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北宋末王黼(1079~1126)写了一本名为《宣和博古图》的书,记录一些古物。其中有一种很特殊,他认为是天文仪器之类的古代器物(如图一)。在图旁有文字说明称:”右表高四寸六分,深四寸二分,阔七寸一分,口径一寸一分,重三斤九两,无铭文。是器表也。

  • 标签: 器物 铭文 北宋 天文仪器 古代 文字说明
  • 简介:<正>最近,郑州面粉厂在施工中,出土了一件完整的三彩狮子瓷枕。瓷枕为一卷曲伏卧的雄狮。前肢并拢向前作俯首状,双目圆瞪,凝视前方。后肢内曲,尾毛开散收贴一侧。狮子通体施黄褐色釉,眉、腿点缀绿釉。造型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狮背上有如意形枕面,两端微微翘起。枕面中都绘一牡丹花枝,盛开的牡丹花施乳白色,周围绿叶相配,显得鲜艳美丽。瓷枕通高10.5厘米;下部长23、宽15厘

  • 标签: 瓷枕 狮子 郑州 牡丹花 内曲 绿釉
  • 简介:<正>狮子山遗址在应城市东南约4公里处,呈东南→东北走向,依山面湖,北高南低。1984年春,应城县在此修建粮库时发现了古代文物,同年,孝感地区博物馆会同当地文化部门对狮子山进行了调查,发现周代遗存和南朝墓葬。周代遗址位于狮子山的中部并延伸到整个西坡,高出地面约2米,面积近20000平方米。南朝墓葬在狮子山的北部岗地上。现将遗址试掘和墓葬清理的结果简报如后。

  • 标签: 狮子山 南朝墓葬 遗址 标本 应城市 周代
  • 简介:在宁县博物馆保存着一个古井口。该井口由一块整石雕为四方形,其边长116厘米,高35厘米。有高7厘米的平台,平台四角雕刻四个动物头。群众称其为“龟”。四边“龟盖”覆在“龟”身上。中间是直径36厘米的圆洞,即井口。相传,它是周老王不密为“南义津”人打的“义津”井口,本在南义乡北庄村。第二次文物大普查时搬回宁县博物馆。

  • 标签: 狮子 博物馆 宁县
  • 简介:一、概况狮子窝琉璃塔位于五台山的中台南竹林岭,是明代狮子窟(又名大护国文殊寺)的附属建筑.狮子窟俗称狮子窝,西距山西省繁峙县岩头乡庄子村约3公里,北距清凉桥25公里,东邻竹林寺5公里,南距金阁寺5公里,为通向中台、西台的必经之路.海拔2400米,视野广阔,气候凉爽.在此处可望西台、中台、竹林寺、南山寺、九龙岗等五台胜境.

  • 标签: 琉璃塔 五台山 狮子 竹林寺 文殊寺 繁峙县
  • 简介:本文主要通过对徐州地区发现的两楚王墓——龟山汉墓和狮子山汉墓结构设计、建造以及陪葬品等方面的讨论,进一步说明徐州地区楚王陵的结构形制特点,使我们对西汉葬制有较为深入的认识。

  • 标签: 徐州 龟山汉墓 狮子山汉墓 结构 讨论
  • 简介:徐州狮子山兵马俑坑出土的“跪坐俑”定名不准确,本文结合该类跪坐俑的特点,与全国各地发现的同类型陶俑进行比较,以陶俑自身体现的内容和性质来分类和命名,认为跪坐俑统称为“车兵俑”较为恰当。徐州狮子山兵马俑坑出土的车兵俑、步兵俑和骑兵俑三种类型,再现了西汉楚国军队的构成情况,反映楚国军队是由车兵、步兵和骑兵三个兵种组成。其中步兵发展决,数量最多,是战场上的绝对主力;车兵尚未退出历史舞台,与步兵混合编队,仍然发挥重要作用;骑兵也有很大发展,已经从其他兵种中独立出来,成为一支单独作战的先锋部队。

  • 标签: 狮子山 兵马俑坑 跪坐俑 车兵 楚国军队
  • 简介:1997年7月,郫县安德镇红砖村村委会在对一土台取土修路时发现部分文物。郫县文管所闻讯赶到现场,经过抢救性清理,出土了部分东汉时期文物,含俑、钱币、陶狗、残摇钱树等。后经成都市文物考古队党国松老师修复,这批文物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其中两东汉摇钱树,以其精美的造型艺术,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笔者有幸参与了这一清理工作,现试对其形态特征及文化内涵作一简要说明和初步分析。

