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由凭借2010年公映的影片《与春同行》在海内外获奖无数的小林政广担任编剧、导演,同样由仲代达矢主演的新作《日本的悲剧》将会于2013暑期上映。笔者就影片的策划、剧本、拍摄过程以及导演对作品寄托的思考等问题对小林导演进行了采访。

  • 标签: 导演 林政 编剧 悲剧 日本 重写
  • 简介:继海内外均获得了极高评价的《与春同行》(2010)之后,小林政广导演与主演仲代达矢再次携手搭档,拍摄了《日本的悲剧》。这部影片直击现代日本正逐渐沦为无缘社会的现状,在海外电影节上已经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次,我们特别邀请到小林政广导演和仲代达矢先生来一起聊一聊他们对彼此的看法,另外,希望他们分别从导演和演员的角度来说一说电影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 标签: 导演 林政 演员 搭档 舞台 《与春同行》
  • 简介:现在我们必须谈及特弗,他或许是现代电影史上最富创新精神和人格魅力的电影艺术家。30年前,他几乎是毛遂自荐地飞抵洛杉矶,因为他想要在斯皮尔伯格的《第三类接触》中扮演一个科学家,此时的斯皮尔伯格还稍显稚嫩,他没做好心理准备,不知该如何"指教"站在他面前那个多情细腻的法国男人,要知道,在他曾经于加州州立大学求学的那些难忘日子里,他和科波拉们是多么如饥如渴地欣赏和研读来自大洋彼岸法国电影新浪潮的电影技法和美学理念,在才华横溢的安德鲁·萨里斯和宝琳·凯尔之间就"作者论"展开火药般的论战之前,他知道,

  • 标签: 导演 现代电影 大话西游 作品 接触 科学家
  • 简介:我十几岁的时候认为,让-克·戈达尔体现了我觉得法国电影一切不对劲的地方。我热爱好莱坞电影,因为它们有漂亮的镜头、迷人的明星和有趣的情节。而戈达尔拍电影的方式则截然相反。我花了一段时间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带着敬畏之情谈论他。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在纽约大学做学生的时候才终于开始理解,戈达尔和新浪潮的其他导演们是如何变革电影,为运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拍电影开启了大门。

  • 标签: 戈达尔 好莱坞电影 大师 讽刺意味 纽约大学 导演
  • 简介: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沈阳市自来水总公司联合摄制的彩色故事片《倔人尚斌》被国家广电总局确定为向党的十七大献礼影片。《倔人尚斌》以沈阳市自来水总公司一名普通水务工人尚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故事为主线.展现了他三十多年如一日忠于职守、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塑造了他诚信为民、情系百姓的感人形象。

  • 标签: 爱岗敬业 形象 影片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自来水总公司 长春电影制片厂
  • 简介:提到电视编剧,我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钱滨。1986年钱滨(与人合作)编剧、潘小扬执导的《希波克拉底誓言》荣膺第七届“飞天奖”短篇电视剧一等奖而声誉鹊起之时,钱滨就为他以后“钱滨作品”风格的建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编剧 短篇电视剧 作品 风格 感悟
  • 简介:辩证关系就是指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而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两者之间就是一种辩证的有机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区别,又相互影响。辩证法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看问题,要全面、客观地揭示矛盾双方的关系。一、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的关系1.文学作品是影视作品的来源之一“在中外影视作品中,有将近半数是由文学作品(主要是小说)改编而成的,特别是那些伟大的文学巨著,多次被搬上银幕荧屏。

  • 标签: 辩证关系 文学作品 事物内部 文学巨著 影视艺术 《红高粱》
  • 简介:《有本事来抓我们》(CatchUsIfYouCan,1965)获奖记录:第19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1966),被提名最有前途新人奖(芭芭拉·费里斯)。《步步惊魂》(PointBlank,1967)《决斗太平洋》(HellinthePacific,1968)《最后的莱奥》(LeotheLast,1970)获奖记录:第2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1970)被提名金棕榈奖,获最佳导演奖。《激流四勇士》(Deliverance,1972)获奖记录:第45届奥斯卡金像奖(1973)被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导演、

  • 标签: 戛纳国际电影节 最佳导演奖 英国电影 最佳摄影 电影剪辑 电视艺术
  • 简介:英国的电影教育并非始于电影学院。在进入电影学院学习电影制片之前,同学们早已看过无数的电影、电视节目、YouTube上的短片,听过各种类型的音乐,阅读过许多剧本、小说、简短故事,并看过不少喜剧书籍。

  • 标签: 电影教育 个人 作品 媒体 协作 电影制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文章分析了克·贝松近年来在制作创新上的文化政治学。认为他的欧罗巴合作制片厂的三部跑酷电影:《亚马卡西》(2001)、《城郊13》(2004)和《城郊13:最后通牒》(2009)提供了一个思路,看克是如何在好莱坞的竞争压力、全球化商业电影行业和传统概念上的法国电影之间进行协调的。通过把他的影城【公司)设定在法国城郊的边缘,并把此地作为部分影片的大背景,贝松与其他当代电影人把法国城郊文化与美国类型片模式相结合,设想了—下将一直以来能独立存在的法国流行文化融入商业因素后会成为什么样子。

  • 标签: 类型片 城郊 法国 美国 文化政治学 电影行业
  • 简介:本文对克·贝松的《亚瑟和迷你国》文本的画面语言、叙事特点、人物塑造、视听特效进行了事实描述与价值评判,指出了其商业性背后的后现代主义的"模仿"与"拼贴"手法在影片中的过度使用的重要特征.

  • 标签: 吕克·贝松 亚瑟和迷你国 拼贴
  • 简介:这是一部有戏剧成分的"神话纪录片",只有对人和科学两方面都有深解的人才能创造出这样的美。1964年2月,在为《奇爱博士》宣传时,库布里克对公关人员卡拉斯说,"我对太空中是否有人类存在很着迷",其实早在《恐惧与欲望》中,他就显示了对于科幻电影式布景和"奥德赛史诗"主题的偏好。他也曾想把《奇爱博士》拍成一部看上去出自外星人之手的纪录片。卡拉斯向他推荐了阿瑟·克拉克,"斯

  • 标签: 克拉克 布里 漫游 太空飞船 类存在 纯艺术
  • 简介:近日,网络载文贝批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伤害最大的是中央文献研究室",读后,使我纳闷的是正当全国热播此剧时,何以遭到全盘否定性的批评?思之再三,我感到这篇评论的定位出了问题,这不是文艺评论,而是一篇有关邓小平1976~1984年间的年谱,用编年史的方法去硬套剧中邓小平的台词与戏剧情节。

  • 标签: 文贝 戏剧情节 中央文献研究室 吴子牛 历史真实 南巡讲话
  • 简介:文学是电影的创作源泉,电影反作用于文学,又进一步增强了文学作品的影响力。美国女作家哈珀·李的《杀死一只知更鸟》曾获得普利策文学奖,该小说1962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获得多项奥斯卡奖和金球奖。这部电影之所以获得很大反响,不仅是因为小说提供的优秀素材,还是因为电影特有的艺术形式,将小说中所要表达的浓厚的种族歧视,成功地演绎成美国南方白人的辩护词,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 标签: 杀死一只知更鸟 创作源泉 美国女作家 文学作品 普利策文学奖 美国南方
  • 简介:本刊讯: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牵头,省文化厅、省文联、省青联、省青年美协联合主办的"朝气·梦想·未来——首届江西省青年美术家优秀作品展"定于2016年1月23日至2月17日在江西省美术馆举行,现选登部分优秀作品

  • 标签: 优秀作品展 优秀作品选 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