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正>一、辞书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中]蒋礼鸿中华书局1959年初版,1962年3版,上海古籍社1981年增订新1版敦煌手册[日]金冈照光等大东出版社1982(本书系《讲座敦煌》第13卷)丝绸之路事典[日]前(共鸟)信次、加藤九祚芙容书店1975印度学大事典[日]山本智教金花舍1979

  • 标签: 敦煌学 丝绸之路 敦煌写本 伯希和 中华书局 敦煌遗书
  • 简介:2007年元月,受陕西省洋县文体局委托,笔者有幸对开明寺塔进行了全面的勘察、测绘,从建筑外形到内部构造均取得了丰富而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开明寺塔整体修缮设计方案。

  • 标签: 内部构造 开明 洋县 2007年 陕西省
  • 简介:甲骨文工具书是甲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甲骨文工具书可分为'字汇类'、'会要类'、'索引类'、'字典类'等类型,是伴随着甲骨学不同的发展时期出现的.甲骨文工具书是甲骨学发展的产物;甲骨文工具书也会对甲骨学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 标签: 甲骨学 甲骨文工具书
  • 简介: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蒙古民族过着"逐水草而居"以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但狩猎经济在他们的生活中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曾是蒙古先民维持生存必要的经济形式之一.后来,牧养的牲畜成为他们生活的主要依靠后,狩猎作为衣食来源的一种补充和必要的护牧措施始终不曾被放弃.蒙古人的狩猎工具除马匹、猎犬、弓箭、猎刀、扎枪,套索、猎夹,以及后来使用的火枪外,还有一处传统的工具--布鲁.此为蒙古游牧民族特有的锤击和抛击猎物的击器.

  • 标签: 工具布鲁 布鲁源流 狩猎工具
  • 简介:勒勒车,又称哈尔沁车、辘辘车、罗罗车、牛牛车等,是草原游牧人就地取材自制使用的木质车辆,是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和半农半牧地区人民日常生活使用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属于草原游牧文化的产物.勒勒车的制作,通常以草原、沙地、丘陵上常见的桦树、榆树等硬木树干制作,辕,双轮,因用途和所适应环境的不同,辕长与轮高、毂的长度、轸的薄厚(舆底部左右两侧与伏兔连接起到提高辕的纵木)等部件,不尽相同,其中轮最高者可达4米多.勒勒车的基本特点是车轮大,车身小,结构与制作工艺简单,方便且快捷,经久耐用(图一).根据地理环境、用途等因素,经过不同程度改进,能在草地、雪地、沼泽和沙漠地带行驶,载重数百斤至千斤,适于牛、马、骆驼拉行,一般多用牛拉.

  • 标签: 北方草原 勒勒车 交通工具 起源 交通运输工具 半农半牧地区
  • 简介:噶为蒙古族传统拨弦乐器。《华夷译语》注作"牙土罕",亦译作"雅噶",实则指蒙古筝而言。雅噶在蒙古草原上流传的时间大约可追溯到13世纪初或更早一些。《元史·礼乐志》云:"如瑟,两头微垂,有柱,十三弦。"蒙古汗国、元朝时期,朝廷、民间和军队中已经开始使用十三或十四弦的筝。南宋赵珙《蒙鞑备录》中:"国王出师,亦以女乐随行,率十七八美女,极慧黠,多以十四弦弹大宫乐等曲。"可见雅克自元以来一直为蒙古宫廷俗乐的主要乐器。

  • 标签: 传统乐器 蒙古草原 蒙古族 琴韵 弦乐器 13世纪
  • 简介:国内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目前普遍运用传统装裱技术对残破文献进行补缀与裱。在对破损文献载体纸质加固的过程中,预防与克服文献字迹、印痕、图案、纸色的洇散掉色,保障文献墨迹安全至为最要。本文拟以文献裱修复中墨迹洇散成因与预防措施为切入点来阐述文献裱修复中的墨迹保护。

