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江油发现宋代窖藏曾昌林1979年8月,江油公河酉乡龙桥村农民涂学忍、涂学盛、涂鸿贵三人.在原龙泉寺遗址上为一死者挖墓吭,在离地面40厘米深处发现一陶罐,时罐已碎,内藏大批铜器。由于三人缺乏文物常识,便将铜器出售给废旧物资部门。文化馆闻迅后,立即派员与...

  • 标签: 宋代窖藏 江油 废旧物资 底盘 托盘直径 底径
  • 简介:1982年8月高安县博物馆征集到一尊素胎白瓷观世音雕像。该雕像是高安县东方红乡连锦砖瓦厂于1979年取土制砖时发现的,由该厂职工高希清送来我馆。经进一步了解,有一对褐釉十二生肖堆塑陶瓶同时出土,当时打碎一件,现存一件。据同厂职工

  • 标签: 高安县 东方红乡 堆塑 陶瓶 景德镇窑 仰莲纹
  • 简介:泸州宋墓出土的石刻中,有一批武士形象,其中大多为男性武士,还有几件女性武士。文中对这些武士的装扮、雕刻技法以及艺术风格作了介绍,并分析了其文化特色。

  • 标签: 泸县宋墓 武士形象 雕刻技法
  • 简介:鹰潭宋代纪年墓葬曲利平1995年1月22日,鹰潭市夏埠乡娄家大队饭背村,发现一座墓葬并取出一批文物。从出土的文物和墓志分析,当属宋朝墓葬。出土的10件文物和墓志已移交市博物馆收藏。现简介如下:出土文物水草纹茶盏,器物完整,施黑釉,釉色亮泽。内壁饰以暗...

  • 标签: 鹰潭市 出土文物 青白瓷 墓葬 墓志 文物分析
  • 简介:古有金砖,以金块造型像砖而得名。早在宋代,金砖一词已见于著录。但关于宋代金砖的形制和特征,文献一概阙如,以至后人难以索骥。近年,得见宋砖形金块六七叶,全都早年被截,所幸残存部分形体、铭文大多清晰可辨,兹据实记录在后。

  • 标签: 宋代 金块
  • 简介:<正>(一)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建立了统一的政权、客观上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由于商业繁荣和发达的对外贸易,促使城市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城市规划方面,宋以前城市内部的“坊”(居民区)和市(商业区)有明显区别,宋则取消封闭的坊墙,里坊制度明存实亡,并取消了集中的市场,形成住宅和商业混合的街道。随着人们对现实生活要求的提高,建筑造型艺术的成熟,建筑材料生产的发展,手工技术的明显提高,促使了建筑风格趋于纤巧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楼台殿阁。并在装修、装饰和色彩方面增加了建筑的艺术效果。上

  • 标签: 宋代建筑 六角形 木构建筑 河南省北部 八角形 我国古代
  • 简介:<正>距青神县南1公里处的南城乡1村2组,位于岷江西岸回水湾。1985年10月,该组村民在菜园地取土时,在距地表0.8米处,发现一个用宋砖围砌的方坑,坑长5.8米,宽3.6米,深1.5米,坑内垒置各式各样的瓷器。据调查,当时村民挖到后,发现内有杯、盘、碗、壶、瓶等器物,垒置整齐,可能是窖穴。但大部分器物当时即被村

  • 标签: 宋代窖藏 瓷器 瓷瓶 青神县 盘口 腹径
  • 简介:宋代篆书向来少被人提及,本文通过大量的资料钩沉梳理,对宋代篆书在继承中的变异现象分类研究,认为应对宋代篆书本身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予以客观公正的评价:第一,宋代继承了前代篆书特别是"二李"小篆的风格而有所变异,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第二,宋人重新发掘了大篆的艺术价值,形成了独具神秘装饰性变异色彩的大篆(古文)书写样式;第三,宋人开始强调篆书的书写性变异,一些书家如米芾等重视用笔和结体的变化,开启了篆书书写抒情化的道路。宋代篆书在继承中有所变异或率性求变的独特风貌,为篆书的融通增添了新的样式和生机,也为后人的创作带来了新的启发。此外,宋代篆书拥有一个人数不少的书家创作群,保证了篆书在此后三百多年的传承和发展,把宋代篆书看作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应当是不为过的。

