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正>自1959年以来,为了探索夏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和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等单位曾在传为“夏墟”的晋南地区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工作,发现在年代和文化面貌上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相似的文化遗址近40处。从1974年秋季开始重点对夏县下冯遗址进行了发掘,获得了一批重要资料。在1977年11月于河南登封召开的夏文化座谈会上,下冯考古队介绍了遗址发掘情况与收获,在与二里头遗址对比分析的基础

  • 标签: 二里头一期 夏文化 二里头文化 偃师二里头遗址 中国社会科学院 考古研究
  • 简介:西王母的传说起源甚早,《山海经》、《穆天子传》、《竹书纪年》中就有相关记载。西王母究竟是人抑或是神?学术界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有趣的是,殷墟甲骨文中也有“西母”,与“西母”并提的还有“母”。甲骨文中的“西母”与载籍中的“西王母”有无关系,值得认真研究。本文将载籍中的“西王母”与甲骨文中的“西母”作了仔细比对,发现二者虽有差别,却也不无相似性和关联性。二者或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周及其以后的西王母崇拜习俗或可追溯自殷商时代。

  • 标签: 殷墟卜辞 方神崇拜 神话传说 西王母
  • 简介:字体在卜辞类型划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类的目的就是为断代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在研究花字体类型的基础上,对这批卜辞的刻写时代做出推定,必将进一步推动对非王卜辞的认识与理解。

  • 标签: 花东卜辞 字体特征 类型划分
  • 简介:灰山遗址是一处典型的四坝文化类型遗址,距今3900—3400年之间。因先民们生活居住时间长.生活垃圾堆积成“灰山”而得名。遗址内曾出土石器、陶器、骨器、铜器、金器等各类文物1003件。从考古资料和发掘出土的大量文物可以得知灰山先民的生活、生产情况及宗教信仰。

  • 标签: 东灰山人 生活 生产 信仰
  • 简介:《顺天府志》记载:“宝泉局作厂在东四四条胡同”。《一统志》:“宝泉局旧址在东四牌楼北,仍明旧址,另设四厂鼓铸”。《清会典》:“满汉侍郎各一员以总之,满汉司员各一员监督,其下有大使五员。四作厂:一在东四牌楼四条胡同为作厂;一在钱粮胡同为南作厂;一在北锣鼓巷千佛寺胡同东北为西作厂(俗称其地为钱局);一在北新桥三条胡同为北作厂。均隶属户部”。

  • 标签: 宝泉局 遗址 清代 胡同 牌楼 旧址
  • 简介:明清时期溪窑米黄釉瓷因其釉色独特,造型古朴,艺术风格古雅而被民间广泛珍藏,曾被选为明清两代宫廷贡品,并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行销海外。目前已知的溪窑米黄釉瓷以传世品为主。本文通过考察溪窑米黄釉瓷传世品的装饰手法和特点,进一步揭示其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

  • 标签: 东溪窑 米黄釉瓷 装饰
  • 简介:太原太堡出土的陶器和石器郭淑英山西省博物馆1953年太原太堡砖厂在取土时发现了一批陶器、石器和骨器,当时由太原市文管会收集,之后,这批文物移交给山西省博物馆收藏。1962年高礼双同志将太堡发现的部分陶器和骨器在《考古》第9期上作过简单介绍。19...

  • 标签: 山西省博物馆 文管会 灰陶 鼓腹 东下冯 出土器物
  • 简介:本文通过对龙山遗址及其他相关遗址地层关系及典型陶器形制的分析,将龙山文化分为四期,年代在公元前1930~前1680年。在分期的基础上,通过陶器分群考察了龙山文化的文化因素构成、渊源及与其他文化的关系。龙山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形成期、发展期、衰落期三个阶段。其构成成分复杂,主体文化因素为齐家文化、后石家河文化及客省庄文化因素,齐家文化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我们认为龙山文化是迁的齐家文化融合其他文化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支独立的考古学文化。

  • 标签: 东龙山文化 分期 文化因素分析 发展进程
  • 简介:团山古遗址,1961年公布为吉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包括团山山城,山麓以北铁路两侧平地。早在1921年东北考古先驱李文信就对该遗址做过初步调查,此后又专门研究并有报告发表。

  • 标签: 古遗址 调查简报 考古 先驱 李文信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简介:辽阳博物馆馆藏“丹王官”刻石出土于辽阳市啤酒厂附近,出土时问不详,我馆将其定为辽代文物。刻石通体呈方形,长约51厘米,下半部残缺,截面长、宽各约24厘米,顶部四面斜收呈攒尖式结构,柱而上刻有楷书“丹王官”四字。

  • 标签: 辽阳市 刻石 馆藏 王宫 啤酒厂 博物馆
  • 简介:本文对河北徐水黑山遗址出土的66件战国至唐宋时期铁器样品进行了碳十四年代测定、金相组织观察和夹杂物成分分析,认为该遗址内出土的铁器制作年代集中于战国两汉时期,铁器的材质全为生铁和生铁制钢产品.采用了铸造、退火、炒钢、淬火以及可能存在的灌钢等工艺,同时该地区至少在汉代已能根据不同的材质和工艺制作不同的器物.本研究为深入认识战国两汉时期太行山东麓北段的钢铁技术提供了新的科学材料。

  • 标签: 冶金考古 铁器分析 东黑山遗址
  • 简介:庄(EasternEstate)位于苏州城东,为吴宽之父吴融所建。吴宽不仅请李东阳作《庄记》,文学友人做东庄诗,还托请沈周为他绘制了一套《庄图》册页。这些记文、诗赋和绘画都具有某种纪念性,纪念吴宽的父亲吴融,同时又展现出吴融及吴宽所拥有的财富、品行和修养。《庄图》的意义还在于,它不仅成为现存明代最早的园林图像,直接影响到文徵明及其后的吴门画家,还建立起一种再现园林的图像模式。通过考察《庄图》对城市空间、山川景物以及观看视角的处理方式,可以讨论明代以来“城市山林”的图像传统如何得以塑遣成形。

  • 标签: 东庄图 空间 图像 城市山林 地图
  • 简介:古代印度宾头卢信仰的产生及其传王惠民早在西魏大统年间,敦煌莫高窟第285窟的壁画上就出现了宾头卢化跋提长者姊的故事画;五代至元朝间的敦煌壁画上,有三幅作为十六罗汉之一宾头卢像;晚唐至宋初的敦煌遗书中,保存着的六件《请宾头卢疏》;中国佛教史料中也时常...

  • 标签: 古代印度 《经律异相》 十六罗汉 故事画 《大正藏》 敦煌遗书
  • 简介:南京独龙阜出土的南朝石塔构件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的南朝石塔构件,构件上雕刻的仿木结构高浮雕图案生动反映了南朝时期方形木塔的结构特点,对研究南北朝时期中国及约同一时期韩国、日本境内的木塔形态、结构和文化源流关系都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南朝石塔构件 人字形叉手 南朝建筑图像 木结构佛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