  • 标签: 文献 修复 墨迹 保护
  • 简介:<正>1978年5月至1979年5月,我们在固始县侯古堆发掘了一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型古墓和它的陪葬坑。主墓为“甲”字形,东西长12米、南北宽10.5、深17米。主墓上边为高7米的封土(当地群众俗称侯古堆)。墓坑内均为积沙积石,并掺少量青膏泥。斜坡墓道筑于墓坑东端,内填花土。墓坑下部置单棺椁,棺内有墓主骨架一具,头东足西,经鉴定为成年女性,其年龄在三十岁左右。椁内除随葬部分铜器、陶器和玉器外,还有

  • 标签: 陪葬坑 春秋战国时期 成年女性 底座 固始县 清明上河图
  • 简介:辛亥革命的胜利,结束中国数千年封建统治的重大意义,在当时浙江银行发行纸币的图案中亦得到反映,即意味封建皇权的“龙”被意味民众觉醒的“狮”所代替。

  • 标签: 辛亥革命前 图案 银行 浙江 双龙 封建统治
  • 简介:博物馆的展示陈列和教育活动要以参观者为中心,使形式和内容导向符合观众的认知,这一概念已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博物馆的各项日常工作中。本书是以参观者意向评估和调查的具体形式、手段和案例为主题的实用工具书,意在为博物馆和其他非正式教育场合中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解并分析观众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教育场合 博物馆 工具书 非正式 评估 指南
  • 简介:麦积山石窟北魏和平至太和年间(460—499)开凿的几组具有明显窟特征的窟龛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其造像题材、图像内容不仅体现出浓郁的时代特点,而且对于研究麦积山石窟营建与开凿史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这种窟龛样式在一定程度上对麦积山西魏、北周时期的窟龛开凿也产生了影响。

  • 标签: 麦积山双窟 图像内容 历史背景
  • 简介: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因在河南省禹县,宋属钧州而得名。又因临近夏代禹王会盟诸侯的钧台,故又称“钧台窑”。

  • 标签: 钧窑 玫瑰 河南省 宋代 窑址 诸侯
  • 简介:本文经类型学研究。将辽东地区两周时期流行的房式陶壶分为三期,并对年代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其内涵与外延的把握提出三点认识:1.房式陶壶的祖型可追溯到庙后山文化,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以太子河、浑河为中心,分布范围遍及辽东地区具有显著时段特征的一种考古遗存。2.将房式陶壶分为A、B两系,认为它们是同源陶壶谱系的两个发展序列。3.所谓“美松里”陶壶,是房式陶壶自西周中晚期发生分野以后,向东流入西北朝鲜地区发展的一支。同时这种陶壶的北传,还对西团山文化产生了较大影响。

  • 标签: 双房式陶壶 分期 年代 来源 流向 两个发展序列
  • 简介:<正>桂堂位于四川省梁平县城西南12公里的金带乡桂村,地处梁(平县)垫(江县)公路西侧。占地110亩,其中园林面积77亩,建筑占地33亩。山门向西,呈长方形四合院,四周红墙环绕,寺内殿宇七层,依次是大山门、弥勒殿(包括韦驮殿),大雄宝殿、戒堂、破山塔、大悲殿、藏经楼(包括舍利塔)。厢房众多,左厢有报恩堂(供有护

  • 标签: 破山 西南佛教 古寺 祖庭 藏经 舍利塔
  • 简介:近日在吐鲁番市新城附近的居民家里,收集到沙俄时期头鹰紫铜币4枚,按俄币上的铸造年份,先后介绍于下:

  • 标签: 吐鲁番市 双头鹰 铜币 收集 沙俄
  • 简介:2005年元月,由中国国家文物局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合作举办的文物精品展在纽约展出,展品中一件造型独特的鲜卑文物珍品"力士搏狮纹金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 标签: 人物双狮 双狮纹 牌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