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东汉张陵在汉安元年(公元142年)创立天师道后,相继在巴蜀、汉中、关中设置了二十四治。其设在成都市及郊县者,计有玉局治(成都市)、鹤鸣治(大邑县)、阳平治、漓沅治、葛璝治(三治在彭州市)、真多治、昌利治(二治在金堂县)、主簿治(蒲江县)、稠梗治、平罔治、本竹治、平治(四治在新津县)十二治,占二十四治的1/2。

  • 标签: 平盖治法地 历史考证 成都市 考古工作 地方志
  • 简介:<正>“曹”(或叫“跳曹”,一说“咒乌”)和“十二相”(或叫“跳十二相”,一说“咒偶”,也有按白马语直译为“挫喔”),都是我省境内白马藏族一种民俗祭祀舞蹈,也是一种非常有民族特色的木制面具艺术。虽然、曹与十二相都是白马藏族的民族习俗,是在春节及春耕、秋收后的祭祀舞蹈,有着浓厚的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的色彩,(?)象特征,跳演时不同的习俗与身式,它们不是一种舞蹈和面具艺术,而是属于不同的两种民俗舞蹈和民俗活动。

  • 标签: 十二相 白马藏族 山寨 面具艺术 马人 祭祀舞
  • 简介:本文对新砦遗址出土的残器纹饰的复原,其结果与台北故宫所藏鹰纹圭上的高羽冠神像非常相似.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探讨二里头文化铜牌饰乃至商周青铜器较常见的"高羽冠饕餮纹"的渊源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 标签: 纹饰 二里头文化 饕餮纹 出土 商周青铜器 浅议
  • 简介:乌兰陶勒汉墓墓地,位于内蒙伊克昭盟杭锦旗锡尼镇东北约8公里处的一座孤立的山包周围,该山包下部均为红色胶土,故名乌兰陶勒(蒙语意为红色的山头)。山包相对高度约20米,四周沙化严重。在墓地的西北方向哈劳柴登有一座西汉武帝至王莽时所建的古城,东侧有一由南而北的陶来沟河,经墓地东侧向北流去(图一)。

  • 标签: 汉墓 发掘报告 乌兰陶勒盖 底径 西汉武帝 弦纹
  • 简介:福泉山遗址出土的良渚文化高柄罐造型精美,每一部分都富有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其设计反映了良渚文化先民的“尚中”思想,体现了良渚文化时期“黄金分割”的概念。

  • 标签: 良渚文化 高柄盖罐 尚中思想 黄金分割
  • 简介:内蒙杭锦旗乌兰陶勒汉代墓葬,其骨骼遗存保存较差,尤其是头骨,现就已收集的材料鉴定如下。一、材料根据现有头骨、牙齿及骨盆材料,可确认男性个体5个,女性个体4个。男性5个出自M4、M7、M6、M3及M11。M4个体属于20岁左右。M6个体年龄

  • 标签: 乌兰陶勒盖 汉代墓葬 女性个体 鉴定报告 人骨 汉墓
  • 简介:南阳博物馆征集的应国铜器及晚商铜觚徐俊英河南南阳市博物馆馆藏的青铜器中,有1件带铭的“应国”铜器及1件带铭的晚商铜觚,这2件铜器均系在南阳废旧公司仓库拣选征集。现介绍如下。“应国”铜器:呈圆形,盖顶微弧,顶端有一镂孔式圆形捉手,捉手上饰陶纹一周...

  • 标签: 博物馆 河南南阳市 晚商 青铜器 《说文》 《尔雅·释器》
  • 简介:<正>巴蜀文化的地方特点相当强烈,特别是古蜀文化,它是独立于中原文化之外的四川盆地的特有文化。在四川地区战国时期出土的器物上,常见一些图形符号,一般称“巴蜀符号”或“巴蜀图语”。其形态特征与常见的纹饰不同,与汉字(甲骨文、金文)也没有什么联系。《蜀王本纪》说蜀之古代,“时人萌椎髻左衽,不晓文字”。今人也说,“早期的蜀文化遗物中并没有发现古蜀文字的遗迹”。

  • 标签: 战国墓 四川盆地 文字 古蜀文化 甲骨文 战国时期
  • 简介: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是我国经济主权的象征,被誉为国家的“名片”。因此,人民币票面整洁与否,不仅直接关系着人民币的尊严和声誉,也代表着国家的文明程度,同时反映了我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自身素质。所以,加强人民币管理,提高人民币整洁,净化人民币流通市场,对防假反假、维护人民币信誉、稳定金融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人民币管理 整洁度 专项调查 人民币信誉 法定货币 经济主权
  • 简介:2006年,安徽省钱币学会在中国钱币学会、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省社科联、省社团管理局的关怀、指导和文博部门、大专院校等科研机构的关心支持以及各团体分会和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始终坚持以弘扬货币文化,服务金融工作为己任,结合安徽地方特色,团结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基本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

