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联合国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文化是我们之所以为人,是我们能够不断地从最开始一直走到今天奔向未来的想象跟创造力所在。我们力图以不同的形式去传递文化,以传递文化去开拓新的生活。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省委外宣办、省旅游局、贵州广播电视台、黔南州旅游局承办的第七届“听多彩之声说魅力贵州”全国50家广播电台著名主持人走进神奇黔南采访大型直播活动。

  • 标签: 广播人 直播活动 黔南州旅游局 交通广播 节目部 内容和形式
  • 简介: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新县广播电视事业过去发展较为缓慢,直至90年代初,新县境内仅有一座功率为300瓦,始建于1979年的西寨电视差转台,开始省电视台节目的转播,没有自办节目。全县17个乡镇,197个行政村,就有8个乡镇、111个行政村收看不到电视节目,收视率不及35%;全县32万人口,有12万人收看不到电视。为改变这种落后面貌,新县广播电视局采取了“向上级要一点,财政拨一点,自己筹一点”的三点发展措施,发扬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老区精神,强攻硬上,使广播电视事业取得长足发展,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振兴发展之路。新县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牵动了各级领导的心。1995年,当老区新县广播电视争

  • 标签: 广播电视局 广播电视事业 电视节目 自办节目 有线电视网 电视差转台
  • 简介:一、一个未圆的梦:广州建台广播事业未传人中国以前,国民党人为唤起民众的支持,已经办了很多报刊来宣传自己的主张。无线电传人中目以后,国民党人意识到了利用广播作政治宣传的好处。而最早有意创办国民党的广播事业并付诸实践的即是陈果夫。1924年,陈果夫受蒋介石委托,正在上海为黄埔军校采办军用品。当时,广东革命政府在孙中山领导下实现了国共合作,革命形势日益高涨,但桂系、滇系等旧军阀的军队仍盘踞在广州附近;英帝国主义也在暗中干涉。广东形势复杂,革命急需扩大影响。当陈果夫在上海偶然听到开洛公司(美商所办)的广播后,立刻敏锐察觉到利用其作政治宣传的价值。他认为,用无线电广播作宣传与教育,比办报要得力得多。

  • 标签: 中央电台 广播事业发展 中央广播电台 国民党 指导委员会 蒋介石
  • 简介:14年的全民奋起抗战的艰苦岁月中,中国的广播,包括国民政府官办广播电台、民营广播电台以及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人民广播电台,克服重重困难,为全民抗战呐喊,为动员和激励全国军民抗日救亡斗志和增强世界进步力量的反法西斯斗争发挥了积极作用,写下了中国广播史上难忘的悲壮一页。

  • 标签: 人民广播电台 中国共产党 全民族抗战 呐喊 反法西斯斗争 国民政府
  • 简介: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随着无线电广播的诞生、发展,苏州评弹成为无线电广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一些商家借助苏州评弹在无线电广播播送商业广告,评弹艺人也凭借无线电广播一举成名。无线电广播播放的三弦叮咚声回荡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成为这座现代化都市的一道独特风景。

  • 标签: 近代上海 无线电广播 苏州评弹 都市文化
  • 简介:广播传入中国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1923年1月1日,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办了中国境内的第一座无线广播电台。1926年10月,刘瀚创办了中国人自己经营的广播电台──哈尔滨无线广播电台。1927年4月,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出于“宣传主义”的需要,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928年3月议决设立中央广播电台,由陈果夫负责筹办。当年8月1日,建成播音。1931年11月建成功率75千瓦的“东亚第一,世界第三”的强力发射台,不但覆盖大部分国土,还远播美、澳、印、苏。1937年11月,日本侵略军攻陷南京的前夕,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西迁重庆。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5月在南京恢复播音。1949年4月,因国民党政

  • 标签: 中央广播电台 国民党 民国时期 小朋友 女播音员 蒋介石
  • 简介: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一名终身从事广播电视史教学工作的人,深感有责任将日本帝国主义者在中国广播史上写下的侵略罪行告知国人。众所周知,1931年,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逐步侵占了我国东北地区的广大领土。日本对我国广播主权的侵犯和在我国开办殖民广播的历史,

