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西夏的商贸,特别是对外贸易比较发达,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术界以前那种认为西夏阻绝东西方贸易和西夏的商业在社会经济中不占重要地位的意见是没有根据的。本文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对西夏的国内商贸进行全面扫描.供大家进一步研究之用。

  • 标签: 国内外 西夏 商贸 社会经济生活 东西方贸易 对外贸易
  • 简介:国外一流大学的博物馆发展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着重从博物馆本体与业务拓展、博物馆人员组成和素养、博物馆管理与经营模式等方面,进行国内高校博物馆的对比研究,以期为国内高校博物馆的发展方向与建设思路提供参考。

  • 标签: 高校博物馆 功能拓展 信息素养 管理经营模式 对比研究
  • 简介:帷幕掀开来,掌声响起来。评奖获奖历来和荣誉、和热闹并令人难忘的场面联系在一起。但是评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主要是一种激励措施,是为了确立一种标准,张扬一种价值,引导一项事业的发展方向。奥斯卡奖带动了一个庞大的文化产业的兴盛.当代影视制作唯好莱坞马首是瞻;诺贝尔奖在科学研究方面引起一场世界性的竞争,深刻地影响了许多国家的科研选题、科研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它们每次揭晓时万众瞩目,留给世人无限的思考与启发。

  • 标签: 考古学 人才培养模式 文化现象 人类社会 评选活动
  • 简介: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掀起侵华狂潮,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英勇斗争,从此,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此后百余年问,侵略与反侵略,奴役与反奴役的斗争,此伏彼起,绵延不绝。一部中国近代史是这样开始的,

  • 标签: 中国 东北 地方史志研究 文献研究
  • 简介:现藏高安市博物馆的6件元青花带盖梅瓶,都属元青花中不可多得的精美之作。河北博物馆藏的一件保定窑元青花带盖八棱梅瓶,是国内仅有的旷世佳品。1985年江苏省句容市城东房家坝元代窖藏出土了一对龙纹梅瓶;景德镇陶瓷博物馆有一件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原藏江西凤城县博物馆。南京博物馆藏青花人物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l950年江苏江宁将军山沐英墓出土,为国内唯一绘人物图案的元青花梅瓶。“十年动乱”时,江西省凤城县的一个老太太,翻地时从地下挖出来一件被认为是明代生产的青花梅瓶,以600元的价格卖给了凤城县博物馆。许多年来,人们一直以为它是明代的青花梅瓶,“养在深闺人未识”;后经青花大王黄云鹏大师鉴定为元代青花梅瓶,现为景德镇陶瓷博物馆镇馆之宝。

  • 标签: 博物馆 景德镇陶瓷 江苏 江西省 高安市 句容市
  • 简介:文章在回顾国内藏敦煌藏文文献出版、解题目录的基础上,对20世纪七八十年代和21世纪初国内有关藏敦煌藏文文献的研究文章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并对国内藏敦煌藏文文献再次加以统计。此外,文章指出,西藏发现的前弘期藏文文献中有不少可以归入敦煌藏文文献中。提醒研究者关注两者的密切关系。

  • 标签: 国内藏敦煌藏文文献 整理 研究回顾
  • 简介:内蒙古博物馆筹办的“中国内蒙古北方骑马民族文物展”是应日本“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和日本经济新闻社的邀请,经国务院和内蒙古人民政府批准而举办的展览。展览从1983年10月27日至1984年5月8日先后在日本国的东京、大阪、京都、名古屋、北九州等城市展出。

  • 标签: 骑马民族 内蒙古 文物展 北方 中国 日本经济
  • 简介:高句丽,在其存续期间,曾三次变更首都:头一个首都在卒本,即今辽宁省桓仁北部;第二个首都为国内城,即今吉林省集安;第三个首都则是平壤城。在高句丽建国年代为公元前277年的情况下:奠都第一个首都卒本的时间近300年;奠都第二个首都国内城的时间为420余年;奠都第三个首都平壤的时间近250年。

  • 标签: 高句丽遗址 遗物 辽宁 奠都国内城时期 国内玻 防御城
  • 简介:10月3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内务人民委员部旧址揭幕仪式在瑞金沙洲坝革命旧址群举行。国家民政部部长多吉才让,江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彭宏松出席仪式,并为旧址修复揭幕。

  • 标签: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内务人民委员部 遗址 修复工作
  • 简介:为什么要发行这种普通金属(外圈币用铬钢Acmonital/内芯铝白铜Bronital)的流通币呢?主要出发点是为了减小大面值硬币尺寸(重量),并在使用中易与其他面值硬币区分。也就是说跳出沿用同一金属不同直径的惯例,另辟不同金属相近直径的蹊径。当时意大利有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 标签: 双金属币 流通币 通货膨胀 古钱币
  • 简介:历史学是一门"时间"科学.因此,历史需要年代犹如人体需要骨骼.考古学家既以研究历史为己任,那么在进行研究时,最基本的一项工作,就是要判定遗迹和遗物的年代.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断代有误,避免出现祖孙颠倒的现象.一旦断代出现错误,历史的面貌就不能正确恢复.

