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石涛名言“笔墨当随时代”阐明了笔墨对中国画生命的关键性。在过去的数百年中,艺术家们从不同的角度诠释和延伸着他的观点。

  • 标签: 笔墨 中国画 艺术家 石涛
  • 简介:翻开中国绘画史,可以看到中国各个时期的绘画艺术都具有高度的程式性。从远古的石器时期彩陶制品上绘制的各式纹样,到殷商时期青铜器上铸造的各色线条与纹饰,再至汉代的漆画与帛画上出现的各种图案纹理,最后到后世传统中国画中的各种线描与皴法等等,都具有高度的程式化特征。同时,这些具有程式化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又具有抽象性、装饰性以及写意性的艺术特征。

  • 标签: 笔墨程式 形成方式 艺术特征
  • 简介:同为五四运动中名人的胡适和周作人,曾经有过一场笔墨官司,那就是发生在1920年初的一场关于新村运动的论争。周作人之所以在五四时期声名鹊起,一方面是由于他倡导“人的文学”,系统地把欧洲文学史和文艺思想介绍进来,另一方面是由于他第一个在中国宣传日本武者小路实笃的新村主义。他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和演说,对这种乌托邦性质的新村组织津津乐道,并在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和学生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周恩来1971年夏天接见日本客人屋崎秀树时,讲到他在南开大学读书时曾邀请鲁迅去天津演讲,可是“鲁迅到了那天忽然有事走不开,来了代替他的周作人。他讲的是关于‘新村’的事,也提到武者小路实笃,讲得非常有趣。”周恩来回忆的这次演

  • 标签: 周作人 新村主义 胡适 个人主义 新村运动 新生活
  • 简介:20世纪末,中国美术界因'笔墨'问题争讼不息,两位大师级人物成为关注焦点,先有吴冠中提出'笔墨等于零',后有张仃回应'守住中国画的底线',争论延续至今。张、吴之争,让美术界许多人感到意外,因为在人们的印象中,他们一直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且都以思想解放、艺术观念前卫著称。那么究竟是什么使他们由挚友变成论敌?这一切又意味着什么?艺术史上,同一圈子的画家因见解和趣味的不同而发生争执,最后分道

  • 标签: 仃吴冠中 同路人聚散 吴冠中笔墨
  • 简介:本文标题是画人语,引用于此相信读者不难理解吧。广州市越秀区是历史悠久的老城区.她的历史沿革和大量资料早经确认她是广州市的发源地。这一点很重要,假如说越秀区向来是广东省、广州市的行政中心、商业中心、金融中心、科技文化中心,又是华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那么上述诸种

  • 标签: 越秀区 商业文化资源 广州市 商品市场 商贸旅游
  • 简介:末代皇帝溥仪,是举世瞩目的传奇历史人物。近年,事涉"末代皇帝"生前身后的纠葛不断,一桩由撰写末代皇帝引发的名誉权官司,再次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早在2007年6月14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就作出二审终审判决:贾英华被侵犯名誉权案成立,贾获赔十万元。按照人民法院判决,败诉者还应在《人民

  • 标签: 名誉权 溥仪 三十年 中级人民法院 皇帝 著作权
  • 简介:在书画界,我一直敬仰马万里先生,不仅因为马老在中国书画界的卓著成就及显赫声望,更在于其不随俗流的人格特征与思想境界。2012年9月,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美丽广西书画集》,我荣幸与马老的作品一同入选。同年10月,我受聘于广西文史研究馆,据说马老生前亦是该馆前辈。可见,我虽未与马先生谋面,想来却也是有缘的。马万里先生的艺术人生令人仰止。其出生儒医名门,自幼聪慧,痴心笔墨,情结书画篆刻,早年便师从江南大儒、前清翰林院编修钱名山。十七岁时考入南京美术专科学校,1924年以“一马当先”的优异成绩留校任教,次年春即在南京举办个人画展。后移居上海,与钱瘦铁、柳子谷等创办蜜蜂画社。

  • 标签: 书画作品 艺术人生 万里 笔墨 广西文史研究馆 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