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幕尼黑阿尔特美术博物馆,荷兰王后马克西玛挽着丈夫威廉·亚历山大的胳膊,面对媒体的镜头,在巨型画框后摆pose。这家画廊正在展览荷兰17世纪的经典画作。威廉·亚历山大夫妇正在对德国进行为期两天的国事访问,这是第一天。“(王后衣服的)红色很不错,就是和外面铺设的红地毯有点撞色。”

  • 标签: 国王 亚历山大 美术博物馆 17世纪 国事访问 威廉
  • 简介:1987年10月我去北京探望族叔祖钱昌时,他向我谈了解放前夕周总理怎样把他从香港救回北平的回忆。下面是族叔祖钱昌的自述:我知道周总理很早,而见面却较晚,那是1945年9月,毛泽东同志赴重庆谈判之时。恩来同志才思敏捷、气度非凡、机智热情。特别使我惊奇的是,他对世界政坛知识的广博,令人钦佩不已。1949年6月,我从英国到达香港,与夏衍、乔冠华取得联系,谈到资源委员会在大陆的全体人员决

  • 标签: 周总理 资源委员会 香港 解放前夕 毛泽东同志 乔冠华
  • 简介:自五十年代至“文革”前夕,北海公园的画舫斋、陟山桥桥西的半山阁和第二美术服务部的二楼和平画店是集中展览当时北京市为数不多的书法名家的书法篆刻作品的固定场所。北京书法研究会是这些老人从事工作的正式组织。在《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张伯驹先生名下有下列文字:“张伯驹,河南项城人……建国后,曾创办古琴研究会、北京书法研究会,任会长。又历任中央文史馆馆员、北京京剧艺术研究社副主任委员等。”

  • 标签: 书法篆刻作品 研究会 “文革” 五十年代 北海公园 正式组织
  • 简介:塞外延庆是古老的山城,城东南的古刹灵寺,历经两年时间的修复工程,2000年8月已全部完工。在典礼仪式上,有四位潭柘寺高僧在修葺一新的大雄宝殿为佛祖释迦牟尼金身开光,这是京郊宗教界的一件盛事。

  • 标签: 佛祖 释迦牟尼 高僧 宗教界 外延 仪式
  • 简介:关于何廉,最早是读胡适日记和.《独立评论》“编辑后记”了解的。胡适第一次和何廉会面是在1931年2月12日。《独立评论》创刊后,何廉也是撰稿人之一,他自己曾说:“我们两人(指和翁文灏)在该刊创刊初期,常为之写稿,募集资金以维持刊物的经营,该刊召开的双周会议常在胡适寓邸或清华俱乐部举行。”

  • 标签: 何廉 《独立评论》 明月 1931年 募集资金 胡适
  • 简介:荣辱与共中国从1966年开始.经历了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这场浩劫对中国的科学技术是一场巨大的灾难。科技管理瘫痪,研究机构被肢解,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被迫停止科研工作.下放到农村或厂矿劳动.有的甚至被判冤狱.中国的科技发展遭到严重破坏。

  • 标签: 荣辱 科学技术工作者 文化大革命 科技管理 研究机构 科技发展
  • 简介:<正>宋氏家族,在中国近代政治舞台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影响中国政治前后长达半个多世纪。上海孙中山故居现珍藏着一幅宋氏全家(见封三),此照片是所知现存的唯一的一幅宋氏全家。但此照片既无说明,亦无确切的年代,现我们根据有关资料,试探讨一下此照片的年代问题。这张照片上共有八人,分别是父亲宋嘉树、母亲倪桂珍,以及他们的六个子女,宋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良和宋子安。宋嘉树,字耀如,海南省文昌县人。早年参加

  • 标签: 宋庆龄 所知 三姐妹 孙中山 故居 母亲
  • 简介:地处豫南大别山腹地的新县,境内山峦起伏,河谷纵横,自然条件差,要在这里架线办电不仅施工造价高出平原地区几倍,而且施工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具有老区光荣革命传统的新县电业人,发扬团结苦干、顽强拼搏的精神,攀峭壁、穿峡谷、涉湍流,披荆斩棘,将一根根电杆竖起,一条条线路架通,用心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动人乐章。相继建成110千伏变电站1座,35千伏变电站7座,变电总容量扩大到12095千伏安,投运高压输电线路745-9公里,低压线路1100公里,形成四通八达、村村相联的新县电力网络,使全县乡村通电率达到100%,户通电率达96%。为了实现村村通电的美好夙愿,新县电业局几届领导班子和广大

  • 标签: 发展略 电力事业 农网改造 县电业局 高压输电线路 明珠
  • 简介:漳州市华安县新圩镇位于北溪中游。江的两岸有三座土楼.即左岸的启丰楼、鳌凤楼和右岸的高明岩楼.在山巅之上形成三角鼎力之势。夜晚,船行江中.望土楼里透出的灯光.若巨星挂天.“三星拱”.是华安土楼群中的奇葩。

  • 标签: 土楼 三星 华安县 漳州市 灯光
  • 简介:民国年间,在华剃度为僧尼的洋人很少,而神秘的犹太裔怪和尚空就是其中之一。他在中国政治史、对外关系史和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佛教史均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但中国的传记工具书均未收其传,特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编写的《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未收其传记条,而大部头的《上海宗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中佛教部分亦未言其人,所以值得一提。空,1879年4月4日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南达努贝河岸的小镇帕克斯,名伊格纳茨·陲比施。其人黑色卷发,褐色眼睛,身材瘦高。其父纳坦·陲比施是个生意兴隆的犹

  • 标签: 民国时期 犹太人 匈牙利 小乘佛教 传记工具书 中国佛教史
  • 简介:这篇论文关注了《世杯》四个故事的第三个故事,“走安南玉马换猩绒”(帕特力克·汉南(PatricHanan)将其翻译为“在去越南的途中,一匹玉马和猩红丝绒相互交换”)。很可能回溯到17世纪60年代,有一位自称“酌园亭主”(或日“酌园亭的主人”)的作者,将本故事从一首诗写起,暗示了整个故事的主题,其最后两行如下.

  • 标签: 边界问题 叙述 帝国 60年代 17世纪 故事
  • 简介:李苦禅当过农民,上过大学,当过车夫,更是早就出名了的教授,国画大家。世人或知其一,或知其二,却少有人知道李苦禅也入过大狱。

  • 标签: 李苦禅 民族气节 爱国 丹青 国画
  • 简介: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王玉山先生为晋剧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他在晋剧发展史上,不论是中路梆子或北路梆子均应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精湛的表演艺术至今仍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闪耀着晶莹的光彩,给人留下难以忘却的印象.

  • 标签: 王玉山 反徐州 三上轿 毕生精力 《秦香莲》 跷功
  • 简介:这是一张彭德怀与妻子浦安修的结婚纪念,但并不是在延安的窑洞里举行婚礼时的,而是结婚三年后浦安修来到太行山看望丈夫时的。

  • 标签: 彭德怀 太行山 陈赓 延安 窑洞 婚礼
  • 简介:钱基博别号潜庐,字子泉、哑泉,号老泉,江苏无锡人。生于1887年,殁于1957年华中师范学院(现为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任上。他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教育家。钱基博一生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经学通志》、《现代中国

  • 标签: 钱基博 钱钟书 生平 家庭教育 人格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