  • 标签: 广播领域 罪恶行径 帝国主义者 中国广播 广播事业 汪伪政权
  • 简介:时代与环境的变化对传统媒体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趋式微的传统媒体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打通各环节之间的屏障,需要对传统媒介理念的革新和新元素的引入,并以互联网思维重新构建新型的信息传受方式、用户关系及盈利模式,寻求新媒体夹击之下的自身突围。

  • 标签: 传统媒体 互联网思维 媒体融合
  • 简介:2014年5月29日,广西地情移动传播平台启动新闻发布会在南宁广西方志馆举行。广西地情移动传播平台由自治区天地方志办公室与广西专家咨询服务协会携手共建,依托政府公众信息服务平俞——魅力广西,率先在全国探索地方志资源移动化、智能化,打造“智慧方志”创新服务体系。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负责提供地情信息,广西专家咨询服务协会负责信息采编和平台管理。该传播平台是广西地方志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西地情网的延伸和拓展,是贯彻落实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广西地方志事业发展和繁荣的具体举措。

  • 标签: 传播平台 广西 地情 地方志工作 专家咨询服务 创新服务体系
  • 简介:2011年4月14日至15日,广西广播电影电视局在南宁举办全区广播影视史志编撰业务培训班。区直属单位、各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史志工作人员以及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局机关各处室的相关负责人,共75人参加培训班学习。14日上午的开班仪式由广西广播电影电视局副局长黄著诚主持,彭钢局长讲话,广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李秋洪到会祝贺并讲话。培训班邀请了广西地方志办公室的三位专家给学员讲授新编地方志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资料长编的编写、文体文风和行文规范等有关知识。广西广播电视学会常务副会长苏新生作总结讲话。

  • 标签: 业务培训班 广播影视 史志 广播电影电视局 南宁 编撰
  • 简介:读《丹珠文存》散文卷,既是一次文化之旅,又是一次与作者的心灵对话。读完全书我给本卷取一新名——《互动的灵思》。

  • 标签: 散文 文化 对白 空间 心灵对话
  • 简介:战国楚都的迁徙体现出楚文化中心的移动。秦末起义中最显著地表现出政治能动性的地区,是所谓"西楚"和"东楚"地区。陈胜、项羽、刘邦相继于此起事。项羽又在这里确立了政治军事基地。如果对垓下"楚歌"进行地域定位,自然应当首先考虑这一地区。《铙歌十八曲》中的《巫山高》,可能也是出身于这一地区的军士的作品,应当引起"楚歌"研究者的重视。

  • 标签: 战国秦汉时期 西楚 铙歌十八曲 九郡 巫山高 文化重心
  • 简介:2012年,历经近五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结束后,中山市人民政府正式向公众公布了558处不可移动文物名录。本文在介绍了中山市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现状及保护情况后,对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陈述和分析,希望为广大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专家、学者和热心人士提供一些思路。

  • 标签: 不可移动文物 文物保护 城市建设 物权法
  • 简介:民族地区节目主持人作为大众传播的代言人,对受众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无意识的积淀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节目主持人应熟练掌握主持人语言艺术的规律和特性,从而增强节目的传播效果。

  • 标签: 民族地区 主持人 语言修养 广播电视
  • 简介: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文物的活化利用工作.深圳市龙岗区作为深圳市的文物大区,在文物活化利用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本文通过介绍龙岗区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活化利用的几处案例,进而引发对活化利用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思考,以期对其他地区开展文物活化利用工作提供相关经验.

  • 标签: 龙岗区 非国有 文物 活化利用 刍议
  • 简介:在中国青藏高原的东北部,祁连山南麓的湟水之滨,有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人们称之为"土族之乡"。这就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

  • 标签:
  • 简介:文物摄影是文物普查和保护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既要满足普通读者的了解与欣赏,又要符合文物专家和研究人员的科研要求。了解文物摄影的特性是拍摄优秀文物摄影作品的前提。因此,文章结合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中摄影工作,介绍摄影器材的选择,分析光线在文物摄影中应用,举例介绍在拍摄不同质地文物时的方式方法。

  • 标签: 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 文物摄影 摄影器材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