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艳阳六月,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新秀李小锋专程进京,拜北京军区战友剧团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为师.这对李小锋来说,当然是他艺术生涯中的一件大事,而对当今新梨园而言,也不啻是一段佳话.倘若再作进一步的思考,我觉得其意义已经超越了高徒拜名师本身的价值,它迸放出来更多的启迪是:振兴戏曲需要从多方面做细致扎实的工作.

  • 标签: 京剧名家 京剧表演艺术 叶少兰 道通 北京军区 袁世海
  • 简介:扮演小生很多年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经验的积累,我对“小生”感受颇深。“小生”是传统戏曲角色行当之一,指扮演青少年男子。“小生”即由女性演员扮演的“小生”角色,通俗地讲也就是“女扮男装”在传统戏曲表演中的一种体现。许多剧种中,如:越剧、黄梅戏、秦腔等都有采用“女扮男装”的形式来表现“小生”角色。

  • 标签: 小生 女扮男装 戏曲角色 少年男子 戏曲表演 扮演
  • 简介: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虽以"吴桥"命名,但拥有众多杂技精英的"杂技之乡"吴桥却连续两届没有节目参赛。在人们的不解、疑惑和企盼中,《缘》将为今秋第9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送去惊喜……

  • 标签:
  • 简介:沪剧《八頌》是描述抗日战爭时期,东北抗日联軍在我党領导下,为取得民族解放与日寇作殊死的斗爭的一段壮烈場景?缜檎故玖巳湛芮终嘉夜敝?妄图用恶毒的“集家井屯”政策,来割断东北人民和抗日联軍的密切关系,想借此扑灭抗日的憤怒火焰,但事实跟侵略者的阴謀恰恰相反,东北人民在党的領导下,更加团結了,抗日的怒火越燒越旺,戏中八位英雄中的胡秀芝和安大姐两个战士就是这熊熊火焰中的两把火种,她們按照党的指示,深入敌后,运用各种方法与凶恶的日寇作斗爭,她們发动人民起来怠工;她們把有爱国热忱的青壮年組織起来;她們依靠了群众,使敌人的阴謀計划一一都失敗了?泳缰形覀兛吹搅税宋慌⑿?

  • 标签: 东北人民 深入敌后 民族解放 爱国热忱 抗日战争时期 女英雄
  • 简介:连续看了几遍南山东省吕剧院创作排演的大型现代吕剧《补》,每次都被剧中的故事和人物所感动,这是近年来看戏少有的感觉。观剧中。脑海里时常浮现出国歌中的一句歌词:“起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我感到,《补》中所塑造的一群新中国的热血儿女,正是用自己的青春、汗水和血肉之躯在祖国的西北边陲筑起一道钢铁长城的

  • 标签: 吕剧 《补天》 艺术风格 艺术语言 奉献精神 创作题材
  • 简介:日本歌舞伎的"形"变身演技,自1628年德川幕府颁布:"女性禁演歌舞伎的通令",在江户时代社会风流时尚的特定历史环境之中,经历了若众(美少年)歌舞伎时期的纵情纵欲的肉体享乐;野狼歌舞伎时期从盲目的色情欢欲到演剧实践意识的思想启蒙;元禄歌舞伎时期从肉体性感的娱乐到自醒自悟创造"形"变身演剧技艺的身体创造实践,在元禄歌舞伎时代完成了歌舞伎的男性俳优形变身的演艺集大成.歌舞伎演员的演剧价值观,便从出卖肉体的风流,转向"芝居"①的风流.

  • 标签: “女形” “男旦” 戏剧艺术 角色意识 审美文化
  • 简介:由作曲家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Verdi.1813~1901)作曲的三幕歌剧《茶花》(LaTraviata)作于1852-1853年,脚本由皮亚威FrancescoMariaPiave)改编自小仲马(AlexandreDumasfils)的同名小说《茶花》。1853年首演于威尼斯,1856年上演于伦敦和纽约。《茶花》又名《堕落的女人》(TheFallenWoman)、《误入歧途的女人》(TheWomanGoneAstray)。故事发生于19世纪的巴黎。城中上流社会最有名的交际花维奥莱塔(Violetta)在一次派对中爱上了青年阿尔弗雷德(Alfredo)。