  • 标签: 东汉时期 摇钱树 郫县 出土 文物考古 考析
  • 简介:2008年,在洛阳市洛南新区发掘两西晋时期墓葬。两墓分别为单室土洞墓和双室砖券墓,出土有陶器、青瓷器及铜器等。其墓葬形制和随葬品体现了明显的时代特征,而墓中出土部分青瓷器具有南方瓷器特点,体现了当时南方器物向北方传播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 标签: 洛阳市 洛南新区 土洞墓砖室墓 西晋中晚期
  • 简介:1989年6月初,河北省涿鹿县大堡乡祁家洼村村民在挖自来水管道沟时发现一元代砖室墓。进行了简单清理,现将情况简介于下。一、墓葬形制该墓位于祁家洼村西南祁正义农民的院墙下,墓室保存较完好,为半圆形穹隆顶砖券墓。由墓门、墓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墓门为砖券拱形顶,方向正南北,门宽65、高78、进深54厘米。封门先用大石板封堵,而后再用不规则小石块封严实。

  • 标签: 墓葬形制 穹隆顶 砖室墓 豆青釉 大堡乡 涿鹿
  • 简介:隆兴寺内的两经幢刘友恒在正定隆兴寺中轴线末端的毗卢殿东西两侧,矗立着两经幢,分别是为本寺金、明两代两位功高德重的住持僧而立。东侧为金广惠大师经幢,西侧为明梦堂和尚经幢。它们作为佛教艺术的一种形式,不仅为研究正定佛教和隆兴寺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 标签: 《汉书》 陀罗尼经幢 龙兴寺 八角形 须弥座 佛教题材
  • 简介:1973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辽上京城南南塔附近小辛庄村陈姓社员家中发现一辽代碑刻。此碑刻已被当作井石若干年,磨损严重,字迹不清,巴林左旗文化部门立即将碑刻移入文化馆,现收藏于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碑刻高135、宽50、厚50厘米。石质为花岗岩。正面刻字11行,碑刻右下角有残缺。碑刻分为两部分,上为文字,下为武士图案。

  • 标签: 辽代 辽上京 碑刻
  • 简介:1977年元月间,安义县石鼻手工业社搞基建时挖出一宋墓,他们没有及时报告文化主管部门,并擅自将出土的全部金器卖给安义县人民银行。事后,根据群众来信反映的情况,我们虽然已经将出土文物追回,但这批珍贵文物已受到很大损失。现将该墓出土的主要文物介绍如下:

  • 标签: 宋墓 安义县 人民银行 文化主管部门 墓主 香盒
  • 简介:<正>最近,林县文化馆在距县城东南15公里的横水乡九家庄村东发现一金代石塔。此塔座北朝南,通高4.10米,塔尽为一厚33、直径116厘米的圆形青石,其上为双层须弥构成的基座,高10.7厘米,上枭雕单层仰莲,下枭雕双层覆莲,束腰力一鼓形石,高52厘米,直径为65厘米。塔身高107厘米,

  • 标签: 金代 石塔 新发现 文化馆 须弥座 直径
  • 简介:1977年7月下旬,南昌市罐头啤酒厂在基建工程中发现一古代砖室墓。厂党委、革委对文物工作十分重视,派人保护好现场,并及时到我馆反映情况。在厂领导和工人同志们的协助下,我们对这座古墓进行了发掘清理。墓地位于南昌市京家山地区,1958年以来为配合基建曾在该地区发掘过东汉至南朝时期的墓葬多。这次发现的古墓深埋在现今地面以下六米处,墓室系模印网钱纹青砖营筑,墓的平面呈凸字形。室内以一道券拱分成前后两室,后门内加一道券拱,正中砌一

  • 标签: 砖室墓 钱纹 文物工作 南朝时期 啤酒厂 基建工程
  • 简介:<正>一九八○年六月中旬,辉县城关公社吕巷大队在县城西北角处打机井,打至五米深处,发现战国时期的铜器墓一,出土了:铜鼎两件,均有盖。大鼎通高30厘米,口径28厘米,壁厚0.1—0.5厘米,附耳,圆筒足上端向外凸起,盖上有3个圆环钮,器内外均为素面。铜豆2件(残),只剩两个豆盖。豆盖外径21厘米,有握手,仰视呈盘状。

  • 标签: 战国铜器 战国时期 辉县 发现 机井 壁厚
  • 简介:1983年7月。成都市北郊凤凰山园艺场砖厂工人取土作砖时。发现了一古墓。该墓由成都市文物管理处的同志进行发掘清理。清理出西汉木槨墓一。同时,前面又发现了一东汉砖室墓已垮塌,考古人员一并将其清理。

  • 标签: 东汉墓 古墓 发掘 砖室墓 出土文物 考古
  • 简介:2006年吉林省考古研究所在永安遗址发掘两彩绘圆形砖雕墓葬。从墓葬结构和出土文物判断其年代大致为晚唐五代时期。这两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唐宋时期砖雕墓葬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 标签: 永安遗址 砖雕墓 陶器 晚唐五代时期
  • 简介:离石马茂庄发现一金墓商彤流,王金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离石县文管所)1993年3月10日,在离石县城关镇马茂在村西的山梁上,发现被推土机刚刚推毁的一洞室墓,遂予以制止并追缴回数件出土器物。墓室已被扰乱,未见骨骸,葬式不详。收缴的随葬物已移...

  • 标签: 离石县 石马 文管所 出土器物 葬式 土洞墓