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6 个结果
  • 简介:莎士比亚是举世敬仰的伟大的戏剧家,在他的不朽杰作中展现出可歌可泣、惊心动魄的人生场面,生动地描绘了人类的七情六欲,所以,后人又尊称他为“诗人”(theBa-rd),仿佛这个称号更适合于装点他那崇高的身份。再说,莎士比亚的确以诗写戏,他的三十七个戏剧都是诗剧,用无韵的或有韵的诗行来表达翻江倒海的气势,委婉缠绵的意境,所以把戏剧家称做“诗人”,确是名正言顺的。

  • 标签: 莎剧 诗行 莎学 《李尔王》 第十二夜 英国浪漫主义
  • 简介:戏剧美是各种艺术美的集中体现.戏剧美的创造者是戏剧家,而戏剧美的体验者是观众.因此,演员对戏剧美加深理解就倍加重要.

  • 标签: 戏剧美 艺术美 戏剧家 创造者 演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发挥文化艺术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引领作用,日前,中宣部提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倡议。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站在宏观角度加以审视,有诸多思考。艺术创作呈现出来的,是人对社会间接或直接的认知。比如小说是对生活的直接投影,而神话则是生活的间接反映。究其根源,神话世界的故事情节虽然千奇百怪,

  • 标签: 文化艺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生活 再认 意识形态领域 引领作用
  • 作者: 侯兰田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1-11
  • 出处:《大舞台》 2010年第1期
  • 机构:剧本、演员、舞台、观众,构成了大家共知的戏剧四要素。从古至今,中外戏剧的演出有两种普遍形式,即露天表演和室内表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画面小品”教学的认识与思考刘伟戏剧学院导演系的基础教学中,采用“画面小品”的教学途径,是导演基本技巧训练中一非常重要的单元。学生们自选一幅人物情节性较强,造型形式完整的绘画作品为创作材料,在画面的全面制约和诱发下,通过读解画面来观察、体验、想像、构...

  • 标签: 舞台调度 导演 基础教学 人物关系 教学实践 造型形式
  • 简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语言和动作两种途径.实验发现一个人要向外界传达完整的信息,单纯的语言成分只占7%,声调占38%.另55%的信息都需要由非语言的体态语言来传达。语言是一种声音符号.而动作是一种表意符号,并能超越语言功能,跨越国家与民族的界限进行交流。我想这也是肢体剧《人模狗样》能够进行大胆尝试的基础之一。然而继续进步的关键在那里,我认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做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动作三要素理论也许是到了需要我们重温的时刻了。

  • 标签: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体态语言 声音符号 三要素理论 语言功能 动作
  • 简介:正如哈贝马斯主张的"现代性是一项未完成的事业"一样,戏剧性也是一个未完成的混沌概念,任何想要廓清戏剧性疆域的武断做法都是局限的,因为相对地,戏剧性就是无限,任何静止地把握它的性质都会显得僵化,因为戏剧性就是动态……它不断遭遇时代的诘问和自身的悖论。戏剧性没有固定的审美节点,它有狭义和广义、内在和外在、现实和虚拟之别。作为一种审美特性,戏剧性也不是光在戏剧中得到体现,它还在所有的时间性和空间性艺术门类中比如电影和诗歌文本中出现。所以谈论戏剧性不能太拘束,而是要放大我们视野的远景。它从来不是被一出戏一部电影发明出来的情感,而是我们发现自己的一次旅程。

  • 标签: 戏剧性 混沌 界限 消弭 嬗变
  • 简介:今天我想谈布莱希特与写意戏剧观。先说说布氏剧本和理论在中国的接受过程。布莱希特被介绍到中国来比较晚,是1955年春天日本戏剧大师千田是也访问北京时对当时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提出的:中国对当代最重要的戏剧家布莱希特一无所知。这促动了田汉先生,他立即呼吁我们去研究他。但当时没有人响应。直到1959年庆祝新中国建国十周年时,我们文化部和民主德国签订文化交流协定,互相交换剧本,德方演出我们的《十五贯》,我方演出布氏的《胆大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导演落到我身上,才算正式开始。

  • 标签: 布莱希特 戏剧观 中国戏剧家协会 《十五贯》 接受过程 文化交流
  • 简介: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高度评价元杂剧的同时,也对其关目、思想、人物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批评,即“关目之拙劣,所不问也”,“思想之卑陋,所不讳也”及“人物之矛盾,所不顾也”。王氏之观点根植于他学贯中西的学术背景,自有其合理性,但也有可商榷之处。元杂剧独特的情感结构方式、特定的受众群体和在特定历史语境中的创作主体决定了其独特的结构形式、思想世界和人物塑造方法。王氏所谓元杂剧之“不足”正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元杂剧独特的结构方式、思想世界及人物塑造方法。

