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可以通过传统教育带动旅游业,但不能失去红色旅游的底色。”革命纪念馆建设存在重复建设,规模宏大,陈列贪大求洋等问题,原因是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文化,地方官员的政绩驱动和管理体制等.

  • 标签: 革命纪念馆 红色旅游 底色
  • 简介:(一)历史背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后。由于清政府的昏庸无能。经济和科技落后,受到各国列强的大肆侵略,订立了不少不平等条约,深受各国列强的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以致后来形成被瓜分的民族危亡的政局.沦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

  • 标签: 半封建半殖民地 纸币 银行 经济掠夺 不平等条约 四十年代
  • 简介:<正>1958年洛宁县陈吴公社新寨村社员,在明末清初大官僚张氏之别墅遗址上掘土盖房时,发现地下有铺地青砖一层。掘起地砖,下有砖砌方池一个,约两米见方,深约0.70米,池内整齐地排列着侧置汉白玉条石十二方,每两石之间有一青砖相间,似为防止两石相撞而设。石为长方形,宽0.30、长0.62至0.98米不等,一般厚约0.12米左右。石面(横置竖排)镌刻文字:两面全刻者八方,单刻一面者四方,共石十二方,刻字二十面,初出土时石面漆黑光亮,字迹洁白净莹,石

  • 标签: 明末清初 张氏 明万历 书信 文字 王铎
  • 简介:梁代大僧正法云的《法义记》对后世佛教,尤其是天台宗影响深远。而敦煌遗书中题名为《法(经)义记》的S.2733、S.4102、P.3308以及被《敦煌遗书总目索引》误判为《法义记》卷三的S.37皆非法云《法义记》的抄本。在《大正藏》第85册所收《法义记》卷三中,题注说明此卷前部分依S.2733,自“安乐行品”以下部分据S.37,此处所谓的S.37使用的是已废弃的旧编号,实际指的S.4102。

  • 标签: 光宅法云 《法华义记》 敦煌遗书 新旧编号
  • 简介:2014年11月26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连紫瓷艺作品展"开幕。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孙旭光,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党委书记赵树栋,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刘宏昌,商务部国际商报社社长刘德标,外交部驻巴西圣保罗副总领事边春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张锠,

  • 标签: 作品展 瓷艺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共中央党校
  • 简介:宋代宫内庆典,常有分送金银钱的习俗。北宋金银宫钱基本沿用年号钱文,如崇宁元宝、政和通宝、宣和通室、靖康通宝等等。其中最精美的是绍圣通宝楷书旋读小平银钱,最珍贵的则首推靖康通宝小平银钱,以前仅张叔驯旧藏一品,今存美国。十多年前发现了第二枚。南宋宫钱分

  • 标签: 南宋 万寿宫钱 钱文 形制
  • 简介:喦(1682-1756年),字秋岳,原字德嵩,福建上杭白沙村人。上杭在晋代称为新罗,故自号新罗山人,又号布衣生、东园生、白沙道人、新华山人、离垢居士等。

  • 标签: 华喦 白沙村 上杭 新罗 山人 福建
  • 简介:本文收集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华西大学博物馆所藏的皮影艺术品相关材料,并介绍了其来源和历史背景.

  • 标签: 华西大学博物馆 皮影戏艺术
  • 简介:2005年6月,成都市青白江区逸公寓工地发现一座古墓。青白江区文管所闻讯后,立即赶往现场,并于6月23日—6月25日对该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编号N1。现就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 标签: 发掘简报 青白江区 宋墓 古墓葬 成都市 文物考古
  • 简介:石少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家、摄影家,与沙飞、郑景康、吴印咸并称为红色摄影史上的四大摄影家。2013年,石少之子石志民将一批珍贵的石少原版摄影作品捐赠国家博物馆。这批照片大部分拍摄于抗日战争时期,许多作品流传甚广,堪称经典。石少拍摄的地道战、地雷战、雁翎队等典型题材作品,既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又不乏细腻的表现力。由于抓拍内容和画面美感的完美结合,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他的镜头也对准挣扎在苦难生活和炮火前线的最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表现最平凡的人物和生活点滴,透露出其浓厚的人文关怀。石少在其从事摄影工作的一生中,还重视摄影人才培养和摄影理论研究。他是我国摄影理论研究的先行者之一。

  • 标签: 石少华 摄影 抗日战争
  • 简介:明陈洪绶《戏婴图》与《妙法莲经》王育成中国古代宗教是华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到世俗文化的很大影响,但反过来也深深作用於世俗社会。以佛教而言,在唐、宋、元、明的绘画艺术中,这种作用的痕迹就非常突出,只是有关研究者很少从宗教角度探讨这一问题罢了...

