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作”、“做”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两个字,可是在一些报刊以及志书、年鉴中,经常会有使用不当、出现错误的情况。例如:把“作贡献”误作“做贡献”;“作指示”误为“做指示”;“做准备”误作“作准备”等等。

  • 标签: “作” “做” 用法 使用频率 现代汉语 报刊
  • 简介:甲骨文"■(鬱)"過去多認爲是人名或方國名。本文對甲骨文"鬱"字用法做出了新的解釋,認爲甲骨文"鬱"表示一個與軍事行動有關的動詞,與古代的伏擊戰術有關。本文還對相關幾版疑難甲骨卜辭作了新的闡釋。

  • 标签: 甲骨文 伏擊戰術
  • 简介:“及’’在上古有实词和虚词两种用法,本文考察上古汉语中“及”字的虚词用法,同时拿它与用法相近的另一个虚词“”字进行比较。使用的语料来自《诗经》《尚书》《国语》《春秋》《左传》〈论语》《孟子》《墨子》《韩非子》《商君书》《战国策》等11种先秦文献。

  • 标签: 虚词 上古汉语 用法 语料 先秦文献 实词
  • 简介:一、逗号、顿号表示并列词语之间停顿的区别逗号和顿号都表示停顿,但逗号表示的停顿长,顿号表示的停顿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没用顿号,但当并列词语较长或其后有语气词时,为了表示稍长一点的停顿,也可用逗号。两者的使用可灵活掌握。

  • 标签: 用法比较 标点符号 并列词语 逗号 顿号 语气词
  • 简介:从殷商甲骨卜辞到西周青铜器铭文,否定词不仅数量有所增长(增加了'无'和'亡'),而且用法也趋于复杂。弄清这些变化和发展,是汉语史研究应当解决的问题。否定词包括否定副词、否定性无定代词和动词,主要构成部分是否定副词。这些不同类的词词形相同(表现为字形相同),彼此意义联系紧密,所以一般在讨论否定副词时会兼及无定代词和动词。否定副词是一个封闭的类,可以逐一加以研讨。据笔者调査,西周铭文共有10个

  • 标签: 否定词用法 铭文否定词
  • 简介:<正>"亡"字甲骨文中已见,关于其词性,各家一致肯定的是用为否定动词。如管燮初谓"叙述征伐、田猎及日常生活的动词大部分是外动词,如正、伐、敦、逐、获、擒、令、乎、又(有)、亡";[1]陈梦家谓"‘亡’义为‘无’或‘没有’,乃是动词";[2]张玉金在《甲骨文语法学》中将"亡""出、在、有、丧、死"等一起列入了"存现消失动词"下;[3]沈培说"现在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能证明卜辞中有的‘亡’已通用为副词‘毋’。这样,像‘多祖亡害我’的句子结构就应当是……动宾结构‘害我’作动词‘亡’的宾语"。[4]。

  • 标签: 周金文 陈梦家 张玉金 否定副词 动宾结构 指代词
  • 简介:“则”是古汉语中一个常用的虚词,然关于其词性、始见时间、具体用法等都还存在着下同程度的分歧。过去或认为连词“则”甲骨文中已见,但今天多数人已不同意这一看法。作为连词“则”应始见于两周金文中,其在两周金文中的用法代表了它早期的应用情况,对汉语史研究具有参考价值。两周金文中的虚词“则”均当视为承接连词,具体则有出现干具有顺承语义关系的语句中帮助表示时间上的承接、出现于假设复句中帮助表示事理上的承接、出现于具有对比关系的复句中帮助表示对待关系三种不同用法

  • 标签: 金文 承接连词 假设复句
  • 简介:“之”字是古代汉语中最常见的词汇之一,也是《庄子》书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它词性多样,用法灵活复杂。弄清“之”字的动词用法和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翻译,对深入理解庄子的思想体系及《庄子》一书的文本内容、语法特点、修辞手法均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对通行的有关《庄子》一书的各种注本中,某些“之”字的用法及翻译提出质疑,以期见教于大方之家。同时提出用古人观念还原辨析古人的语言的研究方法。

  • 标签: 《庄子》 用法 特殊性
  • 简介:在年鉴编校工作中,按照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规范数字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工作环节。近年来,《镇江年鉴》重视规范数字用法的工作,使年鉴编校质量有所提高。本文就此问题谈一点体会。

