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7 个结果
  • 简介:彭信威《中国货币史》说:“太平天国正式发行货币大概是在定都南京之后,那是太平天国三年(清咸丰三年,即公元1853年)春天以后的事”。“在太平天国范围内,货币制度并不是统一的……钱币的文字和制作是不一律的,甚至钱的等级,各地也不一定相同”。

  • 标签: 太平天国 《中国货币史》 赏析 货币制度 咸丰 钱币
  • 简介:<正>轮寺塔位于三门峡市西约五公里处黄河岸边的陕州老城内轮寺旧址上,该寺早毁,仅存砖塔一座(见插图)。该塔是我国现存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游人站在塔的四周鼓掌或两石相击,可以听到类似蛤蟆鸣叫的回声,尤以距塔十几米的西、南两面的回音最为清晰而逼真。

  • 标签: 宝轮寺 回音建筑 三门峡市 砖塔 心室 大定
  • 简介: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古代佛教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正如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所说:"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艺,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而唐代的青铜佛教造像,就是这枝娇艳的奇葩.唐代青铜佛教造像不仅在题材内容、造型装饰、工艺技法上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在铸造技术上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峰.

  • 标签: 佛教造像 铜佛 唐代 三代 中国历史 青铜
  • 简介:康熙初年,清政府在新设立江苏省增设了苏州钱局——苏局。我们对苏局的资料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收集了解整理和实地考查工作,并向本地及京、沪等地专家请教研讨后完成了本文。苏局沿革苏局亦名钱局,康熙七年(1668年)奉诏建江苏省后,由当时任江苏布政使的佟彭年负责筹建并开炉鼓铸。局址在苏州市城内今桃花坞南部,原属吴县北利三图(原名永丰仓)旧址。永丰仓(亦名老君仓),为明代粮仓,实际位置在阊门内崇真宫西面,原为元代建

  • 标签: 宝苏局 钱局 永丰仓 咸丰大钱 实地考查 铸钱
  • 简介:立义海》是1909年黑水城遗址所出西夏文献的一种,今藏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编号инв.No.143、144、145、684、2614。原书为西夏乾祐十三年(1182)刻字司重刻本,凡五卷十五章,今仅存第十四、十五章全部及第一、三、四、五、十三章残叶,计蝴蝶装44个整叶和5个半叶。

  • 标签: 西夏文献 黑水城 遗址 圣彼得堡 东方 研究所
  • 简介:咸丰四年闰七月十二日(1854年),河南巡抚英桂奏请朝廷开局铸钱。《大清会典》载:咸丰"四年奏准河南省建设河局,委粮盐道督办监铸,遵照部章,铸当十、当五十、当百大钱。当十

  • 标签: 咸丰宝当 宝成因 宝当钱
  • 简介:一、伊局的设立过程清代文献中关于伊局的记述非常简单。《新疆图志》卷三十四《钱法》部分对迪化、阿克苏(附库车)、喀什噶尔等铸钱局的设立及运行都有专节叙述,叶尔羌、乌什两铸钱局虽未作专节叙述,但也都有交代,惟对伊局只字未提。《西域图志》卷三十五《钱法》中关于伊局仅简单记有一句“伊犁于乾隆四十年设局”。《总统伊犁事宜》及《西陲总统事略》虽有记述,但也很简单。

  • 标签: 宝伊局 清代 《西陲总统事略》 《新疆图志》 设立过程 喀什噶尔
  • 简介:新疆铸币一直是钱币收藏中比较神秘的一个门类,一直以版式丰富而著称,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平定新疆以后,统一货币制度,南疆因地制宜采用普尔制,小平钱重二钱纯红铜铸造,面文为年号,背面一侧为满文,一侧为维文,只能在南疆八城使用(图1)。北疆为制钱与内地相同。

  • 标签: 新疆 钱币收藏 货币制度 小平钱 南疆 铸币
  • 简介:<正>在湖北兴山县西北四十五里的白羊寨山顶,矗立着一块高4.88米、宽0.96米的"帝行宫之碑".这块石碑是大顺军后期的杰出将领李来亨树立的.李来亨(?-1664年),陕西清涧人,明末时期参加陕北农民起义军,为大顺军著名将领李锦(过)养子.1645年李自成牺牲后,李来亨同李锦、高一功等在洞庭湖滨与南明将领堵胤锡联合,从事抗清斗争,转战于湘、鄂、黔、桂等地,战绩卓著,被南明永历王朝晋爵为"临国公"(温睿临:《南疆逸史》卷二三《洪育鳌传》).李锦

  • 标签: 大顺军 校勘记 抗清斗争 农民起义军 李自成 将领
  • 简介: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小王力沟辽代贵妃墓出土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浅蓝色玻璃,尖圆唇,口部略呈椭圆形,一侧有尖状流,柬颈,深斜腹,底略内凹,口部下方饰两道凸棱,把手上方有柱状长钮,顶部呈圆形,长6、宽1-2.4、底径11、高17.6厘米。

  • 标签: 玻璃瓶 辽圣宗 内蒙古自治区 文物考古研究所 锡林郭勒盟 多伦县
  • 简介:《新疆钱币》2002年第2期邱德美先生的“‘奇台县出土发现的部份伊局平钱研究’补遗”一文中说:“五、‘光绪通宝’,图23:径27mm,重5.64g。传世品,无锈蚀,黄铜质,铜质细腻光亮,精工铸造,轮廓周正,钱文规范,当为内地以部颁样钱作母钱试铸的子钱。此钱是一位老者旱烟袋上的佩饰之物,后为笔者求得,相信不会有假。据笔者所知,此币在奇台县当属首次发现”。