  • 标签: 断代 考古学家 年代学 遗物 历史学 遗迹
  • 简介:在河北省委“一手抓抗非典,一手抓改陈建设,西柏坡纪念馆改展工程按原计划进行”精神的指导下,西柏坡纪念馆“改陈”工程顺利进行,各项工作已取得较大进展

  • 标签: 西柏坡纪念馆 陈列工作 建筑改造 陈列设计
  • 简介:中意合作文物保护修复培训项目是中国和意大利两国政府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进行交流的一项重要成果。2002年2月22日中意两国政府在京签署《支持和加强中国文物研究所修复培训中心》的项目谅解备忘议定书。目前已经完成中国文物研究所文物保护修复

  • 标签: 文物保护 中国 意大利 修复培训项目 文化交流
  • 简介:考古学家在进行研究时,首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确定研究对象的年代。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断代有误,避免出现祖孙颠倒的现象。一旦断代出现错误,历史的面貌就不能正确恢复,还会对读者起到误导作用。

  • 标签: 年代学 三代时期 中国 历史研究 文献资料 考古事业
  • 简介:郧县人I号头骨、郧县人II号头骨分别于1989年5月和1990年6月出土于中国湖北省郧县直立人遗址。2000年以来中法两国学者对遗址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考古学、古人类学、沉积学、微观形态学、地球化学、磁性地层学、地球年代学和孢粉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新成果。研究成果显示遗址的年代在距今984000-780000年之间,两具头骨化石的年代在距今936000年左右,是世界上更新世早期重要的直立人化石之一;郧县人遗址石制品面貌比较古老,是中国南方典型的砾石石器文化传统。

  • 标签: 郧县直立人头骨 更新世早期 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 简介:太赫兹波凭借其穿透性、非电离性、飞秒时间分辨等特性,非常适合应用于历史文物的无损、原地探测。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太赫兹技术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太赫兹光谱分析和太赫兹成像技术在文物物质分析、内部结构探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显示其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为太赫兹技术在我国文化遗产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文化遗产 无损探测 太赫兹光谱 太赫兹成像
  • 简介:在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各种影响因素中,湿度及其波动是引发文物材质发生损害的主要方面。调控环境湿度通常采用主动调湿方法和被动调湿方法,其中被动调湿功能材料在博物馆文物保存微环境湿度调控中具有相当的应用优势。本文简要介绍了调湿材料的概念和调湿原理;分类叙述了硅胶、无机盐、无机矿物、有机高分子4类调湿材料及其复合型调湿剂的调湿特性、制备方法、调湿机理以及各类文物调湿材料的发展现状;阐述了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专用调湿材料及其实用产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文物调湿剂研究应以性能优异、安全无害、低成本、多功能、适应多种应用需求为发展方向,并注重专用调湿材料质量标准和评价技术规范研究,以指导产品研发和应用工作。

  • 标签: 相对湿度 调湿材料 文物保护
  • 简介:木质文物作为有机质文物的一种,一直面临出土量大、腐烂严重、后续保护不完善等问题。特别是饱水木质文物,看似保存良好,实则腐败严重,一旦脱水操作不慎,就会导致文物变形、开裂,造成严重后果。文章整理了2001年至2016年间国外有关出土木质文物的木材结构、降解机理、脱水加固方法、保存环境和现场发掘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与国内木质文物保护研究的对比讨论,为今后饱水木质文物的研究和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饱水木材 木质文物 保护 国外研究
  • 简介:“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项目办公室在南京博物院组织召开项目中期总结汇报会议。该项目是国家文物局于2002年向财政部报批的政府预算的国情调查咨询项目,去年3月委托中国文物研究所承担。按照国家文物局审批的实施方案,该项目从去年8月在全国启动,截至目前,共完成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普查和重点调查表格及其指标项的设计、网上填报、统计、分析数据软件的组织开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科技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项目技术支撑单位工作任务的确定、项目培训、重点调查专用小型设备工具包的设计等7项工作内容。

  • 标签: 全国馆藏文物 腐蚀损失 调查项目 项目培训 藏品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