  • 标签: 年鉴 杂谈 镇江 出版物 执行 数字用法
  • 简介:<正>一、说形甲骨文中有一个写作从辛从殳的字,辛字写成长三角形,是辛字构形的最早形态。①孙诒让释为“报”,又怀疑“为设之省”,②王襄“疑古酌字”,又疑为“凿”字,③郭沫若“疑是毁字”,④于省吾先生从孙诒让说释为“设”,认为字所从之辛乃言字初文,后变为从言,兢字、燮字本从辛,后变为从言的

  • 标签: 甲骨文 孙诒让 卜辞 三角形 辞例 古文字研究
  • 简介: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并延续的传统,蕴含着人类存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然而在如今时代、权力、商业等因素的操控中,遗产成为了一种被出售的传统,特别是20世纪以来大规模的群众旅游,为这一传统的出售提供了巨大的消费群。以遗产作为品牌的遗产旅游,一方面体现了这种传统现代的并王;另一方面,旅游者对遗产传统文化的消费本身根植了现代性对这一文化的损害,如何消费传统的问题成为了关系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 标签: 遗产 旅游 遗产旅游 传统 现代
  • 简介:宗族集体:结构实践[美]苏拉米兹·帕特、杰克·帕特著杨榕生译钱杭校编者按;本文是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人类学系苏拉米兹·帕特(SulamithPotter)和杰克·帕特(JackM.Potter)教授夫妇所著《中国农民:一种革命的人类学》(CH...

  • 标签: 宗族 结构主义 马克思主义 集体化 集体财产 社会主义实践
  • 简介:谈历史的目的手段的问题,是个知易行难的事。当年在土默川插队的时候,冬闲没事,知青聚在一起"灰撇",说起农民之苦,干部之横,政策之苛。大家说来说去,似乎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只有掌权一条路。而要有权,就得当官,至少得当到旗委书记;而要当官,就得入党;要入党,就得说空话、套话、假话;光说还不行,还得干。可你执行政策,就免不了损害农民利益。这个是坎。华子发表高见:"主席说:

  • 标签: 思维 文革 农民利益 政策 入党
  • 简介:浮生多变化,外事有盈虚。藏历新年是西藏众多节日中最隆重、最富民俗气息的节日,同时在岁月的流痕中发生着润物细无声的变化。传统现代,怀旧时尚,在年味变淡的今天,藏历年却在守旧创新中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和浓厚的年味。

  • 标签: 藏历新年 变与不变 时尚 节日 年味
  • 简介:青年毛泽东崇敬和仰慕胡适,年轻的胡适也支持和赞赏不出国而是留在国内研究问题的毛泽东。然而,胡适毛泽东的交往,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飞速发展而最终"道不同,不相为谋"了,直至最终走向了势不两立……

  • 标签: 青年毛泽东 胡适思想 中国共产党 研究问题 批判 湘江评论
  • 简介:本文以奥都刺合蛮、阿合马、倒刺沙为例,分别论述了蒙古国时期、元初及元中期回回官员汉人士大夫之间的关系。此外,在充分挖掘元杂剧的基础上,就伊斯兰教(“回回法”)“汉法”在民间社会的冲突亦作了勾勒,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元代伊斯兰教作为外来文化在遭遇主流文化——“汉法”时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以及由此所产生的重要结果。

  • 标签: 元代 伊斯兰教 汉法 冲突
  • 简介:2012年,中美两国领导人都提到了各自国家的梦想,中国梦美国梦是对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两个国家的执政理念,对二者进行比较无疑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本文按照比较的原因、中国梦美国梦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论基础的科学性、中国梦美国梦的具体区别、从比较中得出几点启示等方面对中国梦美国梦进行比较研究。

  • 标签: 中国梦 美国梦 比较 启示
  • 简介:对文明和文明史深刻而独到的认识,是麦克尼尔史学成就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学理而言,麦氏英国著名史学大师汤因比有着密切的关联,故而,就他们之间的学术关系加以梳理、辨析,不仅对认识麦氏本人史学主张和成就大有助益,亦可从一个特定角度和层面对20世纪西方史学在有关世界史研究领域的传承、变革发展有更为清晰的了解把握。

  • 标签: 麦克尼尔 汤因比 文明史 《历史研究》 《西方的兴起》
  • 简介:东汉贾逵以经学名家,但是他在史学上做出了贡献,曾班固共述汉史,后人对贾氏这方面的成就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 标签: 史学 东汉 班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