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方志近2000年的发展历史表明,方志从萌芽期到成长期再到鼎盛期,实质上就是修志制度逐步成熟的过程。从汉武帝时代开始,就曾诏令全国将“计书”、“地志”按时上报,交太史掌管。隋大业中“普诏天下诸郡,条其风俗物产地图,上于尚书。”创立了官方修志格局。唐代则更令全国各州府每三年一造图经,报送尚书省兵部职方。到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创置九域图志局,是为国家设局修志之开端,也是中国方志制度化的一个里程碑。正是在两宋时期,方志步入了成型期。

  • 标签: 方志 修志工作 图经 物产 汉武帝 宋徽宗
  • 简介: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通信、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在全球兴起,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已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全球信息化已成为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随着科技进步,地方志办以外的其它部门,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统计局、经济研究中心,也开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收集、保存、整理历史资料,历史资料地情资料已非志办独有。社会越来越信息化,网络发展神速,地球越来越小,

  • 标签: 地方志 续修工作 编纂工作 中国 信息化 资料搜集
  • 简介:今年七月十一日,笔者应全国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筹备会邀请,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隆重纪念活动。北京之行,我的第二项任务就是考察了解明代宦官第二个集中安葬处——北京西山模式口。这里著名宦官李童、田义、温祥的历史杰作可用一顺口溜来表达:“田义墓的石工,法海寺的木工,承恩寺的地工”。明人王廷相谓“西山三百七十寺,正德年中内臣作,华缘海会走都人,碧构珠林照城郭”。可见凡研究中国宦官史者,不到西山是为憾事!

  • 标签: 郑和研究 北京人民大会堂 课题 太监 纪念活动 郑和下西洋
  • 简介:自上个世纪末以来,教育界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无不大力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强调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能动性,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与之很好协调的是我们的道德教育,基本上还是以灌输为主,基本上还是以被动的说理教育、强制的纪律教育为主。

  • 标签: 诚信道德建设 自我教育 教学理念 民族精神 中学
  • 简介: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高度,它为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新的实践课题

  • 标签: 十六届六中全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