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共产党作为当代中国唯一的执政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的主导性力量。在中国社会迅速发展和深刻转型的今天,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面临诸多挑战,给国家治理现代的实现带来一定的阻力。这就要求党必须在社会利益整合、社会共识凝聚、社会治理方式改进等方面着力加以解决,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提供可靠的保证。

  • 标签: 国家治理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执政能力
  • 简介:2015年是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回国60周年。为纪念这一重要时刻,回顾钱学森对新中国国防科技、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和深远影响,上海交通大学将在上级有关部门指导下,拟于2015年10月中旬在沪举办“纪念钱学森回国60周年座谈会暨钱学森与新中国现代建设首届学术研讨会”。现面向全国开展征文活动。

  • 标签: 中国现代化建设 征文活动 钱学森 学术会议 回国 纪念
  • 简介:经典教育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以前读书、教书的时候,讲的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品德教育,而不说经典教育。这当然不是说现在才有经典教育,其实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都是经典教育,几乎没有什么别的教育。只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从"五四运动"一直到"文革"前后,我们所提倡的教育都是反经典的教育,重提经典教育是最近的现象。

  • 标签: 经典教育 意义 现代 思想教育 政治教育 品德教育
  • 简介:21世纪到来,传统工业逐步走向衰退,人们开始关注工业废弃工厂改造处理的问题,针对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很多废弃工厂都面临着荒废或拆除,如何处理和利用这些废弃工厂,成为目前城市发展的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但是随着旧弃工厂设计改造的千篇一律,工厂历史文化失去了其独有的特性,招商定位也出现了"动摇",越来越多的商业加入到艺术区中来,导致区内艺术气息减弱。怎样提高改造艺术区的独一无二的特征和保持其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后工厂时代 产业园
  • 简介:本文是笔者以观者的角度对实验性组舞"传统舞蹈的现代性编创"做出的几点思考,通过现场观摩,对现代舞的肢体语汇构成有了新一层面的认识。但同时也对编导所提出的"古老艺术在当下的存活与延展"产生了一些疑问。

  • 标签: 维吾尔族舞蹈 现代性编创 解构 重组 打破
  • 简介:许肇南(1886—1960年),名先甲,肇南为字,号石楠,贵阳人,其父许尧父出仕四川省巫山县县令。许肇南4岁丧父,由母谭扬秀(贵州清镇人)抚育,得塾师路幼清授古文诗书,并将女儿路彬许配于他。1903年许肇南入四川高等学堂学习,曾秘密加入同盟会。1906年,许肇南赴日本留学,两年后转入美国伊利诺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是贵州第一位留美学生。

  • 标签: 水利科学 留美学生 伊利诺大学 高等学堂 机械工程系 宣统二年
  • 简介: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是响应国家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的号召,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创办的学术类期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6-060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l4—1381/G4。由山西省教育厅主管、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主办。杂志秉承“传播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增进经验交流与信息传递,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办刊宗旨。倾情现代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技术发展,理论性、学术性和实践性并重,以倾力打造职业教育核心期刊为己任。

  • 标签: 现代职业教育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征稿启事 山西省教育厅 职业教育理论 学术类期刊
  • 简介:郭沫若(1892-1978),1892年11月16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县铜河沙湾。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书中洋溢着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郭沫若也因而成为中国新诗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同年,又与郁达夫等人一同创立上海文学学社“创造社”,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旗手。

  • 标签: 中国学 近现代 手迹 书法 《女神》 中国新诗
  • 简介:黄侃(1886-1935)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文史学家。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省蕲春县人。1905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为章氏门下大弟子。

  • 标签: 中国学 近现代 手迹 书法 语言文字学家 文史学家
  • 简介:缪荃孙(1844~1919),字炎之,又字筱珊,晚号艺风老人,江苏江阴申港镇缪家村人。中国近代藏书家、校勘家、教育家、目录学家、史学家、方志学家、金石家。我国文化教育科技界尊称他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鼻祖。清光绪年间进士。缪荃孙幼承家学,11岁修毕五经。17岁时太平军进江阴,侍继母避兵淮安,丽正书院肄业,习文字学、训诂学和音韵学。

  • 标签: 中国学 近现代 近代图书馆 手迹 书法 目录学家
  • 简介: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为解决上海市贫民居住问题,上海市政府先后兴建了一千八百余套住房的平民住所及平民村。在上海房屋救助实践中,上海市政府制定颁布了一系列具有多层面、时代性、创新性等特点的房屋救助规章制度。正是在这些制度的规制下,上海住房救助事业呈现出现代性面相。回溯上海房屋救助制度建设的历史,对当今中国社会践行的保障性住房活动颇具启发意义。

