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成立于1930年3月2日,迄今60周年。中国新文学从“五四”时期进入“左联”成立时期,文学观念产生重大变革,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作家具有越来越大的吸引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创作实践相结合,形成一股主流,即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或称“普罗文学”),它实现了“五四”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的转变。

  • 标签: 左翼作家联盟 “左联” 中国 福建 文学革命 “五四”运动
  • 简介:福建华侨华人闯荡海外,历尽艰辛。100多年来,不少人在波诡云谲的商海中,凭着非凡的智慧和胆略,掘金刨银,独领风骚,为居住地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并因此被业界誉为“大王”。

  • 标签: 华侨华人 海外 经济发展 居住地
  • 简介:福建是我国著名侨乡,祖籍福建的华侨和外籍华人有800多万人,分布在全世界5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约90%居住在东南亚各国,也有一小部分侨居美洲、欧洲、大洋洲以及东南亚以外的亚洲国家。在东南亚国家中,又主要分布在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泰国、缅甸和越南

  • 标签: 华侨社会 福建 互动关系 出国 发展阶段 社会分期
  • 简介:(一)关于新诗形式问题的通信20多年前,我曾与北京大学林庚教授通过一次信。那是1983年3月,笔者在一次"林庚先生与新格律诗创作"的讲座以后,草成《借鉴文言诗的句式,建立新诗典型诗行》,于5月8日寄林庚先生,并就新诗诗行的"半逗律"问题,向先生请教。林庚先生认为古代律绝中,五七言是其典型诗行,因而主张新诗也必须建立典型诗行,每句可在9—11字之间,一般不超过13个字;顿数大抵整齐,但中间应有短暂停顿,称为"半逗律"。笔者非常赞同先生的主张与创作尝试。

  • 标签: 林庚 诗行 诗创作 律绝 七言 形式问题
  • 简介:日本占领时代台湾的女性,受到日本式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双重约束,认为女性应该培养服从、坚忍、谦逊、温婉等美德,凡事以男性的意旨唯命是从。因此,战前出生的台湾女性艺术家,谨守教诲、少有开创,导致她们的作品普遍缺乏艺术风格的变化,不论媒材一般倾向于清秀柔丽的唯美风格,或多数为闲暇消遣的游戏之作。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吕秀莲、施寄青、李元贞等女性主义运动者,她们将女权的探讨附庸于民主政治议题内.在社会运动层面极力争取被重视的空间。早期的妇运,虽然为女性日后从政奠下开疆辟土的基础,但是对大多数家庭主妇而言,女性运动并未产生全面或具体的影响。战后出生的台湾女性,承受中日双方传统的约束力量不可

  • 标签: 台湾 画家 女性画家 女性意识 闺阁派 当代
  • 简介:<正>明末清初之际,画坛流派倍出,安徽地区则有姑熟派和新安派,新安派以释弘仁为先导,而姑熟一派则推肖云从为首领。肖云从,字尺木,号无闷道人,曾寄寓金陵(南京),晚年又号锺山老人,实际他号锺山老人,是他对大明江山沦于異族,仰望锺山陵阙,怀有无限惓恋故国之情。他的别号很多,大都是在明亡之后用的,如:默思,于湖渔人,石人,锺山梅下,梅石道人,江梅,谦翁,梦履,梅主人等,象“锺山梅下”这个别号,就有这样一段事,他在《锺山梅下诗》的序言里这样写的:肖子性喜梅花,而梅花无如锺山之麓之盛,少时踪游其处,遇王孙筑草阁数椽,引余登之,仰望锺山,丹楹金瓦,鳞戢翚飞,曜云而丽日,俯瞰共下,则梅花万树,恣放纵横,一望十余里,如坐香航,浮玉海也。辛卯夏初,复往访之,鞠为茂草矣。王孙不知所之,荒涼之中,因感成诗,他无所及。

  • 标签: 梅花 安徽地区 明末清初 版画 山水画 别号
  • 简介:相知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与人的交往是有缘分的,我与骆中钊的相见相识也是机缘巧合。今年5月下旬,我利用休假参加了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和省作家协会组织的走进泰宁的采风活动。多年未曾到访,此时映入眼帘的则是齐刷刷的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的屋宇高低错落,层叠有序,泰宁县城统一的新徽派建筑风格,形成了山、水、城、景共生共融的独特景观让我兴奋不已。说来也巧,5月25日,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誉的普利兹克建筑奖首次将2012

  • 标签: 安国寺 建筑师 泰宁县 规划设计 炎黄文化 新徽派建筑
  • 简介:钱选(约1239-1322年)字舜举,号玉潭,别号雷川翁、习懒翁、清腥老人等,浙江湖州人。南宋景定年间乡贡进士,工诗善书画,擅长人物、花鸟、蔬果、山水。钱选是“吴兴八俊”中惟一没有出仕元朝的一位遗民画家,他的爱国思想尽管有其历史局限性,却仍然受到

  • 标签: 钱舜举 绘画艺术 艺术风格 人格修养
  • 简介:采访者:本来我们是准备做一个中国“文革”漫画史的研究,我们收了五六千幅的“文革”漫画,包括“文革”前期的刘少奇、邓小平,刘少奇访问印度尼西亚等等,以及批林批孔和粉碎四人帮的一批漫画,还有反映当时“文革”运动的一些漫画,我们想做一个中国“文革”漫画史。但是光从画的角度来说还不够,我们还打算找一些当时的人和事来反映当时的美术活动。对于老三届这一代人来说,实际上是一个成长史。在那样一个非常时期,你怎么会走上美术这条道路的?

