝,贴近上身,从膝到脚尖向天空伸展,吐气,并将腿拉向肩部。脚尖伸向头部,手抓住脚尖,用力向上拉伸。随着呼吸,一拉一松交互进行。

  • 标签: 舞蹈疗法 股关节 技术要领 图解说明
  • 简介:物理学已经从古典力学发展到了量子力学、相对论的现代物理学时代。现代物理学的理论认为,“物质是不断运动、振动的分子、原子、原子核。”东方的思想自古就认为“所有的物体都在运动、振动和跃动。”这些定义点出了动力学的真谛。然而,不仅是物质和事物,意念和灵魂也在“力与运动”、“顺序”、“过程”之中变换,流动、流转是动力学世界观之本。这是东方精深的意识与西方最尖端的自然科学的结合,所以说现代是东西方文化相融合的时代。

  • 标签: 舞蹈疗法 重力游戏 动力学 身体机能 图解说明
  • 简介:文章以当代舞蹈作品《白纻舞》和《旋舞》为例,从舞蹈的舞姿造型、服饰装束、形象特性等方面着手,对古代文学书写下的形象描绘与当代舞蹈创作中的形神复现进行评析,力图将当代古典舞作品置于文学书写与艺术创作相关联的比较研究视角之中进行剖析和解读。

  • 标签: 白纻舞 胡旋舞 文学书写 当代创作
  • 简介:如果说,1986年秋的第届全国舞蹈比赛上,有什么人和什么舞,产生出永恒的美丽和魅力的话,那无疑便是杨丽萍和她自编自演的《雀之灵》了115年来,杨丽萍成了新时代孔雀公主的象征,出人意外或意料之中地频繁出现在电视广告或故事影片中,而《雀之灵》则成了新时代民间舞的符号,合法或非法地出没于全国各地的大小舞台之上。

  • 标签: 杨丽萍 民间舞 故事影片 舞蹈比赛 展演 新时代
  • 简介:2003—2004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经过近一年的加工打磨和一个多月的评选审议,日前正式揭晓。通过评审组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舞剧《大梦敦煌》、话剧《父亲》、儿童剧《一二三,起步走》、歌舞《八桂大歌》、话剧《虎距钟山》、梨园戏《董生与李氏》、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京剧《膏药章》、川剧《变脸》、话剧《万家灯火》10部作品荣获了2003—2004年度“十大精品剧目”的称号。以上也是本届“十大精品剧目”综合评价的排序状况。

  • 标签: 剧目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舞剧 话剧 《大红灯笼高高挂》 《万家灯火》
  • 简介:2004年5月的厦门,海风习习,艳阳高照。全国舞蹈界各路人马汇集东海之滨,起舞弄清影。因为第六届全国舞蹈比赛在这里开赛,也因为由《舞蹈》杂志社和厦门市文化局联合举办的第届全国舞蹈评论研修班在鹭岛同时举行。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白淑湘、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冯双白、厦门市文化局局长罗才福、《舞蹈》杂志社社长谭美莲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四十余名学员出席了开学仪式。

  • 标签: 第二届全国舞蹈评论研修班 厦门市 课程题目 舞蹈创作 舞剧结构理论 编创技法
  • 简介:2018年10月12日晚,由北京舞蹈学院主办,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委员会承办的第届“一带一路”民族传统舞蹈展演在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剧场成功举办。展演中的12个剧目以及此次展演所征集的珍贵舞蹈资料均进入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中国民族舞蹈学术资源库”。中央电视台、《中国文化报》等媒体对此次展演活动进行了报道。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承续“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以舞蹈艺术架起民心相通的桥梁。

  • 标签: 民族舞蹈 展演活动 传统舞蹈 一带一路 《中国文化报》 北京舞蹈学院
  • 简介:由中国文联,中国舞蹈家协会联合举办的第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录像会演》活动已圆满结束了,在参赛的399个作品中,评出金奖46个,银奖96个,铜奖127个,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少儿舞蹈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的手段,已得到人们的认同,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热热闹闹的会演之后,再冷静地思考思考:看看成绩,找找不足.提点建议,也许对以后工作的开展会有益的吧!

  • 标签: 少儿舞蹈 参赛 中国舞蹈 作品 手段 活动
  • 简介:辽宁芭蕾舞团创作的四幕大型芭蕾舞剧《泉映月》(以下简称《泉》)诞生于1997年,首次推出于1997年12月全国舞剧观摩会上,《泉》获得普遍的好评,囊括了舞剧调演的全部奖项(优秀剧目奖、编导奖、作曲奖、舞美设计奖、灯光设计奖、演员表演奖)。为了搞成精品,在崭露头角的基础上,辽宁芭蕾舞团发扬连续作战和精益求精的精神,邀请省内外多位艺术专家,集中各方面力量进行了艰辛、细致、深入的加工修改和紧张排练。

  • 标签: 芭蕾舞团 《二泉映月》 芭蕾舞剧 舞美设计 作曲 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