  • 标签: 金石学 尚意书风 大篆(古文) 小篆
  • 简介:<正>鹤壁市宋代石窟造像,位于鹤壁市大河涧乡张公堰村西去十里许佛爷沟的半山崖壁上,1984年文物普查时,市博物馆文物干部张长安首次发现,并作了简单记录,去年1O月份我们专程对该石窟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简报如下:(为叙述方便,这石窟简称为:张公堰石窟)张公堰石窟坐北向南、北偏西50°,共开六个窟龛,其中空龛一个,集中凿于一处,

  • 标签: 石窟造像 石窟艺术 宋代 首次发现 博物馆文物 鹤壁
  • 简介:由于学习之便,本人对宋人著录的商周青铜器铭文有一定的接触,并对这些青铜器铭文作过校勘和若干考证,成《宋代著录金文校释》一编,其中一些学习心得,记之于下,希望能够得到批评指正。一、关于宋人著录金文的总数宋人著录的有铭文先秦青铜器,近人做过不少工作,王国维先生在1914年就编制了《宋代金文著录表》,1928年容庚先生又在王表的基础上加以修订,重编了《宋代金文著录表》,近来张亚初先生又在前二表的基础上剔去秦汉铜器铭文,又编制了《宋代所见金文著录表》。该表收宋人著录有铭文器目共589,是在《集古录跋尾》、《考古图》、《金石录》、《博古图录》、《東观余论》、《广州书跋》、《啸堂集古录》、《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续

  • 标签: 青铜器铭文 张亚初 容庚先生 王国维先生 校释 集古录
  • 简介:高平开化寺位于山西省高平市城东北17公里处的舍利山腰,该创建于晚唐昭宗时期,初名清凉寺。宋天圣八年(1030年),仁宗下诏赐原清凉寺改名为开化禅院,即今所谓的开化寺。同时,在原址的基础上开始了大规模的改扩建。现存的大雄宝殿便是此时建成。开化寺现存建筑多座,

  • 标签: 高平市 山西省 开化 宋代 壁画 大雄宝殿
  • 简介:今年岁次乙酉,依照中国传统就是鸡年,特拓示宋铸雄鸡生肖钱,以飨读者,并祈诸君鸡年大吉。所示生肖鸡钱出自我国早期铸造最为精美的一套生肖币.主要特点是动物形象生动,构图饱满,且传世稀少。在收罗宏富的丁福保《古钱大辞典》中仅列蛇、虎二种。就笔者井见,目前公私庋藏约为10种,尚缺猴、羊二种。该钱除了钱体厚重,另一个共同点即穿背均为棱穿。为官炉所铸。

  • 标签: 生肖 斗鸡 宋代 中国传统 形象生动 主要特点
  • 简介:本文通过对峡江地区宋代墓葬的形制、随葬品进行类型学研究,将本地区宋代墓葬划分为三个时期。然后,分析了峡江地区宋代墓葬的文化因素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使我们了解到峡江地区在宋代是一个较为封闭和落后的地区,有些文化现象在这种稳定的落后状态中一直延续到了现代社会。

  • 标签: 峡江地区 宋代墓葬 初步研究
  • 简介:<正>宋代铜铸币在我国古代光辉灿烂的货币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铜铸币年铸额高达50余亿枚,较唐代岁铸额增加近20倍,比清代顺治九年(1652年)岁铸21亿枚还多29亿余枚。数量和版别多、钱质精、钱文书法艺术美等,构成了宋代铜铸币的鲜明特色,反映出其铸钱工艺技术的提高与进步。本文拟根据史籍文献中关于宋代铸造铜钱“料例”的记载,对宋代铜钱的金属成分比例及其演变过程,做些探讨。宋代,为整顿五代以来民间私铸轻小劣质钱币严重干扰货币正常流通的局面,宋太祖赵匡胤即位不久,便铸造了每贯重四斤九两(一说重六斤四两)的“宋通元宝”(或读“宋元通宝”)铜币,诏令“凡诸州轻小

  • 标签: 我国古代 铜钱 食货志 资治通鉴 史籍文献 演变过程
  • 简介:<正>1989年3月6日,巴中县医院住院部在修理水池时,发现窖藏,立即上报县政府。县政府非常重视,很快通知县文管所。我所闻讯后立即派文物考古人员到现场进行抢救性的清理,现将清理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宋代窖藏 巴中 足径 瓷器 影青瓷 瓷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