  • 标签: 妙法莲华经 陈洪绶 盂兰盆会 儿童 佛塔 童子戏
  • 简介:为研制一种适用于恶劣环境现场的文物防霉剂,以N,N-二正辛基-3,3-二硫代二丙酰胺在溶剂中通氯气,环化制得2-正辛基-4-异噻唑啉-3-酮盐酸盐,经水解分离油相配以载体即得防霉剂科-108.通过试验得到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反应温度15±2℃,胺化物:氯气(摩尔比)=1:3.75,通气时间2h,搅拌时间1h,确立了可行有效的分析方法,收率可达70%.它在汉阳陵考古发掘现场应用中表现出明显的抑菌、杀菌、防霉效果和优良的适应性,可为类似情况的处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 标签: 文物保护 防霉剂 合成 汉阳陵
  • 简介:中亚粟特人是唐代入异域胡商中的一支最主要力量,通过他们的商业活动,在沟通唐代东西方之间物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还沟通了东西方之间文化艺术的交流,同时,促进和巩固了唐王朝的统一,加速了粟特民族向东方的移民及其与汉民族的融合,对唐代社会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

  • 标签: 粟特人 商业活动 意义 唐代
  • 简介:悬挂在古建筑上的附属文物楹联匾额属于小木作艺术,是实用较强的艺术品,其沿用从秦朝到清代,贯穿整个封建社会,是古代制度文化、艺术文化和文字符号的综合性产物。它集书法、文学、石木雕篆彩画漆饰艺术技法于一身,与古代建筑相得益彰,并造就了内涵丰富的古代联匾文化。

  • 标签: 圣母 晋祠 古代建筑 制度文化 封建社会 文字符号
  • 简介:<正>王铎,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在国内外有很大影响,被誉为“神笔”。在他的作品中,除大量墨迹之外,石刻也为数不少,是不可忽视的珍贵资料。据笔者所知,他留下的石刻不下10余种,即藏于新安县铁门镇千唐志斋中的《坐餐胜亭诗》和《五言诗》、孟津县龙马负图寺中的《龙马记》、济源市的《吴养充墓表》、卫辉市《为潞王祝寿诗》、浚县大伾山上的摩崖题字《再至青坛》和《仙崿》、《鹭涛虎岫》以及沁阳

  • 标签: 千唐志斋 孟津县 明末清初 新安县 石刻 所知
  • 简介:<正>1987年6月26—29日,湖北省考古学会和潜江县文化局联合在潜江县园林镇召开了“古章台遗址学术讨论会。”来自我省考古界、史学界、建筑界、历史地理界及新闻、出版界的教授、专家和年青的专业工作者共49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专题学术活动。会议共收到代表们提供的学术论文15篇;潜江县代表还将部分章台的资料汇编成册供代表们参考。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章华台 遗址 考古学 历史地理学家 湖北省
  • 简介:文章以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图文典籍与金石拓片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为契机,梳理了国家典籍博物馆开馆三年多以来在陈列展览、社会教育、文创开发等方面所进行的探索和实践,总结了国家典籍博物馆在图文典籍和金石拓片的挖掘、利用、展示方面的五点经验,为今后博物馆界开发利用图文典籍和金石拓片提供了重要参考。

  • 标签: 国家典籍博物馆 陈列展览 典籍 金石拓片
  • 简介:本文首先对敦煌《法经变》中的《药王菩萨本事品》画面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对该品画面中“焚身”“燃臂”情节所反映的敦煌法信仰的供佛观作了初步探讨,认为其着重表现了“真法供养”的供佛观。

  • 标签: 敦煌 药王菩萨本事品 真法供养 供佛观
  • 简介:盛唐时期,敦煌法造像在敦煌法信仰与法思想的影响下,正处于从题材到布局的全方位探索创新时期。第46窟的佛教造像正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第46窟充分采用了塑、绘结合的艺术手法,其中的佛教造像主要集中在法龛、七佛龛及涅槃龛三大佛龛之内。从法信仰以及修法实践的角度来看,礼拜七佛可以看作法修法实践的一种“前行”方便,而了解大乘涅槃思想有助于深入领会《法经》所说的诸法实相。本文认为,第46窟三个佛龛造像的布局不是偶然形成的,而是精心设计的结果,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总体上呈现出比较浓郁的法思想。

  • 标签: 法华龛 七佛龛 涅槃龛 法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