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一、引言垣曲县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市东北隅,地处中条山腹地、黄河岸畔。境内地势北高南低,西、北、东三面环山,南临黄河中部为山间盆地,呈北宽南窄的葫芦形展布。1957年王择义先生在垣曲盆地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考察,发现旧石器地点68处,拉开了垣曲盆地旧石器考古工作的序幕。

  • 标签: 垣曲 中更新世 砾石工业
  • 简介:传拓是文物学与金石学研究中保存和展示资料的重要手段之一。广西位于中国南部高湿地区,传拓用纸的干燥速度较慢,水性墨汁在传拓中容易晕散,传拓难度较高。文章就广西地区传拓的技术与方法进行了介绍,特别是对工作中针对高湿度环境下的传拓技术改良作了专门阐释,并以碑刻传拓及铜鼓传拓为例,说明传拓技术改良后的实践效果与优势。

  • 标签: 传拓 拓片 高湿度环境
  • 简介:本文通过对东龙山遗址及其他相关遗址地层关系及典型陶器形制的分析,将东龙山文化分为四期,年代在公元前1930~前1680年。在分期的基础上,通过陶器分群考察了东龙山文化的文化因素构成、渊源及与其他文化的关系。东龙山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形成期、发展期、衰落期三个阶段。其构成成分复杂,主体文化因素为齐家文化、后石家河文化及客省庄文化因素,齐家文化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我们认为东龙山文化是东迁的齐家文化融合其他文化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支独立的考古学文化。

  • 标签: 东龙山文化 分期 文化因素分析 发展进程
  • 简介:阿克苏地区位于新疆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地处欧亚大陆交汇处,曾是两汉时期龟兹国、姑墨国、温宿国故地。汉、唐时期在龟兹设立统管西域军政的“西域都护府”和“安西大都护府”,成为中央政府统辖西域的咽喉之地。阿克苏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进程和人文环境,在新疆古代货币铸造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与中原地区的货币文化体制一脉相承。是中央政府在新疆行使主权的有力见证,是中华货币文化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阿克苏地区 历史进程 西域都护府 铸币 中央政府 货币铸造
  • 简介:邺城地区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白瓷的始烧地点,2014~2015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邺城地区的窑业情况进行了考古调查,共发现陶瓷窑址5处,时代自东汉晚期至北齐。值得关注的是,在邺南城的东北、城内、西南均发现了烧制铅釉瓷胎器与青瓷器的窑场,且通过对窑具的分析推测,二者采用相似的窑炉与窑具烧制,仅胎釉与烧造温度不同,由此推测中国白瓷的诞生应为二者共同发展的结果,其中铅釉瓷胎器是隋唐三彩的先河。

  • 标签: 邺城 汉魏十六国 东魏北齐 陶瓷窑址
  • 简介:马镳是最重要的一种御马器,它往往与马衔配套使用,在人类对马的开发和使用过程中意义重大,《说文解字》中记载“镳,马衔也”①。王筠《说文释例》:“案,上文衔,马勒口中也,革部勒,马头络衔也,然则勒以革为之,所以系镳。

  • 标签: 中国北方地区 先秦时期 马镳
  • 简介:为做好和田地区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工作,人行和田地区中心支行实地调查了本地区流通中人民币券别状况,分析影响辖区人民币整洁度的原因,努力优化流通中人民币券别结构,不断提高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

  • 标签: 人民币券别 整洁度 流通 偏远地区 和田地区 中心支行
  • 简介:花象征着佛陀的慈悲清净,花又是体现佛国世界美妙景象的基本元素;鲜花供养是佛教诸多供养中最常见的形式,鲜花供养也是佛教理想世界不可或缺的内容。敦煌文献和图像有丰富的花供养内容,是研究佛教花供养最理想的资料。研究表明,唐五代时期敦煌民众用来供养诸佛的花朵,既有合时令的鲜花,即真花;又有人造的假花,即仿生花或像生花,如花树、幡花、金银莲花等。莲花是诸多花供养中尤为重要的一类。而众多绘制在敦煌壁画上的莲花形象,尤其是红莲花,不仅是佛教花供养最庄重的形式,也从侧面反映出唐五代时期敦煌地区佛教信众就鲜花供佛在种类、颜色上的选择与偏好。敦煌花供养个案探讨,实是中古时期佛教花供养的基本现象和内容。

  • 标签: 鲜花供养 花擎盘 仿生花 红莲
  • 简介:为探究滇西地区青铜文化及相关铜器的制作技术,本研究使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pXRF)对滇西祥云县大波那墓地、检村石棺墓和红土坡古墓群出土357件铜器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pXRF可在无损、原位的情况下,基本做到铜器合金成分的定量分析。铜器材质均以红铜和锡青铜为主,铅锡青铜和砷铜居少量。三处墓地铜器Sn、Pb配比模式高度一致。铜矛、铜剑等兵器中出现少量高锡青铜。这些现象反映出祥云地区各时期铜器的制作工艺高度一致,可称之为昆明夷铜器工艺类型。大波那墓地铜器基本不含铁,其余墓地存在较多高铁铜器,大波那地区的先民应该采用了不同的冶炼技术。砷铜全部出自红土坡古墓群,初步推测晚期墓葬出现的砷铜乃至砷铜工艺很可能是沿着"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由西北地区传入祥云地区的。

  • 标签: 祥云地区 青铜器 PXRF 昆明夷
  • 简介:为研究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结构构件重要性排序问题,以江浙地区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典型的传统民居木结构类型为研究对象,基于能量方法采用构件属性改变后对结构整体应变能的单位体积改变率作为构件重要性的评价指标,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16.0)开发了基于生死单元法和改变弹性模量法的构件重要性评价程序。分析结果表明,改变弹性模量法更适用于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结构构件重要性分析。通过对抬梁式和穿斗式的单榀框架和整体框架在竖向荷载、水平地震荷载两种工况下的结构构件重要性的计算分析,得到了构件的重要性系数和排序,并提取出了抬梁式和穿斗式传统木构的关键构件。研究结果可以为确定传统木构建筑遗产在修缮施工、维护以及结构健康监测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构件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 标签: 传统木构建筑 构件重要性 抬梁式 穿斗式 改变弹性模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