  • 标签: 《茶花女》 歌剧 巴黎 选曲 告别 19世纪
  • 作者: 来小伟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1-11
  • 出处:《大舞台》 2010年第1期
  • 机构:戏剧剧本搬上舞台需要二度创作,即舞台艺术的实现。厦门金莲升高甲剧团对郑怀兴先生新编聊斋戏《乔女》进行了一次成功的二度创作,高甲戏《乔女》的舞台艺术得到相当完美的实现,舞台表现可圈可点之处甚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书通行区是一个瑶汉杂居区,隋唐以来瑶汉两族互相影响,逐渐融合,产生了既有明显瑶族特色又有汉族遗风的双重文化;江永书地处古代越楚文化的交接地区,深受古楚越文化的影响,与此同时,原始的稻作文化与祭祀文化使得书艺术的特色更加璀灿鲜明。

  • 标签: 女书艺术楚越文化稻作文化祭祀文化
  • 简介:1932年10月某日,高庆奎新戏《煤山恨》首演。听着名字,大家都觉得新鲜,其实之前也有原型,叫做“明末遗恨”,是由十六铺新舞台排出来的,算是新型京戏的一声,在江南非常火爆,但其中主角崇祯归做工老生应行,京派老生吃不消这么狠派的作用,数十年都没人敢动。直到高庆奎拿起了它,彼时高庆垒已红透京城,庆兴社推出的剧目也部每每爆满,人们对高庆奎信心很足,再加上演员阵容强大,高庆夸饰崇祯,郝夺臣饰多尔衮,李慧琴扮皇后,范宝亭扮李闯王、李洪备扮王承恩、吴彦衡扮李国桢、芙蓉草扮皇娘。所以,首场也是座无虚席。

  • 标签: 《煤山恨》 演员阵容 多尔衮 老生 崇祯 剧目
  • 简介:京剧《徐经升官记》是30年前朱世慧的首创作品,名噪一时,流传至今长演不衰,也是朱世慧的成名之作。该剧之所以取得如此良好的业绩,是因为有这样的几大特点:第一,该剧是一出难得一见的、以文丑为领衔主演贯串始终的大型剧目,是一出从剧本到表、导、演都耐人寻味、令人难忘的好戏。

  • 标签: 剧本 京剧 《徐九经升官记》 特点
  • 简介:[乌鸦下棋]古代驯鸟节目。宋代称之为"教飞禽"。表演时,艺人站在人群中间,向乌鸦发出一种信号,它便来往飞翔于两个装着黑白棋子的瓷钵之间,用嘴分别衔起黑、白两色棋子,蹦蹦跳跳地将这二色棋子分别依次按照棋盘的格子摆好,好像二人走棋那样,丝毫不乱。[追呼蝼蚁]宋代流行的驯化昆虫节目。在北宋的汴梁(今开封),南宋的临安(今杭州)民间都很盛行。[公鸡识字]据《中国杂技》一书记载,在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年),北京附近的文氏县,有个农民养的一只公鸡能识汉字,但没有记载表演和驯化的细节。

  • 标签: 表演者 乌鸦 宋代 下棋 节目 驯化
  • 简介:在《茶花》的排练现场.演员们在哀婉、激昂、悲切的音乐中吟着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精美台词;导演雷国华一次次步入演员中间.做着所有细节的调整和示范:一旁观摩的见习生们为跌宕的情节牵动.为演员的表演感动.不知不觉间泪流满面……这样的情景每一都在上演。这时的排练厅就像一个大舞台,上演着所有有关《茶花》排练的点点滴滴……

  • 标签: 《茶花女》 排练 侧记 真情 演员 见习生
  • 简介:1879年,《尼伯龙根的指环》在拜罗伊特全本首演,作为综合艺术的乐剧由此达到了巅峰。关于《指环》,可说的太多。一方面,爱好者将它视为一场饕餐盛宴,品味着挖掘不尽的音乐和哲学的双重内涵;同时,又不断有人抨击个中过度膨胀的英雄主义和种族观。《武神》,作为“起承转合”四部中的“承”,所受的关注似乎没有后两部那么多。然而,除了第三幕开始时家喻户晓的序曲《武神的飞驰》,这部作品还是一面能够反映作曲家思想的镜子:关于英雄,关于拯救,关于反叛,关于爱情。

  • 标签: 《女武神》 英雄主义 爱情 反叛 《尼伯龙根的指环》 综合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