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黑水城元代公文的结尾,按署名人分,可分无人署名、司吏署名、司吏与首领官联合署名等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结尾的公文对应不同的发文机构及文书文体,而不同的公文结尾又展现出不同的文书运作机制。

  • 标签: 黑水城文献 元代 公文结尾类型 公文运作机制
  • 简介:1994年5月的一天,笔者走进了华罗庚生前在京的最后一个住所——北京市崇文区一幢普通的高层住宅。华罗庚的大儿媳柯小英女士,把笔者引进了华老的寝室。寝

  • 标签: 史料 胡耀邦 华罗庚 1994年 书信
  • 简介:胡风在离京服刑前致信乔冠华1966年2月11日,胡风曾致乔冠华一信,乔冠华接信后,随即写信给章汉夫、姬鹏飞并转周扬等,附胡风信。现将二转录于下,并结合有关材料稍加说明。

  • 标签: 史料 1966年 胡风 乔冠华 书信
  • 简介:巴蜀才子李调元(1734-1802),号雨村,又号童山、鹤洲、赞庵、()斋、蠢翁等,清代乾、嘉时期四川有名的学者、诗人、文艺理论家、藏书家,为蜀中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李调元平生好学,爱奇嗜博,于经、史、音韵、文字、方言、碑刻、地理、风俗、博物无不涉笔.他撰辑诗话、词话、曲话、剧话、赋话著作达五十余种.

  • 标签: 李调元 《函海》 清朝 生平 地方史志
  • 简介:《教育家》杂志由光明日报社主管,光明日报出版社主办,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作为国家级期刊,《教育家》以前沿、专业、深度和实用的办刊风格,见证教育变革,参与教育改革,引导教育风向。教育家影响和改变着教育进程,杂志围绕'教育家'这一时代教育热词,全面、深入解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教育家'的成长规律与必备素养,立足国内外教育前沿,倾听睿智的改革声音,记录时代的教育智慧,讲述打动人心的教育故事,为当代教育家群体的成长鼓与呼。

  • 标签: 教育家杂志 杂志邀 稿函
  • 简介:1.《中国边疆民族研究》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每年一辑。该书收录国内外学者有关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历史与地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译文。通过定期出版学术论文集,促进学术交流,培育史学新人,为国内外同行设立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推动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历史与地理研究的深入。

  • 标签: 边疆民族 中央民族大学
  • 简介:南宋蜀刻本《陆宣公文集》为古籍版本中的珍品,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原北京图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于一九九四年据以影印行世,嘉惠学林,功莫大焉。但也有些认识上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

  • 标签: 南宋 古籍版本 《陆宣公文集》 影印本 古籍研究
  • 简介:<正>斯特朗(AnnaLouisStrong,音译名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汉名斯特朗)是一位同情苏联、同情共产党的美国进步作家和记者。陈友仁先生积极拥护并坚持孙中山先生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由于他们相近的思想,致使他们成为密友。从以下这封信中,可以看出斯特朗对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同情和关心。此信藏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现译出刊布于后。

  • 标签: 苏联 莫斯科 陈友仁 中国共产党 孙中山 扶助农工
  • 简介:明代文官死后,国家举行官方祭奠、修坟、安葬活动,为官员构建死后的荣耀,彰显国家褒奖臣下之意。此项举措的落实,有赖于丧葬公文在各级政府间的传递与具体执行。丧葬公文既是政府行政文书,又是礼文化的承载体,研究其内容及运作,可以直观感受明代由国家主导的丧葬礼制建设,以及国家如何在丧葬层面完成礼仪与行政的有机结合。

  • 标签: 明代 丧葬 公文 礼制
  • 简介:<正>孙中山这两封英文信,现藏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图书馆。经查已出版的孙中山各种文集,均未收录。现根据威斯康辛大学图书馆提供的复印件译出,予以公布。孙中山致芮恩施1.1919年1月10日北京芮恩施阁下尊敬的阁下:

  • 标签: 孙中山 大学图书馆 恩施 莫利 复印件 阁下
  • 简介:本刊介绍《中国民族博览》杂志创办于199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基金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大型文化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4198,国内统一刊号:CN10-1220/G0,邮发代号:82-39。本刊倡导大文化和大民族的办刊理念,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前瞻性为一体,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展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 标签: 中国民族博览 约稿函 我国民族文化 艺术基金会 国内统一刊号 国际标准刊号
  • 简介:本刊介绍《中国民族博览》杂志创办于199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基金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大型文化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4196。国内统一刊号:CN10-1220/G0,邮发代号:82-39。本刊倡导大文化和大民族的办刊理念,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前瞻性为一体,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展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 标签: 中国民族博览 约稿函 全方位展示 我国民族文化 艺术基金会 国内统一刊号
  • 简介:1946年6—7月间,上海爆发反对宋子文财政措施的金融风潮,工厂罢工、商人罢市。蒋介石特派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陈立夫赴沪指挥军警特宪,策划反共并对付“民主同盟”等中间力量,以图平息沪市。7月5日,陈立夫在沪致函正在庐山休养的蒋介石,报告情况及处置办法。陈布雷代表蒋介石亲笔复函陈立夫指示工作方针,中同时亦暴露出陈布雷身体状况严重衰弱及其不能见谅于蒋介石之苦衷,并涉及国民党对外宣传工作,颇具研究价值。现特选刊如后,供研究者参考。

  • 标签: 陈立夫 陈布雷 蒋介石 国民党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宋子文
  • 简介:本刊介绍《中国民族博览》杂志创办于199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基金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大型文化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4198,国内统一刊号:CN10-1220/G0,邮发代号:82-39。本刊倡导大文化和大民族的办刊理念,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前瞻性为一体,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展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 标签: 中国民族博览 约稿函 全方位展示 我国民族文化 艺术基金会 国内统一刊号
  • 简介:签署,汉代称之为“署名”。署名可以仅指署写姓名,也可以包括爵里或职衔等。何时仅署姓名,何时署职衔和姓或名,何时又须署爵里、职衔和姓名,又爵里、职衔和姓名等应如何排列,哪些部分须自署,哪些允许书手代笔,字体大小、间距等等在公文书的世界裹都曾有所规定。这些规定在汉代叫作“式”,

  • 标签: 文书 姓名 “式”
  • 简介:蒙古文字作为满文的原型,给予满文的影响随处可见。但在满族人统治下的清朝,满语为国语、满文为国文的这一时代背景下,由于蒙古地区广泛使用满文,致使蒙古文公文书中出现了来自满文的多方面影响。通过对蒙满文两种公文书的比较研究,详细分析蒙古文公文书中出现的爵位职官名称、满文书写方式、满文批示等实例,可知清代外蒙古地区蒙文公文书,在一些固定名词的借用、个别书写方式以及签字批示等方面,均受到来自满文公文书的影响。

  • 标签: 清代 满文 蒙古文 公文书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