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我国古代的“文化”,主要指文治、教化和礼乐章典制度。近代的所谓文化。是指与自然相对称的人类文明,其内涵相当宽泛,可以划分为广义的(大)文化和狭义的(小)文化。从广义上来说,文化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即一切非自然的人类创造物。它包括物质文化(技术、工具等)、

  • 标签: 文化寻根 宁夏 人类文明 社会物质文明 “文化” 精神文明
  • 简介:作为老苏州的我,早就听说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张士诚在苏州建立根据地,自称吴王,与朱元璋抗衡。1367年张士诚兵败被俘,自缢身死。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明朝。洪武帝为巩固政权,下令将苏州城内原来支持和拥戴过张士诚的士绅商贾没收家产,责令全家迁徙到外地垦荒屯田。老人告诉我,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洪武赶散"。《金湖县志》《建湖县志》《阜宁县志》《滨海县志》等明确记载,"明初,相当一部分姓氏从苏州等地迁徙境内”。

  • 标签: 洪武 苏州城 张士诚 朱元璋 县志 迁徙
  • 简介:四川不仅以雄、奇、幽、秀之风景闻名世界,还以其悠久的历史为世人所重。1986年在沱江流域的广汉三星堆,出土文物震惊了当今世界。正如川籍老将军张爱萍题曰:“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笔者今仅就沱江流域古先民的活动作一个古蜀寻根的阐述。

  • 标签: 将军 张爱萍 三星堆 出土文物 沱江 江流
  • 简介:人们常说,“五百年前是一家”,“家”在哪里?“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首代代相传、唱了六百多年的歌谣,曾让多少移民江南塞北、漂泊海外的槐乡子孙后代流下思乡的泪水,梦系魂绕地眷恋着故乡之根呢?元朝末年,中原...

  • 标签: 大槐树 寻根祭祖 山西洪洞 朱元璋 大规模移民 明初统治者
  • 简介:<正>台湾粘氏与福建粘氏原为一家,都是金代秦王粘罕的后裔。粘罕汉名宗制,于金建国有大功。后世子孙南徒福建部分支属,移居台湾省仍姓完颜氏,今值台湾粘氏渡台二百周年,返回大陆寻根谒祖,兹将详细情况记述于下:一九八八年五月十五日上午,粘氏渡台两百周年的后裔,以台湾粘氏宗亲会会长粘火营为首的《台湾粘氏谒祖恳亲团》一行三人,以崇敬祖德,追本溯源,殷殷族情,来到祖地晋江县衙口“粘氏大家祠”谒祖恳亲,受到县、乡、村政府领导和衙口中心小学和幼儿园、南音社、老友会以及祖地宗亲五百多人的热烈欢迎。

  • 标签: 台湾省 粘罕 宗亲会 金代 汉名 幼儿园
  • 简介:江南名城无锡郊外的惠山上,宋代著名词人、文学家秦观的墓道早就修整一新,松竹环绕、花草点缀,成为太湖畔惠山风景区一处人文景点。秦观墓曾长期湮没无闻,它被发现是在24年前……1982年深秋的一天下午,著名的美籍华裔记者秦家骢与姐姐秦家英在惠山山麓丛林中寻寻觅觅,几经周折,终于找到高祖秦观的墓。那荒芜颓废的“秦龙图墓”已被野草藤萝与灌木丛淹没。如没有当地几位上了年纪的居民引导,墓还真的不太好找呢。

  • 标签: 秦观 人文景点 美籍华裔 文学家 风景区
  • 简介:词起于唐,盛于宋,而衰于元明;到了清代,词的创作和研究又重新活跃起来,词家辈出,词作繁富,词坛上出现了不同的流派,词论上主张各异,创作上风貌纷呈,加上大量地整理编印词集、词选、词话,一时景象繁荣,蔚成大观,被人们称为词的

  • 标签: 浙西词派 词论 词选 词集 词家 朱彝
  • 简介:<正>Sinceitsfoundinginthe11thcentury,theSa-skya-pahasbeenpartofTibetanBuddhism.Inthe13thand14thcenturies,thissectdevelopedintoadominantpoliticalpower.ItsleaderwasevenappointedtoanofficeinthecentralgovernmentthatwasresponsibleforadministratingBuddhistaffairsinallofChina.Historically,thisleaderplayedaroleinTibet’ssurrendertoMongoliaduringtheYuanDynastyinthemiddleofthe13thcentury.

