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8 个结果
  • 简介:2013年4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哈密花园乡萨伊吐尔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本次发掘采用探方法,共发掘墓葬14座。除2座仅有少量肢骨且无随葬品外,其余12座均有比较完整的肢骨以及随葬品出土。在这14座墓葬中,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双耳罐的数量最多,其他有单耳罐、缸形器和钵。此外还有铜锥、铜凿、铜耳环和金耳环发现。从出土陶器看,哈密花园乡萨伊吐尔墓地与已发掘的天山北路墓地、南湾墓地出土的器物极为相似,因此应与这两个墓地属同一考古学文化,据此初步判断萨伊吐尔墓地是一处天山北路文化墓地,时代相当于天山北路文化晚期。此外,通过本次发掘,基本搞清楚了整个墓地的时代、布局以及文化面貌。又一处天山北路文化墓地的发掘,对于研究新疆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萨伊吐尔墓地 青铜时代 天山北路文化
  • 简介:一百年前,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政府的最后一位皇帝宣统时期,中国正处于风云变幻、社会即将发生大变革、清王朝摇摇欲坠之时。在这样一个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此时新疆的金融是个怎么样的情况呢?笔者试作浅显的分析。

  • 标签: 新疆钱币 金融 封建王朝 清政府 中国 大变革
  • 简介:清代以前,中央王朝对西域的经营管理,主要采取戍卒屯垦、和亲自治的政策。清朝初期,为维护国家统一、抵御外敌入侵,仍继续执行着屯垦与和亲的政策。一统西域之后,清政府开始推行具有军事编制色彩的军政合一、军民兼治的军府制度,这给中央对边疆财政支持的协饷制度打上了深深的军事烙印。

  • 标签: 清代以前 新疆 正解 中央王朝 军事编制 军府制度
  • 简介:“中国钱币学会2009年全国工作会议”于2009年3月25-26旧在安徽省召开。会议中举行了中国钱币学会第四届(2002.10-2007.10年度)“金泉奖”和第三届(2002.10-2007.10年度)“先进团体会员奖”颁奖。新疆钱币学会获优秀刊物“金泉奖”、优秀陈列“金泉奖”和“先进团体会员”3项颁奖。

  • 标签: 新疆钱币学会 中国钱币学会 团体会员 金泉奖 安徽省 颁奖
  • 简介:新媸省银行原址(故址)位于乌鲁小齐明德路1号,既现在的乌鲁小齐解放北路与叫德路交汇处。该建筑建于1943年,系砖木结构的回廊式建筑,总面积为5895平方米,

  • 标签: 银行 新疆 交汇处 木结构 建筑
  • 简介:新疆地处边陲,多民族聚居,其银币具有鲜明的地区和民族特色;同时它位于丝路要冲,这决定了其银币还具有一定的国际性特色。

  • 标签: 银币 聚居 浅议 多民族 新疆 民族特色
  • 简介:新疆大学解放楼位于新疆大学内。该楼建于1953年,系平面呈凹字形两层砖l术结构房犀,铁皮犀顶,木挑檐,主入口处设四根扁方柱,顶部作山花状,并饰以五角屋。

  • 标签: 新疆大学 平面
  • 简介:新疆近代官铸银元始自光绪十五年(1889年),一直到新疆解放为止。除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铸造的壹圆银元外,其余各种银元都属于天罡银元,它采用以两、钱、分作面额,称量单位采用湘平而不用库平。新疆铸造银元的地点主要有迪化(今乌鲁木齐)、喀什噶尔(今喀什)、阿克苏三处。

  • 标签: 银元 新疆 错版 喀什噶尔 1949年 乌鲁木齐
  • 简介:1948年8月19日,在国民经济濒临崩溃之际,国民党颁布了《财政紧急处分令》,再次进行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以1:300万和1:15万的比率收回法币和关金券,并强制收兑民间金银外币。新疆于同年8月28日下午金圆券空运抵迪化后才开始执行,规定11月20日为收兑截止期,并委托新疆商业银行、邮政局及兰州商业银行迪化分行协助收兑,拨付新疆商业银行收兑基金金圆券40万元。

  • 标签: 金圆券 新疆 流通体制 中国 货币史
  • 简介:布币是一种用白布做料,用木板或铅板将墨色印在白布上(有的油帖还印有图案),再用桐油浸渍而成的布币。这样在流通过程中,字迹不易脱落,比纸币结实.不易撕破,经久耐用,便于流通,民间称其为油布帖。

  • 标签: 布币 新疆 货币种类 古钱币
  • 简介:2011年12月16日下午.“新疆古代服饰”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西大厅开幕.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嘉宾与正在馆内参观的观众一起迎来了丝路古道的千年霓裳。该展览不仅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化援疆的重要举措.也是新馆竣工.重新开放后与省级兄弟博物馆合作举办的第一个古代文物展览。

  • 标签: 古代服饰 中国国家博物馆 新疆 文物展览 博物馆文化 开幕式
  • 简介:银圆票是1949年5月20日新疆省政府在国民党统治行将瓦解之际,进行第二次币制改革时发行的纸币,目的是摆脱省币因受法币及金圆券的拖累而导致的恶性通货膨胀,以期拯救已临崩溃边缘的新疆经济。

  • 标签: 新疆经济 恶性通货膨胀 国民党统治 币制改革 金圆券 纸币
  • 简介:新疆铸币一直是钱币收藏中比较神秘的一个门类,一直以版式丰富而著称,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平定新疆以后,统一货币制度,南疆因地制宜采用普尔制,小平钱重二钱纯红铜铸造,面文为年号,背面一侧为满文,一侧为维文,只能在南疆八城使用(图1)。北疆为制钱与内地相同。

  • 标签: 新疆 钱币收藏 货币制度 小平钱 南疆 铸币
  • 简介:新疆钱币》2011年第二期刊登谢伟景先生的一文《新疆纸币上签过名的人》,拜读之后受益匪浅。

  • 标签: 《新疆钱币》 钱币 纸币 银圆
  • 简介:民国元年(1912年)袁世凯窃取临时大总统职位后,出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种种现实需要,责令北洋政府进行币制改革。熊希龄(时任国务总理)内阁于民国3年(1914年)一月十七日提出了“银本位制统一币制”方案,

  • 标签: 新疆 民国元年 币制改革 临时大总统 北洋政府 银本位制
  • 简介: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在英、俄等国支持下,中亚浩罕国军官阿古柏侵人我国新疆喀什噶尔,进而占领了南疆大部分土地,建立了“哲德沙尔”(意为七个城市)伪政权,自称汗,并依照浩罕国的钱币铸造铁剌金币、天罡银币和普尔铜币,其中以天罡银币流通最广。

  • 标签: 银币 新疆 鉴赏 清代 喀什噶尔 钱币铸造
  • 简介:新疆地区行使纸币,早在元代(13世纪后半叶)就见信息。近百年来曾在新疆吐鲁番发现元代中央政府在全国发行的“中统元宝交钞贰贯票”和“至元通行宝钞或贯票”,但这些都是中央政府发行在新疆流通的钞票,不是新疆地方政府发行的货币。

  • 标签: 新疆地区 民国早期 纸币 中央政府 13世纪 地方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