  • 标签: 王国维 元杂剧 《宋元戏曲史》 批评 再认识
  • 简介:经过各方的长期努力,我国音乐教育中的观念陈旧、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手段落后、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有较大的改善。音乐教育的重点正从单纯的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播,转向注重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的形成。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才是音乐教育的高等责任。同时,音乐作为人类的一种艺术,一种意识形态,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生活,搞好音乐教育的建设,不仅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灵魂,还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使音乐服务社会,也使社会更好地促进音乐的发展,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也应注重音乐教育理念的创新。

  • 标签: 音乐教育 有效教学 理念
  • 作者: 王宏刚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3期
  • 机构:顾仲彝在上海戏剧学院执教期间,先后开设西欧戏剧史、编剧概论、名剧分析、作家作品研究、戏剧概论等课程。1963年完成其一生戏剧理论研究方面归纳性的学术论著《编剧理论与技巧》,这本论著在我国戏剧界广为流传,于1984年获全国戏剧理论优秀著作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由浙江省京剧团创作演出的青春京剧《告别迷茫》,在京剧舞台上刮起一阵创新风。用一句戏剧界的行话来说,《告别迷茫》是一出“定向戏”,该剧的局限性自然由此而来;然而,艺术从来就是在局限中闯出一片灿烂时空来的。

  • 标签: 后现代艺术 京剧团 告别 青春 浙江省 演出
  • 简介:表演需要真实,因为真实是艺术的生命。离开了真实就谈不上思想性和艺术性,要真看、真听、真想、真哭、真笑……也就是说,塑造人物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呈现出来的艺术作品才具有感染力。

  • 标签: 表演艺术 黄梅戏 塑造人物 艺术作品 艺术性 思想性
  • 简介:罗飞雄先生是中国台湾著名魔术师和杂技魔术活动家,担任着台北市技艺舞蹈表演业职业工会理事长、广东省杂技家协会荣誉理事、国际魔术家协会台湾分会会长、亚洲魔术联盟理事、中华厦漳泉两岸文化交流协会理事等职,时常来往于两岸,在杂技魔术活动中出任评委与嘉宾。罗飞雄1949年生于上海,儿时就喜爱杂技魔术,希望有朝一日能进入杂技团成为一名演员。12岁时,经友人介绍,他进入了江西萍乡的杂技团学艺习杂耍和高空表演。

  • 标签: 罗飞 杂技家协会 职业工会 江西萍乡 荣誉理事 舞蹈表演
  • 简介:一、现代杂技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社会意识、审美意识不断的增强,观众已从原来单纯对杂技技巧的欣赏,转变为对综合性杂技艺术美的追求,杂技作为一项传统艺术,也正由通俗向雅致、由惊险刺激向轻松优美转变,它已从当初的纯技巧表演逐步演变成为以技巧为核心,充分利用各种综合艺术手段不断追求更高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层次的舞台表演艺术,目前国内方兴未艾的杂技剧正是这一转变的集中体现。

  • 标签: 杂技 现代 舞台表演艺术 教育 发展趋势 社会生产
  • 作者: 《戏剧之家》2009年第10期供稿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10-20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10期
  • 机构:十堰市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现代豫剧《乡试》以80后的女大学生田亮亮为中心人物,讲述了她在初入社会,走上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岗位后的一系列故事。作品通过她的经历,反映出当代农村变革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以及年轻的基层干部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困惑和成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戏曲的出路"变则通",戏曲不再思变是不行的了,这已经成为共识,虽然认知的深浅并不一样.戏曲的现状是旧与新两种现象并存.老戏老演不行了,而有些新戏为什么也不行呢,原因可能很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题材新而情节老,思想老,演出老的所谓新戏,这是另一种新面孔的老戏,戏曲不改变这两种老旧现象,前途肯定堪忧.

  • 标签: 戏曲 现代品格 演出市场 戏剧文化 《孔雀东南飞》 《小河淌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广义地讲,现代戏这个概念早已有之。在中国戏曲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反映当时生活的剧目,这应该就算是“现代戏”吧。有意思的是,到了近现代和当代,现代戏几次被特别的重视,都与“戏曲危机论”有关联。

  • 标签: 现代戏 戏曲发展 近现代 危机论 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