  • 标签: 安徽省钱币学会 年度工作计划 中国钱币学会 中心支行 人民银行 科研机构
  • 简介:殷墟甲骨文中的""字主要有两种写法:一种写作,是""的表意初文,象手持直尺进行度量;另一种写作"■""■",是从表意初文演变过来的形声字。甲骨文中从""的字有两个:或释为"■",是揣度、忖度、审度的意思;释为"■",是估量统计的意思。

  • 标签: 甲骨文 度田 变形音化
  • 简介:一.安徽省2006年,安徽省的考古工作依然是围绕重点建设工程进行的。配合交通、能源、水利、工业园区、城市和新农村建设等工程,开展了一系列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此外,还进行了巢湖流域先秦遗址专题调查。全年累计新发现文物点百余处,完成考古发掘项目25项,发掘古文化遗址3000多平方米,清理历代古墓葬500多座。现择其要者介绍如下。

  • 标签: 地区考古 重点建设工程 南方 发掘工作 新农村建设 古文化遗址
  • 简介:故宫博物院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2005年康巴地区考古调查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发现和调查古代石棺葬墓地6处,遗址1处.本次调查发现了两种分属不同经济类型文化的石棺葬,并对其出土的陶器、铜器、玉器、石器进行了资料收集.另在德格县莱格村发现一处隋唐时期汉式建筑群遗址,出土陶佛像、瓦当等物.此次调查对树立康巴地区考古序列和研究汉藏佛教艺术交流提供了重要线索.

  • 标签: 康巴地区 考古调查 石棺葬 建筑遗址
  • 简介:《白银区志·大事记·附录》(以下简称白银区志)曰:“咸和四年,鲜卑族一支乞伏司繁率族人,自麦田迁于坚山(今武川乡宋家梁),筑坚城”。“义熙五年,乞伏乾归率众二万,自袍罕迁于坚山,同年于坚城称秦王。七年置秦兴郡”。初读后乍感新颖,这一成果,似乎填补了1600多年来。西秦都城坚山在今何地的空白。然而详阅《资治通鉴》、《皋兰县志》等资料,经过深思考辩,我们认为论证根据不足.特提出以下几点质疑.

  • 标签: 都城 《资治通鉴》 白银区 大事记 鲜卑族
  • 简介:(一)合淮阜高速公路发掘地点:合淮阜高速公路自合肥经过长丰、淮南、寿县、凤台、颖上止于阜阳,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沿途各市县文物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发现了从新石器时期遗址到战国、汉代以及宋代和清代的墓葬等大量遗迹遗物。2005年9月至12月,对其中位于高速公路路基内的墓葬和遗址部分进行了清理发掘,经过初步整理,主要收获有:

  • 标签: 地区考古 文物考古研究所 高速公路 新石器时期 遗迹遗物 安徽
  • 简介:要想不断提升观众的满意。博物馆就必须对观众实行深厚的人文关怀,从软件实施到硬件建设都要有周详的考虑。以公众和社会的利益为出发点,通过各种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展览,热情周到的优质服务,以及舒适的参观环境,合理的参观路线,最具人性化的服务设施,为观众提供最具吸引力的文化休闲场所。

  • 标签: 满意度 陈列展览 形象力 服务质量
  • 简介: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国文物系统工作人员辛苦勤劳工作,全国文物事业获得了长足的进展,文物事业发展的势头方兴未艾。下面根据2003年文物业统计资料,从机构人员、业务情况等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 标签: 中国 年度 物业 业务 统计资料 政府
  • 简介:为促进我馆学术研究和业务工作的发展,加强科研成果的交流和调动业务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培养年轻科研队伍,在馆领导的亲自指导和信息资料中心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2001年1月8、9日,我馆第五届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这次研讨会总结吸收过去四届的经验教训,

  • 标签: 甘博 2000年 学术研究 博物馆 科研成果
  • 简介:以河南博物院为研究对象而进行的观众调查,目的是了解观众的自然特征和参观态度,以及对博物馆配套设施的评价.调查数据的分析利用,对了解观众需求,改进博物馆展览水平,以及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是不无裨益的.

  • 标签: 河南博物院 满意度调查 报告 “以人为本” 观众调查 自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