  • 标签: “文革” 画家 一个中国 美术活动 漫画史 印度尼西亚
  • 简介:梁洪涛1939年生于山东。196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上海中国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一级美术师。中国画《边寨小学》获六届全国美展

  • 标签: 中国画 中国美术 国画家 文史研究 美术学院 上海市
  • 简介:早就听说《人民日报》有一位年轻编辑是蕲春人,我便和家乡另一位同志赴京出差时前去拜访。谁知,来报社门口迎接我们的竟是一位“外国人”,只见他毛茸茸的胡子长得齐胸。我们惊奇地问,“您就是李守群同志?”“正是。”他说着,便把我们引到他的家里。他家里陈设简陋朴素,但文房四宝却样样齐全,且门类繁多。李守群和他的妻子沈青以当场书法作画的特殊方式盛情接待了远道来访的乡亲。李守群写了“雕琢”两字,沈静则画了一幅绝妙的《竹》。然而,更令人称绝的是李守群的胡子画。他拿了一幅李时珍的肖像画,问我们,“你们看,这是用什么画的?”我们说,“当然是用手画的。”李守群笑着说,“错了,这是我用

  • 标签: 张大千 美术学校 国画家 世界电影 《李时珍》 开始练习
  • 简介:我出生在成都,当时家中书画收藏甚丰,学生时代虽主攻文学,但与文化名流多有交往,耳濡目染,受其熏陶,自学传统书画,得徐悲鸿、傅抱石指点,受业于张大千、赵少昂,后从谢无量学文物鉴赏.

  • 标签: 赵完璧 绘画艺术 生平 人格修养
  • 简介:陈文希(1908——1991),广东揭阳人。1932年毕业于上海新华艺术学校,1947年定居新加坡。一生从事画艺教育和创作。他先后在欧亚十三国、二十多个城市举办画展,得到中外很高的评价。他的画为多个国家博物院及世界的一些政要人物所收藏。由于他卓著艺术成就和一生孜孜不倦从事艺术教育,对传播中西艺术文化起了积极作用,1964年获新加坡总统授予的公共服务勋章,1975年新加坡大学授予他

  • 标签: 陈文希 举办画展 艺术教育 艺术学校 艺术成就 张大千
  • 简介:……我是遂昌人,属丽水地区,但老家却和衢县相邻,一向跟衢县有更多的联系。我的叔父每年要到衢州去出售家乡唯一可供买卖的木头,回来时常常用报纸包回一些日用物品。在这种旧报纸上往往有什么“金鼠牌”、“美丽牌”的香烟广告,画着时髦的仕女。我就剪下来贴在墙头上“欣赏”。这是我学画的“第一步”……

  • 标签: 版画家 杨可扬 生平经历 绘画风格
  • 简介:洛松向秋画过许多许多画,而他最得意的是十世班禅大师的画像。慈眉善目的十世班禅端坐于六灵宝座之上,手握金刚杵、铜铃,面带微笑,专注地凝视着他所牵挂的藏族人民和雪域高原的山山水水,巍峨的冈底斯山和珠穆朗玛峰,还有札什伦布寺以及数朵祥云,紧紧地环绕着他……

  • 标签: 洛松向秋 藏族 中国 绘画艺术 思想品德 艺术生涯
  • 简介:邵洛羊,字青溪,1917年生,浙江宁波人。1937年毕业于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山水画得黄宾虹、汪声远氏传授,上溯宋元诸家,笔墨秀润,气势酣畅,并拉梅竹,清脱有致;书法疏宕遒劲,亦具特色。代表作品有《白米要到天上收》、《山峻气高》、《峡山图》等。长期对中国美学、中国画论研究孜孜不倦,著述颇丰,主编《十大画家》、《中国名画鉴赏辞典》,争未有《洛羊论画》。现为上海中lFl画院艺术顾问、画师、一级美术师;兼任上海市美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996年受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 标签: 专科学校 山水画 中国美学 上海市 中国画论 黄宾虹
  • 简介:<正>中国绘画,指画占一体。满族善指画者,自清·高其佩(1672——1734)至近世林彦博(1893——1944),二百多年间,颇不乏人,并有指画理论专著:高秉《指头画说》、林彦博《续指头画说》等。在指画形成和发展中,满族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林彦博,满族正蓝旗,西林觉罗氏,本名嵩堃,字公博,别号博道人,世居京华,民国后以林彦博之名行世。林彦博父孚琦,字朴孙,曾供职清廷,任刑部右侍郎,光绪三十四年(1908)署广州将军,宣统三年(1911)三月在广州被革命党人温生才刺死。林彦博在清光绪、宣统年间,任礼部员外郎。民国以后,任平汉铁路局编纂,并先后在北平铁路大学、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讲授《中国书画史》、《诗词》等课。

  • 标签: 指头画 满族 画家 道人 西塞山 印章
  • 简介:胡振郎,1938年10月出生于浙江永康。1963年1扣业于浙江关术学院中国画系。同年任职于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扭长国画人物山水。作.钻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先后在上海、香港、新加坡、泰国、加拿大、韩国举

  • 标签: 中国画 上海市 美术家 浙江 新加坡 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