  • 标签: 上海 房屋救助 现代性 制度
  • 简介: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新疆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充分利用新疆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实现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标签: 少数民族 文化产业 发展 路径
  • 简介:我们学现代管理,为什么要了解中国传统思维?管理是人类的一种特定行为,而人们的行为必然会受其思维方式的影响。我们先从三个中外行为比较的事例讲起。第一个事例,一个在厦门大学从事教学研究的美国人曾说:"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已有5003年的历史"。

  • 标签: 现代管理 传统思维 中国 思维方式 中华文明 教学研究
  • 简介:2010年到2012年,吉林省珲春市、和龙市、临江市和安图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等5个县(市)先后被批准为兴边富民特色产业试点县。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吉林省共批准了特色优势产业项目326个,利用兴边富民奖金17385万元,使85309人从中受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宣传不到位,基层群众对兴边富民行动的认识存在不足;存在着产品过剩,效益滑坡的风险;地域受限制,产业基地连片效益还不够明显;重项目申报,轻项目落实;家畜饲养业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矛盾开始显现等,都需要在今后的发展实践中予以解决。

  • 标签: 边境 民族地区 特色产业 研究
  • 简介:本文通过对大型现代泗州戏《一罐黄金》自己创作实践的思索和总结,充分论述了现代戏创作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贴近现实、表现当代生活,才能把民族戏曲薪火相传遗韵不绝;把握时代精神,传递人文关怀,完成与当代情感的对接,讴歌真善美,文艺才富有力量和价值,也才能熠照时世、烛照人心,成为精神的火炬和心路的航标,也才能把对优秀文化传统的情感和对人民的热爱熔铸到我们的艺术创作中去,从而让优秀的艺术创作洋溢感人的精神、情感的力量。

  • 标签: 泗州戏 皖北淮河 当代题材 “城中村”棚户区改造 农民变市民 传承发展
  • 简介:广告作为现代社会的传播媒体,其设计应该进行适时的创新。在现代广告设计中加入传统纹饰元素,极大地丰富了广告的文化内涵,既有传统文化艺术之美,同时具有时代的鲜明特征。广告的作用就是吸引人们的眼球,传统纹饰的应用会极大地增加了广告的吸引力,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扬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传统纹饰 现代广告 设计
  • 简介:解放后,上海机械工业同业公会面临强势国家介入下的重组,国家权力由“不在场”而登上前台,公会则由同业组织异化为政策工具。然而,早在解放前,公会曾主动请求政府实施类似加工订货的反市场政策,但旧政权无力施行。因此,解放后以加工订货为核心的产业政策实现了公会的期望,符合行业利益。然而,随着国家可以直接与厂商打交道,公会的经济职能逐渐弱化,本身也趋于解体。该案例表明,国家与社会的利益可以一致,同业公会的消亡并不一定与产业的衰败相伴随。

  • 标签: 同业公会 机械工业 产业政策
  • 简介:在以往有关嘉绒藏族的研究中,对"嘉绒"词义的探讨一直是个热点问题,近现代的很多藏汉学者都对"嘉绒"一词进行过解析。本文则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和考证古代藏文文献中记载与嘉绒有关的"嘉摩绒"、"察瓦绒"和"察柯"三个地名后得出结论:现代意义上的"夏尔嘉摩察瓦绒"(简称"嘉绒")与古代的"嘉绒"两者在概念和具体所指上并不完全一致,现代意义上的"嘉绒"是一个内涵更为丰富、且被不断建构出的新名词。

  • 标签: 夏尔嘉摩察瓦绒 嘉摩绒 察瓦绒 察柯 考释
  • 简介:奥尔夫教学理念作为新时期音乐教育的重要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现代音乐教学质量,尤其是与中国的二胡教育事业相结合,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奥尔夫教学理念在二胡教学中应用实证分析;二、奥尔夫教学理念在二胡教学中发展趋势探析。

  • 标签: 二胡教学 奥尔夫教学 应用 发展
  • 简介:60年前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不仅为现代国际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更是在中非关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实现了中国与非洲国家领导人之间的首次会晤,打开了中国对非外交的新局面;增进了双方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在“和平共处”和反对殖民主义的基础上,开展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万隆会议所确立的万隆精神对当今的中非关系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万隆会议 周恩来 纳赛尔 中非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