  • 标签: 光绪通宝 铜质 佩饰 宝伊局 钱文 出土
  • 简介:笔者近日觅得一枚奇特的光绪通宝钱。此钱为铅质,直径22.5、穿径4、厚1.8毫米,重4.95克。面文“光绪通宝”四字对读,背面穿左右分别为满文“福”二字。文字朴拙,铸造粗糙,穿口呈不规则的圆形。通体灰黑色,间有土锈。翻阅有关清代福建省钱币的图谱资料,所见光绪通宝皆为铜钱,有红铜、黄铜、白铜质地者,惟独不见有铅质钱。

  • 标签: 光绪通宝 铅钱 福建省 钱币 清代 铜钱
  • 简介:招纳信不是流通铸币,却是非正用钱中难得的来历确实可考的名品。《宋史·刘光世传》:“完颜昌屯承、楚,光世知其众思归,欲携贰之,乃铸金银铜钱,文曰‘招纳信’(图1)。获敌不杀,令持钱文示其徒,有欲归者,扣江执钱为信。归者不绝,因创‘奇兵’、‘赤心’两军。昌遂拔砦去。”这大概是刘光世在对金作战中难得的亮点了,虽然对于战争局势并无大的改观,他在此前后也一贯避敌自保。“右谏议大夫黎确疏其择便求佚,中外所愤”。因此,这段历史并不算得如何传奇,

  • 标签: 招纳信宝 押字 中国 历史研究
  • 简介:存世的伊局咸丰当百大钱,青铜者略多于红铜者。青铜钱中有一种大“当”式,十分少见。如图1,径48.5-49.5毫米,重24.8克,铜色青白,含锡、铅多。此为后期铸品,铜质差,钱径小,较轻薄。伊局由于母钱更换频繁,后期铸品钱文已明显走形。

  • 标签: 大钱 咸丰 宝伊局 红铜 钱文 铜质
  • 简介:介绍一张清咸丰年问福建永丰官局发行的钞。该钞竖式,票幅98×225mm,白棉纸靛蓝色印刷。天头内竖书“永丰官局”4字,左右各一单龙。地格四周为龙纹,下缘为波浪纹,格内正中印有“凭票支铜钱陆佰文”,其中数额“陆佰文”以毛笔手书。左纪:“咸丰捌年叁月廿日”,其中“捌”、“叁”为戳记,“廿”用毛笔填写。右置:“列字xx号”,其中“列”字为戳记,编号用毛笔手书暗记,其上有一长形朱印:“纳粮完课,商民通行,鼓铸铜钱,陆续支取”。

  • 标签: 宝钞 福建 毛笔 咸丰 铜钱 手书
  • 简介:普品易得,稀泉难求。美酒请君同饮,珍品与友共睹。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宣和通宝钱中享誉泉界的“巨头”,该钱深坑,翠绿密结,披满钱身,品相绝佳。(图1见插四)

  • 标签: 宣和通宝钱 北宋 古钱币 书法艺术
  • 简介:2005年春,笔者在沪上收到两枚台局同治通宝小平钱。第一枚(图1),径18.9mm,穿7.9mm,厚0.8mm,重1.35g,黄铜质,双点角头通。其二(图2),径19.1mm,穿6mm,厚0.8mm,重1.3g,黄铜质,传世古包浆,单点平头通,有磨损痕迹,与《简明钱币辞典》所载基本一致。比较两钱的满文,可以认定非同一版别。

  • 标签: 同治通宝 《简明钱币辞典》 小平钱 铜质 版别
  • 简介:笔者曾撰《伊局铸币及北疆钱制考》一文论及伊钱局及铸币,现再考相关问题。咸丰三年(1853年)伊局遵旨铸大钱,自1853年11月初6日起伊局回收制钱,按户部规定改铸当十大钱,枚重四钱四分,按八十枚(八百元)折银一两搭放兵饷。四年(1854年)正月十五日加铸当五十(枚重八钱),有红、黄铜两种。当百(枚重一两四钱)、当千(未见)、当五百,只见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泉一枚近年出现多枚,真伪多有争议。

  • 标签: 宝伊局 大钱 铸币 咸丰 制钱 真伪
  • 简介:洛阳瑞办公家具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博物馆文物库柜藏架系列的厂家,始建于1986年,占地12万平方米,职工210人(其中技术人员62人),资本总额358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180万元),生产设备有30余台,先进的全自动静电喷塑生产流水线一条,产品有100余种,年销售额7500万元。年创利税1300万元。产品覆盖国内28个地区和城市,在20个城市设有办事机构。

  • 标签: 生产流水线 专业生产 技术人员 固定资产 生产设备 年销售额
  • 简介:何来此题?缘上世纪八十年代有泉家在著述中武断地将巩、陕二局黄铜铸当千、当五百大钱一律定为赝品,使后来的咸丰大钱收藏者倍受困惑。如图1系巩局黄铜铸咸丰当千大钱(直径64、郭厚3.8mm、重66.8g),原藏西安。因持有者受“黄铜者为赝品”的影响,怀之惴惴,终以贱值转让到甘肃定西,

  • 标签: 咸丰大钱 黄铜 正名 收藏者 持有者 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