  • 标签: 萨迦派
  • 简介:葛逻禄是来历久远的西北古族。唐朝先后隶属于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蒙古崛起于漠北时期,葛逻禄主要分布在北庭西北、阿尔泰山以西。成吉思汗西征,葛逻禄与回鹘率先归附,并追随蒙古,逐步进入中原。在中国历史与文学史上,元人遁贤是仅见的葛逻禄文学家,有诗集《金台集》、笔记《河朔访古记》传世。

  • 标签: 诗人 阿尔泰山 成吉思汗 中国历史 文学史 文学家
  • 简介:听到人们为庆祝抗战胜利燃放的鞭炮声,我也不禁怦怦心跳.经历了八年的流离转徙,不知不觉中我已从风华正茂的青年走到了中年.一个朦胧的意念开始在脑子里瞻顾徘徊,我开始考虑今后生活的问题了.刘骥仿佛年轻起来了,他精神抖擞地邀请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准备欢迎抗日将士的凯旋归来.他又开始雄心勃勃地准备和筹划商业的发展、经济的复苏和繁荣等等;他又有络绎不绝的宴会、洽谈、应酬、奔走,他常常出外难归.我不能,也不忍将丈夫久久拴在身边,以束缚他鲲鹏的长翅.我自己应该做我要做的事情.曾做过那么多令人神往、兴奋而美妙的梦,如今要逐一去寻觅和实现,我并不比刘骥清闲.

  • 标签: 抗战胜利 要做的事情 追求创新 美国兵 开始考虑 《霸王别姬》
  • 简介:<正>历史的回顾“新小说”涉足法国文坛是五十年代中期的事。当时,崭露头角的一批新小说作家,从边门进入出版界,借助几个近乎第二流的出版社出版了他们的得意之作:象罗布——格里耶的《橡皮》(1953)、《窥视者》(1955)、《妒忌》(1957);比托尔的(《途经米兰》(1954)、《时间的支配》(1956)、

  • 标签: 新小说派 格里耶 五十年代 萨洛特 小说家 窥视者
  • 简介:2015年4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了《江苏地方志》杂志2015年第1期刊发的刘宗意先生研究论文《史前"湖熟文化"——那时有个大湖》。长期业余从事南京历史文化研究的刘宗意先生,依靠熟练的电脑网络技术,借助互联网上的文献资源、地图资源和各种软件,对南京文化的起源进行了新考证,并绘制出论证所需的地图,提出最新见解:史前秦淮河盆地曾经是个大湖,"古秦淮大湖"才是南京文明的摇篮。

  • 标签: 遗址公园 史前文化 江苏地方志 刘宗 历史文化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
  • 简介:清末词学,常州词在理论上占据主导地位,浙西词虽在常崛起之后逐渐衰落,但此时并未淡出视野,仍然影响着清末词学理论与创作,并呈现出浙常二渐趋合流的趋势。处于这样词学背景下的文廷式反而不受二牢笼,能以客观公允的态度对浙常二进行批评,并要求济以辛刘之豪健来挽救当时词坛的创作之失,故能以为数不多的词作卓然特立于清末词坛。可以说,文廷式是清末词坛的一个另类,他的出现昭示着清末词学内部的自救、自振、自新,也暗示着词学即将要跳脱出传统的羁绊,发生一次重大的变革。

  • 标签: 文廷式 词学 浙西词派 常州词派
  • 简介:西山会议的“联蒋倒汪”策略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内的右派分子就活跃起来,竟与帝国主义和反动军官相勾结,于8月20日,在中央党部门前暗杀了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11月23日,以邹鲁、谢持、林森、张继、居正等为首的国民党老右派,又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孙中山灵前召开了非法的一届四中全会(即西山会议),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并宣布广州的国民党中央为非法,后又在上海成立了自己的中央党部,公开制造分裂,这就是西山会议。在西山会议上,他们着重分析了广州的政治形势,研究了对待国民党领导人的态度,确定了一个“联蒋倒汪”的策略。要拉拢和利用蒋介石,集中力量打击汪精卫。12月4日,通过了“开除汪精卫党籍六

  • 标签: 蒋介石 西山会议派 国民党左派 汪精卫 共产党人 孙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